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征求意见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全国道路运输、智能运输、交通工程(公路)、城市客运标委会,全国汽车标委会客车分委会,信息通导标委会,中国公路学会、中国道路运输协会,部科学研究院、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为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加快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技术应用,推动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交通运输部组织编制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拟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现将《指南》送你单位,请研提意见并于2020年8月14日前反馈交通运输部。
联系人:科技司 赵晓辉,电话:010-65292199,
传真:010-65292100,邮箱:zhaoxh@mot.gov.cn。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2020年7月29日
更多详情,请登录交通运输部官方网站
节选该指南部分内容:
车联网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和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是全球创新热点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建设指南》充分发挥标准在车联网产业生态环境构建中的顶层设计和基础引领作用,包括智能网联汽车、信息通信、电子产品与服务、智能交通相关、车辆智能管理等五个标准体系,为打造自主可控、具有核心技术、开放协同的车联网产业提供支撑。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是《建设指南》的组成部分,主要针对智能交通通用规范、核心技术及关键应用,构建包括智能交通基础标准、服务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等在内的标准体系,进一步明确标准制修订重点,指导车联网产业智能交通领域的相关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在车联网产业关键技术、核心产品和功能应用的引领作用,与《建设指南》其他部分共同形成统一、协调的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架构。
针对车联网产业发展技术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智能交通行业发展状况,聚焦营运车辆和基础设施领域,建立支撑车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智能交通相关标准体系,分阶段出台一批关键性、基础性智能交通标准。到 2022 年底,初步构建支撑车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完成一批智能交通基础设施、辅助驾驶等领域智能交通相关标准,制修订标准 20 项以上;到 2025 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车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形成一批智能管理和服务、车路协同等领域智能交通关键标准,再完成 20 余项标准制修订任务,标准体系完成总数达到 40 项以上。
车联网产业是依托信息通信技术,通过车内、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服务平台的全方位链接和数据交互,提供安全、智能、舒适、高效的综合服务,形成汽车、电子、信息通信和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产业形态。车联网(智能交通相关)标准体系建设技术架构见图 2。该技术架构从智能交通基本构成要素出发,考虑车联网环境下人、车、路的协调配合。
基础标准
主要包括术语与定义、分类编码与符号和数据管理 3 类标准。术语与定义主要包括相关术语和定义;分类编码与符号主要包括编码规则、代码结构和图形符号类标准;基础数据主要包括信息集、数据管理等标准。
(1)智能交通基础设施。重点是基于道路的交通信息感知、与车辆协同配合的智能化路侧系统。路侧系统向车辆发送高精度地理信息、定位辅助信息、交通规则信息、交通环境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实时交通状态、危险预警提示等,车辆可以实现精确定位,及时掌握路段层面信息,扩展感知范围。同时,路侧系统可实现路口及路段范围内的协同控制,提高车辆在交叉口、合流区、关键路段的运行安全和效率。此外,路侧系统将路段层面的交通状态、交通环境、交通事件等信息反馈至管控中心,提高全局感知能力。
(2)车路信息交互。重点是交通参与者与路侧基础设施的信息交互,将人、车与智能交通基础联系起来,内容包括路侧通信系统、车路信息交互规则等。此外,车辆还向路侧系统和管控中心反馈其运行信息、异常状态等,提高系统的感知精度和响应速度。
(3)智能车载及便携终端。车辆与交通参与者通过车载设备与便携终端,实现与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的信息交互,也可实现局部范围内协同运行。
(4)智能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侧重路网层面宏观信息感知与服务。管控中心将路网交通状态、路网交通环境、交通控制及调度、应急处置等信息发送至路侧系统,路侧系统根据需要,将信息转发至车辆。对全局性的地理数据、气 象、事件等信息,管控中心可通过通信网络,直接发送到车辆。
道路设施
主要包括总体要求、交通感知、交通控制与诱导、智能路侧、路侧通信、地图与定位 6 类标准。总体要求类的标准主要指基础设施总体要求与基本要求;交通感知类标准主要包括监测、传感、检测类标准;交通控制与诱导类标准主要包括车道指示器、可变限速标志等设施的标准;智能路侧主要包括路侧边缘计算等设施的标准;路侧通信标准主要包括道路沿线的通信设备、通信基站、通信系统等相关标准;地图与定位标准主要包括与道路相关的高精度地图及高精度定位应用的标准。
车路交互
主要包括信息交互、车载与便携终端、车辆辅助和安全驾驶 3 类技术标准。信息交互类标准主要包括车联网系统中信息采集、发布、应用集等信息交互规则的相关标准;车载与便携终端类标准主要包括车载设备与便携终端的技术标准;车辆辅助及安全驾驶类标准主要包括辅助驾驶等智能驾驶类的标准。
加强交流与合作,落实好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签署的《关于加强汽车、智能交通、通信及交通管理 C-V2X 标准合作的框架协议》,建立高效顺畅的沟通交通机制,相互支持和参与标准研究制定,共同推动 C-V2X 等新技术在汽车、智能交通及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组织和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0)、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等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制定工作。根据车联网产业未来技术和应用的需求,动态适时调整和更新标准体系,形成标准对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有效支持。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征求意见稿
