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
活性炭
活性炭(又称碳分子筛)是一种黑色多孔的固体炭质,由煤通过粉碎、成型或用均匀的煤粒经炭化、活化生产。主要成分为碳,并含少量氧、氢、硫、氮、氯等元素。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为用途极广的一种工业吸附剂。
种类划分
类别 | 按原料来源分 | 按制造方法分 | 按外观形状分 | 按材质分 |
1 | 木质活性炭 | 化学法活性炭(化学炭) | 粉状活性炭 | 椰壳活性炭 |
2 | 兽骨、血炭 | 物理法活性炭 | 颗粒活性炭 | 果壳活性炭(包括杏壳活性炭、果核壳活性炭、核桃壳活性炭) |
3 | 矿物质原料活性炭 | 化学–物理法或物理–化学法活性炭 | 不定型颗料活性炭 | 木质活性炭 |
4 | 其它原料的活性炭 | 圆柱形活性炭 | 煤质活性炭 | |
5 | 再生活性炭 | 球形活性炭 | ||
6 | 其它形状的活性炭 |
分类介绍
煤介颗粒活性炭
选用优质无烟煤为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精制而成,外观为黑色不定型颗粒。具有空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机械强度高,床层阻力小,化学稳定性能好,易再生,经久耐用等。
活性炭纤维
以优质椰壳粉末活性炭为吸附材料,采用高分子粘结材料将其粘附在无纺布的基体之上而制成,可有效吸附各种工业废气,如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氨气、二氧化硫等。广泛用于化工、制药、油漆等行业,防毒除臭效果显著。
粉状活性炭
粉状活性炭以优质木炭为原料,经特殊生产工艺精制而成,有物理法、化学法两种。经水蒸气活化后,精制处理,粉碎而成。本品外观为黑色粉末状,在一般溶液下均不溶解。无臭无味,具有表面积大吸附力强、纯度高、滤速快、质量稳定,具有絮凝效应和助滤效应等特点。
特性
化学特性
活性炭的吸附除了物理吸附,还有化学吸附。活性炭的吸附性既取决于孔隙结构,又取决于化学组成。
活性炭不仅含碳,而且含少量的化学结合、功能团开工的氧和氢,例如羰基、羧基、酚类、内酯类、醌类、醚类。这些表面上含有的氧化物和络合物,有些来自原料的衍生物,有些是在活化时、活化后由空气或水蒸气的作用而生成。有时还会生成表面硫化物和氯化物。在活化中原料所含矿物质集中到活性炭里成为灰分,灰分的主要成分是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类,如碳酸盐和磷酸盐等。
这些灰分含量可经水洗或酸洗的处理而降低。
催化特性
1. 活性炭在许多吸附过程中伴有催化反应,表现出催化剂的活性。例如活性炭吸附二氧化硫经催化氧化变成三氧化硫。
2. 由于活性炭有特异的表面含氧化合物或络合物的存在,对多种反应具有催化剂的活性,例如使氯气和一氧化碳生成光 气。
3. 由于活性炭和载持物之间会形成络合物,这种络合物催化剂使催化活性大增,例如载持钯盐的活性炭,即使没有铜盐的催化剂存在,烯烃的氧化反应也能催化进行,而且速度快、选择性高。
4. 由于活性炭具有发达的细孔结构、巨大的内表面积和很好的耐热性、耐酸性、耐碱性,可作为催化剂的载体。例如,有机化学中加氢、脱氢环化、异构化等的反应中,活性炭是铂、钯催化剂的优良载体。
(本文内容来源于360百科)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技术分享—活性炭过滤器的吸附原理
- 活性炭过滤器是各种化学实验室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为实验人员的健康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它也是有寿命的,请记得及时更换过滤器,为您的职业健康保驾护航。
-
- HK法研究活性炭AX21的微孔结构
- 由于HK方法基于吸附势理论,因此不能应用于出现毛细管凝聚现象的相对压力范围内,因此必须使用低压范围内的数据(相对压力0.05或更低)来分析孔隙分布。
-
-
- 《固定床蜂窝状活性炭吸附浓缩装置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 本标准规定了固定床蜂窝状活性炭吸附浓缩装置的基本要求、性能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
- 负压专用灭菌箱 UV光氧活性炭一体机
- UV光氧活性炭一体机结合了UV光解氧化技术和活性炭吸附技术,对废气和臭气进行高效协同净化处理,它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净化效率高等特点
-
- 技术分享 | 4simple高效过滤器中活性炭材料的吸附能力
- 活性炭材料的物理性质决定着吸附能力的优劣,比如表面积、扩散系数、密度、孔径大小等。
-
- 使用集成式XRF元素分析仪和采样技术自动测量活性炭中的金含量
- 使用集成式XRF元素分析仪和采样技术自动测量活性炭中的金含量
-
- 使用集成式XRF元素分析仪和采样技术自动测量活性炭中的金含量
- 使用集成式XRF元素分析仪和采样技术自动测量活性炭中的金含量
-
- 规范工业有机废气活性炭治理技术发布征求意见稿 废气治理能推动哪些仪器发展?
- 《规范工业有机废气活性炭治理技术》的发布将对活性炭吸附箱、催化燃烧设备、UV光解净化器等设备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这些规范将推动设备的技术创新和性能提升。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