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资讯中心>实验室仪器及市场走势

实验室仪器及市场走势

来源:广州沪瑞明仪器有限公司      分类:商机 2019-11-28 10:48:25 2964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一、市场需求分析

  (1)需求特点

  近年来,电子仪器产品的市场需求总体上一直保持着增长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采取了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方针政策,大规模投资通信网络的建设与改造,这给电子仪器行业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电子仪器产品年需求增量都在3-5个百分点。

  (2)各主要领域的需求结构

  供工矿企业、大专院校、科学研究、医药卫生、化工、食品、 化验室等单位作干燥、烘焙、熔腊、灭菌,高温退火加工之用,提供各类实验室仪器设备及方案。

  (3)用户对主要产品的技术水平要求

  目前,用户主要需求以科学实验仪器,电子天平各种环境检测的需求呈快速上升趋势。用户需求的仪器的使用寿命将逐步达到5-10年,并具有6倍以上的过载能力。科学实验仪器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强环境检测仪器是主要需要目标。高精度实验仪器主要应用于关口点或网口点,但由于其技术含量较高,目前大多从国外进口。

科学实验仪器需求主要表现在产品的结构和精度上,提高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水平,补齐品种和规格是当务之急的工作。

  在实验室及便携式仪器市场,市场对精密仪器的需求将进一步萎缩,便携式仪器整个需求也将减小,对该产品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仪表外观、结构设计、扩大应用领域和提高可靠性上。数字仪表ZD是可靠性方面,高精度箱式电阻炉和干燥箱控温以达到先进级水平,不断改进控温精度,不断更新外观,尽Zda努力只求做到更好。尽使温度波动度控制在Z小范围内,让广大群众使用起来更加贴心更加方便放心。

  对于科学实验仪器生产水平、质量、系列、品种、规格都比较完善,产品达到了一定水平,有的已接近水平,可以满足用户需求。高低温培养箱方面总体上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品种不齐、成套性差、产品未形成系列,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但相关技术已经在这方面深入做研究、改善。力求完善,早日赶上先进水平。

(5)价格走势

  由于国内量大面广的电子仪器产品生产能力已严重过剩,产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价格是产品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各企业为保证市场占有率,已经在产品价格上做了Zda的努力,整个行业产品价格处于微利状态,已没有降价的空间。又由于整个市场需求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即买方市场,因而产品价格上升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从总体上看,“十五”期间电子仪器产品的价格走势将保持在平稳状态,但由于一些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推出,如电子式仪表等,产品的技术性能水平较高,其价格将比老产品有所提高,产品性能价格比与老产品相比将有明显的优势。

  二、市场定量预测

  (1)需求量预测

  未来几年,国内市场对电子仪器产品的年需求量将维持在6000万台(套),其中通信部门需求5400万台(套),其他部门需求600万台(套)。在年需求的6000万台(套)中,电子仪表产品需求4800万台,安装式仪表产品需求700 万台,便携式仪表需求250万台,数字仪表需求150万台,其他仪表需求100万台。安装式仪表、便携式仪表、数字仪表的技术含量亦将增加,产品水平不断升级,因而尽管产品年需求总量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总销售额却不断增加,预计年增长幅度为8%,将从2001年的3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1亿元。

  (2)市场份额分布

 目前,电子仪器行业中外国独资及合资企业很少,特别是在量大面广的产品上,其所占市场份额微乎其微。国内电子仪器企业在该市场领域具有极强的竞争实力,所占市场份额在95%以上。

电子仪器的出口量将继续保持增势,出口的主要地区继续以 东南亚、南美等发展ZG家为主,部分产品将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出口量将达到15%的年增长率,将从“十五”初期的800万台,增加到“十五”末期的1600万台,出口额亦将从3亿元增加到6亿元。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4-09-05 09:08:28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