- 车联网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和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是全球创新热点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
- 交通部等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
- 交通部等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
-
-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
- “人-车-路-网-云”各环节安全风险更为突出,亟需加快建立健全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为车联网安全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
- 工信部发布《智能船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
-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高度关注虚拟仿真、智能化、自动化、物联网、系统集成等技术标准的发展;国际电信联盟(ITU)正积极开展物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网关、智慧可持续发展城市等国际标准化工作。
-
- 工信部印发《物联网基础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
- 到2022年,初步建立物联网基础安全标准体系,研制重点行业标准10项以上,明确物联网终端、网关、平台等关键基础环节安全要求,满足物联网基础安全保障需要,促进物联网基础安全能力提升。
-
- 工信部发布《智能船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二次征求意见稿)》
- 研究提交国际标准立项草 案 5 项,基础共性标准形成支撑,关键技术应用标准取得突 破,智能船舶设计、智能船载系统及设备、智能船舶测试与 验证标准初步满足智能船舶辅助决策
-
- 电信和互联网行业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
- 公示截止日期2020年9月10日。
-
- 中央印发国家锂电池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相关仪器如何参与体系构建?
- 为了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相关仪器生产企业需要参与标准的宣贯和推广工作。通过标准解读、培训等方式提升重点标准的影响力,确保各相关方准确理解和执行标准。只有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推广,才能使标准真正落地生根。
-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如何推动仪器产业的发展?
- 为切实发挥标准对推动汽车芯片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等,组织编制了《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
- 《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对于仪器产业未来带来哪些新的举措?
- 为扎实推进《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加强标准工作顶层设计,引领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了《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
-
- 工信部印发物联网基础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
- 围绕物联网基础设施和重点行业 应用,加快推进基础通用、关键技术、试验方法等重点和急 需标准制定,及时满足物联网产业的安全需求。
-
- 科技部发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
- 为加强人工智能领域标准化顶层设计,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
- 国家市监管理总局官方解读: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
- 切实发挥标准对推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
-
-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
-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的基本原则、建设内容、功能要求和建设运行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省级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市、县级有关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可参照执行。
-
- 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对于仪器产业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 国家标准委、国家能源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以下简称《指南》),系统构建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
- 《服务型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对于仪器产业提出哪些新标准和新要求?
- 为切实发挥标准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我部组织编制了《服务型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
- 国家市监管理总局发布《车用尿素加注机》征求意见稿
- 本规程适用于车用尿素加注机(以下简称加注机)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尿素加注系统的检测也可参照本规程。
-
-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 为仪器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根据《指南》目标,到2026年将制修订100项以上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并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知识图谱等技术在仪器领域的应用。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 美天旎Miltenyi自动化细胞分选磁力架进口平替碳环智造自动细胞分离仪
- 核酸提取环节浓缩DNA/RNA用哪种真空离心浓缩仪好?
- 自动化细胞分选磁力架销冠碳环智造MX1-A自动细胞分离仪细胞分选器
- 适配美天旎miltenyiMS柱细胞分选磁力架哪个好
- 适配美天旎miltenyiLS柱LD柱全血柱细胞分选磁力架哪个好
- 有柱细胞分选和无柱细胞分选用哪种细胞分选磁力架好?
- 原生质体或者做菌液侵染的时候会用到哪种真空离心浓缩仪?
- permagen磁力架进口平替碳环智造96孔磁力架自动化仪器磁力架
- permagen磁力架进口平替碳环智造96孔磁力架自动化仪器磁力架
- Agilent 34970A 数据采集器 供应
作者榜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