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米水深水密连接器横空出世 我国海洋观测技术的重大进步
为什么要进行海洋观测,海洋观测的意义何在
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了污水、废水。大量的污水废水没有经过处理就排放回大自然,经江河流入大海,使得水质受到污染,破坏了海洋环境,造成了大量海洋生物的死亡、导致多种海洋生物濒临绝种。
众所周知,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生存的家园,人类站在食物链和食物链的顶端,海洋环境与人类息息相关,改善海洋环境,拯救海洋生物,就是在挽救人类自己。
这便是海洋环境观测工作的重大意义。
海洋观测的三大技术手段
一、天基观测:卫星遥感观测、航空海洋观测,飞机和无人机等。
二、海基观测:海洋测量船、浮标、剖面探测漂流浮标。
三、水下观测:无人潜航器、海底观测网。
海底科学观测网,是人类建立的第三种地球科学观测平台,通过它人类可以深入到海洋内部观测和认识海洋。2017年5月,中国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正式被批复建立,项目总投资超20亿元,建设周期五年。将在我国东海和南海分别建立海底观测系统,实现中国东海和南海从海底向海面的全天候、实时和高分辨率的多界面立体综合观测,为深入认识东海和南海海洋环境提供长期连续观测数据和原位科学实验平台。
海底观测网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必不可少的配件—水密连接器。
水密连接器是舰艇内外信号连接的关键元器件。应用于舰船项目、水下仪器、海下开采设备和深井探头、水下遥控机器人与潜艇、轻重型鱼 雷和鱼 雷发射管、船拖声纳和水声装置等场合,应用范围覆盖水下舰船信号传输、海洋勘探、潜水作业及水下声学装置等中的水密接线盒与电缆的连接。
长久以来,我国对水密连接器的需求一直依赖进口。约束了我国的海洋观测技术的发展。经过我国科研学者的努力,国产水密连接器横空出世!实现7000米以内水深范围的水下机械连接和信号、电能的传输。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7000米水深水密连接器横空出世 我国海洋观测技术的重大进步
- 长久以来,我国对水密连接器的需求一直依赖进口。约束了我国的海洋观测技术的发展。
-
- 我国自研“海洋气象漂流观测仪”为远洋观测提供数据支撑
- 海洋气象漂流观测仪获得18项技术专利,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
- 我国自主研发“2000米水下插拔电连接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 水下连接器是舰艇内外信号连接的关键元器件。应用于舰船项目、水下仪器、海下开采设备和深井探头、海洋勘探、潜水作业等领域。
-
- 我国首次在太平洋布放自研浮标 海洋观测仪器了解一下
- 太平洋堪称世界第一大洋,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力也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对太平洋海洋环境水体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 我国2项“射频连接器”国际标准提案 正式成为的IEC国际标准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起草2项“射频连接器”国际标准提案 正式成为的IEC国际标准
-
- 我国自研人机交互7000米自动化钻机实现“两把座椅控全程”
- 2021年5月上旬,由宝石机械牵头研制的国内首 台“一键式”人机交互7000米自动化钻机,通过出厂验收。
-
- 自由伸缩式海洋剖面观测浮标系统 布放舟山海洋进入试运行
- 我国自主研发的自由伸缩式海洋剖面浮标观测系统,成功布放于舟山海域,进入试运行阶段。海洋剖面观测的目的监测获得海洋混合及温盐剖面等数据。
-
- “高空大型无人机海洋台风综合观测试验”实现技术完全自研
- 我国首次高空大型无人机海洋、台风综合观测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填补了我国基于高空大型无人机海洋综合观测的空白。试验使用的无人机及探测载荷,完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
- 我国地下流体多层取样和监测装置横空出世 实现三维高精监测
- 通过地下流体动态的长期观测,可获得水文地质、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等多方面变化参数,对研究地壳运动、地层内应力场变化、地震活动、地下径流条件及含水层特性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
- 珠海启动“智能敏捷海洋立体观测仪”项目
- 2023年2月19日,珠海启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智能敏捷海洋立体观测仪”。
-
- 我国首台科学级光学望远镜50Bin顺利完成科学观测
- 12月中旬,冷湖首台科学级光学望远镜50Bin成功实现科学观测。
-
- 我国遥感卫星应用 “叶面积指数自动观测网络”完成建设
- 近期,国内首个叶面积指数自动观测网络完成建设。实现对全国典型生态环境下叶面积指数的全国范围、长时间持续地面观测,弥补了传统地面测量方法在时空分辨率上的不足。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