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研“新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通过CCS型式试验
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
2018年,国家环保部颁布《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对2021年后的新造内河船舶的生活污水排放指标,提出了强制标准要求。中国船舶七〇四所热工环境部展开对新标准MBR(C)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研发及取证科研。近日,取得了两大重要成果:MBR(C)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通过了为期12天的CCS型式试验,出水水质全部达标;为新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创造型式试验条件的生活污水处理综合实验室完成改造,并顺利进行了首次装置试验。
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生化法)用于处理船上厕所下水道粪便污水,使之达到国际排放标准,排至舷外。也可用作船上灰水(指船上厨房洗涤水、浴室洗澡水、盥洗水和洗衣机排出水等)的消毒处理。
生化法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船用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物化处理消毒原理处理船舶生活污水。由五个柜室组成:曝气柜、接触氧化柜、沉淀柜、消毒柜。在曝气柜内,以好氧菌为主的活性污泥菌胶团形成象棉絮状带有粘性的絮体吸附有机物质,在充氧条件下变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活性污泥得到繁殖;在接触氧化柜内挂有软性填料,充作生物膜,有机物得到进一步消解;在沉淀柜内累积的活性污泥沉淀物再被返送至曝气柜作为菌种繁殖和再处理 ;经沉清处理过的污水最后进入消毒柜用含氯药品杀菌,然后由排放泵排至舷外。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结构形式和性能均满足国家标准GB10833-89《船用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条件》的要求,装置体积小、重轻、结构紧凑,处理后的排放水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同时满足国际海协环保会IMO MEPC/2(VI)的排放标准要求。由五个腔室组成,粉碎室、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室、沉淀室和消毒室,SWCB型生化法污水处理装置用于处理船上厕所下水道粪便污水,使之达到国际排放标准排放至舷外,也可用作船上灰水的消毒处理。
生化法污水处理装置利用称为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处理原理消解有机污染物质,装置产生的污泥量极少,绝大部分在装置内部消化,三个月左右排污泥一次,不失肥效,无二次污染。固体残渣经过粉碎送至焚烧炉、贮存柜或者在非管制海区排放。
延伸阅读
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3552-2018)
由环境保护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年1月16日发布,于2018年7月1日实施。 GB 3552-2018代替GB 3552-83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促进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的进步,推进船舶污染物接收与处理设施建设,推动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业绿色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52-83)是我国第一个规范船舶排污行为的国 家 级排放标准,自发布实施以来,在防治船舶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以及相关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GB 3552-83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与今后防治船舶污染工作的需要
《控制标准》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水上移动污染源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适用于各种船舶,几乎涵盖除军事船舶之外的所有船舶,包括各种规模和船龄的客船、渔船、油船、化学品船、集装箱船、散货船和特种船舶等,船舶结构、用途各异,航行水域横跨地表水、近岸海域和远海,既有国内船舶,也有外国籍船舶。因此在标准制定工作中,既要对标国际,又要符合我国的发展阶段特征。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是用来处理生活中的污水的设备。小型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应用常温厌氧发酵技术,按照“多级自流,逐级降解"的原理,建立Ⅰ级厌氧发酵——Ⅱ级兼性消化过滤的新装置。它由厌氧发酵、兼性消化过滤、污水回流和填料等工艺组成。系列污水处理设备去除有机污染物及氨氮主要依赖于设备中的AO生物处理工艺。其中工作原理是在A级,由于污水有机物浓度很高,微生物处于缺氧状态,此时微生物为兼性微生物,所以A级池不仅具有一定的有机物去除功能,减轻后续好氧池的有机负荷,有机物浓度降低,但仍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及较高NH3-N存在。
