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立项!量子计算领域国际标准项目由我国提出
量子计算的概念由阿岗国家实验室的P. Benioff于80年代初期提出,他提出二能阶的量子系统可以用来仿真数字计算,1985年,牛津大学的D. Deutsch提出量子图灵机的概念,量子计算才开始具备了数学的基本型式。然而上述的量子计算研究多半局限于探讨计算的物理本质,还停留在相当抽象的层次,尚未进一步跨入发展算法的阶段。
量子计算将有可能使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大大超过今天的计算机,但仍然存在很多障碍。大规模量子计算所存在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长时间地保持足够多的量子比特的量子相干性,同时又能够在这个时间段之内做出足够多的具有超高精度的量子逻辑操作。
日前,由我国提出的《信息技术 量子计算 术语和词汇》国际标准提案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联合技术委员会(ISO/IEC JTC 1)成功立项,这也是量子计算领域的国际标准项目。
该国际标准规定了量子计算领域中的常用术语和词汇,将有助于量子计算相关概念的理解和交流,对于推动以量子计算为代表的先进计算技术体系完善、关键技术攻关、软硬件产品研发、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量子计算
一种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调控量子信息单元进行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对照于传统的通用计算机,其理论模型是通用图灵机;通用的量子计算机,其理论模型是用量子力学规律重新诠释的通用图灵机。从可计算的问题来看,量子计算机只能解决传统计算机所能解决的问题,但是从计算的效率上,由于量子力学叠加性的存在,某些已知的量子算法在处理问题时速度要快于传统的通用计算机。
量子力学态叠加原理使得量子信息单元的状态可以处于多种可能性的叠加状态,从而导致量子信息处理从效率上相比于经典信息处理具有更大潜力。普通计算机中的2位寄存器在某一时间仅能存储4个二进制数(00、01、10、11)中的一个,而量子计算机中的2位量子位(qubit)寄存器可同时存储这四种状态的叠加状态。随着量子比特数目的增加,对于n个量子比特而言,量子信息可以处于2种可能状态的叠加,配合量子力学演化的并行性,可以展现比传统计算机更快的处理速度。
中科大首次研制出非局域量子模拟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李传锋教授研究组首次研制出非局域量子模拟器,并且模拟了宇称—时间(Parity-time, PT)世界中的超光速现象。
这一实验充分展示了非局域量子模拟器在研究量子物理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量子模拟器是解决特定问题的专用量子计算机,这一概念由费曼于1981年提出。费曼认为自然界本质上是遵循量子力学的,只有用遵循量子力学的装置,才能更好地模拟它,这个力学装置就是量子模拟器。量子模拟器研究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它的量子加速能力,通常情况下,一个量子模拟器所操控的量子比特数越多,它的运算能力就越强。
华为首次曝光量子计算成果
2018年10月12日,华为公布了在量子计算领域的进展:量子计算模拟器HiQ云服务平台问世,平台包括HiQ量子计算模拟器与基于模拟器开发的HiQ量子编程框架两个部分,这是这家公司在量子计算基础研究层面迈出的步。
2019年08月13日我国量子计算研究获重要进展:科学家领衔实现高性能单光子源
中科大潘建伟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椭圆微腔耦合实现确定性偏振单光子的理论方案。他们与中山大学余思远研究组、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戴庆研究组、德国维尔茨堡大学霍夫林研究组以及丹麦科技大学格里格森研究组合作,在实验上发展出垂直偏振无损消光技术,解决了上述两大难题。在此基础上,他们分别在窄带微柱和宽带靶眼微腔中,实验制备出同时满足确定性偏振、高纯度、高全同性和高效率的单光子源,再次刷新了单光子源综合性能的国际纪录,为实现超越传统经典计算机的“量子霸权”科学目标迈出重要一步。
新闻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百度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成功立项!量子计算领域国际标准项目由我国提出
- 日前,由我国提出的《信息技术 量子计算 术语和词汇》国际标准提案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ISO/IEC JTC 1)成功立项。
-
- 我国主导发起的《电力电容器噪声测量方法》国际标准提案成功立项
- 《电力电容器噪声测量方法》将于2021年12月1日起实施。
-
- 全国遥感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国际标准成功立项
- 航天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军事的很多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例如应用于气象观测、资源考察、地图测绘和军事侦察等。
-
- 我国首项核电领域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增强世界竞争力
- 该标准是我国首项核电国际标准,也是我国核领域首项ISO标准。
-
- 我国起草的振动测量领域的项在线校准国际标准即将发布
- 该标准是我国在振动和冲击测量领域主导完成的首项国际标准。填补了国际在线振动校准方法标准的空白,也标志着我国在全球振动测量领域拥有了话语权。
-
-
- 入库!立项!同济大学《金刚石NV色心量子计算实验》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案例库》
- 近日,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思政工作委员对2022年高等学校“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思政案例立项情况进行了公示
-
- 我国2项“射频连接器”国际标准提案 正式成为的IEC国际标准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起草2项“射频连接器”国际标准提案 正式成为的IEC国际标准
-
- 我国成功研制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 哪些仪器可助力量子科技飞速发展?
- 电子束光刻机是制作量子光源芯片的关键设备。它利用电子束在芯片上“绘制”出精确的图案,是实现量子元件微型化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电子束光刻机的精度也在不断提高。
-
-
- 中国成功构建超经典计算机构型量子模拟器 量子计算高速发展仪器行业如何渗透应用?
- 量子计算的研究与开发高度依赖于精密的科学仪器。从量子比特的物理实现(如超导量子比特、离子阱量子比特、光量子比特等)到量子逻辑门的操作,再到量子态的测量与读取,无不需求高精度与高稳定性的仪器设备。
-
- 美国大学教授利用太赫兹波超导电流成功实现超快量子计算
- 太赫兹光波是一种新的、有很多独特优点的辐射源;太赫兹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叉前沿领域,给技术创新、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一个非常诱人的机遇。
-
- 国际首次!我国科学家提出遥感多维数据格式
- 国际首次!我国科学家提出遥感多维数据格式
-
- 贵州省主导制定的第四个国际标准由国际电工委员会批准发布
- 该项标准的发布,能够促进该系列产品的市场化、国际化,提升中国连接器行业的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为我国该类产品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
-
- 今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金刚石量子计算教学机
- 金刚石量子计算教学机是基于金刚石中NV色心和自旋磁共振原理,通过控制激光、微波、磁场等物理量,对NV色心的自旋进行量子操控和读出,从而实现量子计算功能的教学仪器。
-
- 今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金刚石量子计算教学机
- 国仪量子秉承“为国造仪”的初心,致力于成为量子技术应用及科学仪器行业的全 球领 导 者,在解决高端科学仪器卡脖子问题的同时,也致力于科学教育,解决未来科技人才的卡脖子问题。
-
- 上海2024科创行动计划计算机生物学领域项目立项 相关仪器如何确定发展方向?
- 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计算生物学领域项目的启动,相关仪器的发展方向已逐渐明晰。从数据处理到分子设计,从AI药物筛选到临床诊疗,每一步都需要仪器技术的创新与支持。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