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助力基因ZLDMD,结果再发Nature Medicine
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和心血管研究ZX科学家,利用Wes全自动定量western blot技术,在Nature Medicine(IF: 30.641)发表文章:Somatic gene editing ameliorates skeletal and cardiac muscle failure in pig and human models of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Nat Med. 2020 Feb;26(2):207-214.阐述其基于基因编辑技术开发杜氏肌营养不良基因ZL方法。
--研究背景--
杜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是一种X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主要发生于男孩。据统计,平均每3500个新生男 婴中就有一人罹患此病。患者一般在3-5岁开始发病,Z早表现出进行性腿部肌无力(爬楼梯困难),导致不便行走。12岁时失去行走能力,常年与轮椅为伴,20岁-30岁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由X染色体短臂Xp21基因编码,分布于骨骼肌和心肌细胞膜的质膜面,起细胞支架作用,维持肌纤维完整性和抗牵拉功能。由于基因变异引起的Dystrophin缺乏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主要病因。
--研究内容--
编码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的基因产生移码突变会导致杜氏肌营养不良(DMD),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终末肌肉和心力衰竭。通过序列特异性核酸酶进行的体细胞基因编辑为恢复DMD阅读框提供了新的选择,表达缩短的但功能强的抗肌萎缩蛋白。本文在缺少DMD外显子52(DMDΔ52)的DMD猪模型以及相应的患者诱发的多能干细胞模型中验证了这种方法。在DMDΔ52猪中,肌内注射腺相关病毒载体(AAV9),该载体携带intein-split Cas9和一对靶向于外显子51(AAV9-Cas9-gE51)的导向RNA,诱导了缩短的抗肌萎缩蛋白(DMDΔ51-52)的表达,以及改善骨骼肌功能。此外,AAV9-Cas9-gE51的全身应用使抗肌萎缩蛋白(DMDΔ51–52)在肌肉(包括隔膜和心脏)中广泛表达,延长了存活时间并减少了心律失常的易感性。类似地,在缺乏DMDΔ52的患者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来源的成肌细胞和心肌细胞中,AAV6-Cas9-g51介导的外显子51的切除可恢复抗肌萎缩蛋白的表达并减轻骨骼肌肌管的形成,以及异常的心肌Ca2+处理和心律失常的易感性。在这些转化模型中,Cas9介导的外显子切除改善了DMD病理学的能力,为DMD患者的ZL方法提供了新方向。
(来源:ProteinSimple)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台式easyXAFS再发一篇Nature子刊:助力电磁波吸收材料取得重要进展!
- 台式easyXAFS再发一篇Nature子刊:助力电磁波吸收材料取得重要进展!
-
- 这台低温光学系统,再发两篇Nature,助力用户在量子自旋、量子光学领域持续发力!
- 这台低温光学系统,再发两篇Nature,助力用户在量子自旋、量子光学领域持续发力!
-
- Horizon文献速递 | Nature教你一文搞懂基因沉默筛选
- 今天小编带大家快速学习一篇Nature paper,看看siRNA基因沉默筛选如何开展,及最终如何发现病毒自噬新机制。
-
- 许晓栋再发Nature正刊!无液氦磁体恒温器助力复合费米液体MoTe2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许晓栋再发Nature正刊!无液氦磁体恒温器助力复合费米液体MoTe2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 磁光克尔效应系统再发Nature:全反铁磁隧道结新突破!
- 巨磁阻效应自发现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MRAM、磁传感器等自旋电子器件中。目前,基于巨磁阻效应的自旋电子器件主要是铁磁体磁隧道结,其研究和发展受限于铁磁体的使用。
-
- Nature Medicine:如何减少奥密克戎的传播?UCSF学者表示接种疫苗和“阳过”均可削弱病毒传染力
- 目前关于接种疫苗后发生SARS-CoV-2突破性感染和被Omicron变异株再次感染的传染性数据十分有限,尤其是在一些高风险传播环境中。
-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荧光探针新突破!储军课题组开发出新型高性能基因编码的cAMP荧光探针
- 利用双光子显微镜和光纤记录仪,在果蝇和小鼠等模式生物内,该探针可实时监测特定动物行为过程中特定神经元的cAMP信号的时空动力学变化。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