为了使有机物得到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在碳化作用下硝化作用能顺利进行,在O级设置有机负荷较低的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在O级池中主要存在好氧微生物及自氧型细菌(硝化菌)。其中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成CO2和H2O;自养型细菌(硝化菌)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碳或空气中的CO2作为营养源,将污水中的NH3-N转化成NO-2-N、NO-3-N,O级池的出水部分回流到A级池,为A级池提供电子接受体,通过反硝化作用最终消除氮污染。
新闻来源:中国船舶七〇四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我国自研“新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通过CCS型式试验
- 中国船舶七〇四所热工环境部展开对新标准MBR(C)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研发及取证科研。
-
- 我国自研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仪校准装置 不再依赖进口设备
- 福建计量院申请的“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仪校准装置”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
-
- 我国自研“液态金属钠-超临界二氧化碳印刷板式换热器”通过验收
- 该换热器可应用于海水、烟气等介质的换热,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 我国自研最大型号涡轮增压器与低速柴油机一次匹配试验成功
- CTA170涡轮增压器的成功研制,进一步扩大了自主涡轮增压器的使用功率范围,为后续项目的进一步研究和关重件自主可控,以及提升船舶动力自主化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我国自研检测装置完成“激光吸收光谱法露点测量仪器”调试工作
- 我国自研检测装置对自研“激光吸收光谱法露点测量仪器”完成首例调试工作!这是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又一次大迈步!科技的进步,祖国的未来更加繁荣昌盛。
-
- 我国自研“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实验装置”奠定了整机技术基础
- 医疗设备已成为现代医疗的一个重要领域。
-
- 我国自研“千吨级重质油悬浮床加氢中试装置”开车成功
- 悬浮床重油加氢技术的开发成功,对于提升我国炼油技术核心竞争力,带动炼油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国家能源利用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 我国自研“旋转涡流专用仪器”完成自增强超高压反应器检验
- 近日,广东省特检院采用自主研发的旋转涡流专用仪器首次为某石化企业自增强超高压反应器提供检验服务。
-
- 我国自研电离大气成核气溶胶质谱仪可分析纳米颗粒物
-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技术是一种软电离技术,适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析和检测。
-
- 我国自研离线检测系统提升“安全阀校验台”工作效率
- 此次技术援助得到了喀什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所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
- 沈自所自研“云雀” 实现我国首次机器人化高海拔环境拔科考
- 近日,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制的“云雀”自主飞行机器人助力科研人员进行青藏高原开展高海拔冰川与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
-
- 浙江省计量院自研“视觉检测装置”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 数字化转型是建立在数字化转换、数字化升级基础上, 又进一步触及公司核心业务,以新建一种商业模式为目标的高层次转型。
-
- 我国自研管道漏水探测定位仪 检测漏水点只需2分钟
- 传统的管道探测方式,费时费力的定位。拉低了工作效率。
-
- 我国自研“多功能电梯液压缓冲器检测仪”投放市场得到认可
- 由珠海检测院研发自主研发的多功能电梯液压缓冲器检测仪成功投放市场,销售至北上广深等几十家用户单位,并得到用户的认可。
-
- 我国自研“1.2m激光测距望远镜”顺利完成项目最终验收评审
- 该望远镜成功测得了月球表面上五组反射镜的回波信号,测出了国内最精确的地月距离,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已成功攻克了地月激光测距技术。
-
- 我国自研“微光探测器”通过鉴定 稳定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该微光探测器具有比进口PMT更好的重复性、稳定性和性能一致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我国自研高速高精度激光汤姆逊散射仪 指标超同类产品
- 高速高精度激光汤姆逊散射仪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进入国际领先水平行列,为我国未来磁约束聚变能装置的高精度测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
- 我国自研旋转光电编码器芯片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局面
- 长久以来,因为没有掌握旋转光电编码器的芯片制作技术,我国一直依赖进口芯片。
-
- 我国自研“总线型智能压力变送器”获得功能安全认证证书
- 沈阳自动化所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压力变送器产品,实现在运行数据发生异常变化时,变送器及时监测故障,并反馈到控制器,完成相应安全处理动作。
-
- 我国自研“海豚”移动式海洋地震仪完成海试 达预期技术指标
- 该地震仪下潜期间记录到有规律的声学信号,并通过卫星顺利传输回地面接收点,达到预期的设计指标。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