社论: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与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基本规律,积极适应和引领新一轮工业化。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于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制造强国建设与数字经济、工业信息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构筑坚强的物质技术基础为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指引。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作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为此,报告指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必须实体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产业体系持续优化,产业链和供给的韧性和安全水平产业链不断完善,中国制造加速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制造。 以来,我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 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加快2.2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工业增加值总额已突破40万亿元大关,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 全国有专业化中小企业9.8万多家,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45个,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行业整体实力、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推动一个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工业化,既要遵循世界工业化一般规律,又要立足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工业化; 是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造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工业化; 是坚持以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工业化; 工业化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速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绿色低成本发展的工业化。 碳发展产业化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化。 我们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新型工业化特征和内涵要求。 更重要的是,要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我国新型工业化全过程。
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是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要坚持立足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巩固我国完整工业体系优势,保持制造业占GDP比重基本稳定,防止经济“由实转虚”。 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企业装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钢铁等重点行业加快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传统产业地位和竞争力。全球分工。 要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增强新能源汽车、光伏、移动通信、电力设备等领域全产业链优势,打造更多中国制造名片。 要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强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打造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要积极布局未来产业,丰富完善应用场景,培育产业生态,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健全高效的创新体系是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源泉。 创新是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动力。 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要继续推进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新国家体制优势,落实“揭榜负责”等新机制,加快突破一批核心技术技术和标志性重大战略产品。 要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要加快科技成果高效转移转化,鼓励企业家和科学家深度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 要构建高质量制造业标准体系,加强产业标准的系统化、国际化布局,用标准化引领产业创新发展。 要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产业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是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根本保障。 如果关键时刻产业链、供应链被扰乱,大国的经济安全就没有保障。 要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聚焦发展和安全战略需求,找准“卡”“落”的薄弱环节,着力补短板、铸长板,提高自主可控能力产业体系健全,保障极端情况下国民经济流通畅通。 要围绕重点产业链深化强链、补链、稳链,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产业链大中型企业,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要调整优化产业链布局,加快建设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进一步增强战略矿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强化关键环节产能储备和备份。产业链。 要改善产业安全发展环境,开展重点领域产业竞争力调查和产业安全评估,建立健全产业救助机制和政策体系。
高端、智能、绿色是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要立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为目标,加强优质品牌建设,增强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高供给体系适应能力。国内需求。 要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应用加快5G、数据中心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 要积极稳妥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深入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全面推进绿色制造,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生产体系。
企业竞争力全面提升,是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坚强基石。 新型工业化必然伴随着千千万万工业企业迎难而上、蓬勃发展。 要充分发挥大企业主力和中小企业生力军,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激发微观主体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活力和动力。 要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创业精神,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要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产业链掌控的生态龙头企业。 要充分发挥大企业在技术、标准、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和中小企业在产业创新和坚强稳定链条中的支撑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企业深度融入大企业供应链,构建大中型企业融合发展的良好环境。 生态。
世界上伟大的事情必须做细。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新的征程充满艰难险阻。 我们要一一克服,积小胜为大胜,积小步为千里。 我们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阶段特征和环境条件变化,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于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工业化,锚定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目标,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谱写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新篇章。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社论: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
-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与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基本规律,积极适应和引领新一轮工业化。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于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制造强国建设与数字经济、工业信息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构筑坚强的物质技
-
- 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数据中心、5G 是支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公共 基础设施,也是关系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耗的最关键环节。
-
- 《关于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 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通知》,如何具体助力仪器产业的发展?
- 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 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
- 国务院发文,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径,提升仪器仪表行业的质量
- 总书记近日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
- 恒温恒湿试验箱精密度要求:公司品质把控的核心要点
- 本文主要阐述了恒温恒湿试验箱精密度在公司品质把控中的核心地位。
-
- 发改委引领制定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助力新型工业化改革行动 仪器行业迎发展新起点?
- 仪器行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发展水平往往直接关系到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在新型工业化改革的背景下,仪器行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发改委此次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
-
- 工信部加快新型工业化促进数实产业融合 仪器发展如何运用新质生产力?
- 政府的支持为仪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工信部鼓励仪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加强产学研用结合,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
-
- 中央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对仪器发展有哪些拉动作用
- 方案强调了储能系统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这为智能化监测与控制仪器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开发基于电压、温度等参数的智能传感器,以及储能系统热失控预警技术。
-
- 新时代工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大数据管理和数据控制
- 随着数据资源的爆发式增长,企业面临着数据标准不一致、数据信息分散、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开发维护困难等问题。 难以满足实时分析和决策的高要求。 因此,数据治理对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至关重要。
-
- 安全网耐贯穿试验机技术文章
- 通过试验发现安全网式样周边的链接方式问题,我公司通过不断的改进与试验,得出全新的链接方式,有效的模仿了安全网在使用现场的状态。
-
- 三部门推动制造业金融服务新型工业化 相关仪器如何确定发展方向?
- 仪器行业应重视产品的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在制造业金融服务的支持下,企业有更多机会获取资金支持,这为产品研发投入提供了保障。仪器企业应利用这一优势,提高产品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
- 新型工业化取得重大新成效 仪器行业如何结合当前工业形势发展?
- 对高精度和高效率仪器的需求日益增加。仪器行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开发更为精确可靠的监测和测试设备,满足制造业在品质控制、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管理方面的需求。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 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美析仪器闪耀第63界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 转印电泳槽 (WB四板)基本信息
- 聚光科技创始人姚纳新:越是风高浪急,越要自主掌舵!
- 预算247.05万元 北京理工大学 采购精密探测载荷制备系统
- 预算185万元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采购压力釜
- 预算340万元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采购双束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
- 客户成就 | Nature:嫦娥六号玄武岩揭示月幔水含量具有二分性
- 预算2800万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采购呼吸机等设备
- 倾听需求,优化保障——卓立汉光客户关怀再升级
- 预算315万元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采购低温磁场极端环境下力电加载与温控系统
作者榜
-
-
-
-
-
- 上海恒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粉丝:1关注:1
-
-
-
- 英玛会展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 粉丝:1
-
-
- 阳谷县方圆化工厂
- 粉丝:1关注:1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