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毒的浓缩与纯化的两种实验方法
慢病毒的浓缩与纯化的实验方法介绍:超速离心沉淀法和 PEG-8000浓缩法.
实验所需仪器:超净工作台,移液器,离心机,振荡器,超低温冰箱
方法一:超速离心沉淀法
1. 取6个Ultra-clear SW28离心管,用70%乙醇消毒后,放在超净工作台中打开紫外灯继续消毒30分钟.
2. 每个Ultra-clear SW28离心管中加入约32ml的预先处理的病毒上清液.
3. 取一支10ml的移液管,吸取12 ml 20%的蔗糖溶液.将移液管一直插入到离心管的底部,缓慢将蔗糖溶液打出4 ml.同样地,将剩下8 ml的蔗糖溶液分别加入到另两个离心管中.另取一支干净的移液管,对剩下3管进行同样处理.
4. 用PBS调整各管的重量,使对应的离心管之间的重量相差不超过0.1g.
5. 按次序将所有6个离心管放入超速离心转头中.
6. 4℃,25,000 rpm. (82,700g) 离心2小时.
7. 小心将管子从转头中取出.倒掉上清,将离心管倒扣在纸巾上放置10分钟使剩余的上清流干.吸掉剩余的液滴.在管底应当有可见的沉淀.
8. 每管中加入100ml 不含钙和镁的PBS洗下沉淀.
9. 将SW28超速离心管插入到50ml锥底离心管中,盖上盖子.
10. 在4℃溶解2小时,每隔20分钟轻轻震荡.
11. 4℃,500g离心1分钟,使溶液集中于管底.
12. 用200μl 移液器轻柔吹打使沉淀重悬.避免产生泡沫.将所有管中的液体集中到一个SW28离心管中.
13. 集中后的病毒悬液分装成50μl 每份,保存在成品管中.用碎干冰速冻后储存在-80 ℃.
方法二:PEG-8000浓缩法
1. 5X PEG8000+NaCl配制 称取NaCl 8.766 g; PEG8000 50g溶解在200ml Milli-Q纯水中;121摄氏度 30min 湿热灭绝 30min;保存在4℃.
2. 使用0.45μm滤头过滤慢病毒上清液;
3. 每30ml过滤后的病毒初始液,加入5X PEG-8000+NaCl母液7.5 ml;
4. 每20~30min混合一次,共进行3-5次;
5. 4度放置过夜;
6. 4度,4000 g,离心 20min;
7. 吸弃上清,静置管子1~2分钟,吸走残余液体;
8. 加入适量的慢病毒溶解液溶解慢病毒沉淀;
9. 集中后的病毒悬液分装成50 μl每份,保存在成品管中.用碎干冰速冻后储存在-80 ℃.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上海富衡 | 慢病毒滴度测定方法全解析:精准与效率的权衡之道
- 慢病毒作为基因治疗和细胞改造的核心工具,其滴度(即病毒浓度)的准确测定直接关系到实验成败。然而,不同方法的原理、成本与适用场景差异显著,如何选择成为科研与产业化的关键问题。以下从技术本质出发,探讨主流
-
- 复制型慢病毒(RCL)的不同检测方案解析
- 为CAR-T细胞产品制备过程中的RCL检测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
- 无需纯化的病毒表征系统 !全自动病毒荧光检测分析系统
- 在基因治 疗领域,慢病毒载体(Lentivirus)是一种复制较慢的逆转录病毒,由HIV-1改造而来,常作为基因治 疗的载体使用。
-
- 小贝开讲 | 离心原理与病毒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 Webinar: "小贝开讲"之离心原理与病毒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
- 冷热冲击试验箱两种减温方法的区别所在
- 高低温试验拉力试验机通常分成两厢式和三厢式,而冷热冲击试验箱的冷却方法也分二种
-
- 病毒去除和病毒灭活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 病毒去除和病毒灭活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
- 提名超级病毒,病毒纯化这样操作更easy!
- 有了电镜,我们还要分离出病毒,才能观察研究。那么,如何让病毒现身?
-
- 【浓缩经验】旋蒸使用的注意事项与技巧
- 在化学和生物化学实验室中,旋转蒸发仪是一种常见且不可或缺的仪器。它主要用于有效地蒸发和浓缩液体样品,特别是在处理大量溶液或需要去除溶剂以获得浓缩提取物的情况下。
-
- 实验用一次性塑料培养皿的处置方法与流程
- 一次性塑料培养皿本生一直视质量控制为企业的生命,追求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