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中国科学家研制出高性能塑料基热电材料
这一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朱道本/狄重安研究团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立东课题组及国内外其他7个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相关论文“Multi-heterojunctioned plastics with high thermoelectric figure of merit”于2024年7月24日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狄重安研究员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立东教授,共同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东洋博士、丁嘉敏博士和马英乔博士。
高性能热电材料应具有高塞贝克系数、高电导率和低热导率,满足“声子玻璃-电子晶体”模型。科学界普遍认为,聚合物具备声子玻璃特征,从而具有本征低热导率。基于此,高性能有机热电材料的现有主要研究路径是通过分子创制、组装和掺杂调控塞贝克系数、电导率及其制约关系。尽管人们通过热导率表征评估了有机材料的热电优值,但缺乏热输运性质的调控策略,相应体系的热电优值在过去十余年内没有显著提升。到目前为止,现有聚合物材料的室温区热电优值一直停留在0.5附近,远低于商品化无机热电材料的性能。研究团队利用PDPPSe-12和PBTTT两种聚合物,结合分子交联方法,构筑了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PMHJ薄膜,揭示了其热导率的尺寸效应和界面漫反射效应。研究发现,当每种聚合物的厚度接近共轭骨架的“声子”平均自由程时,界面散射明显增强,薄膜的晶格热导率降低70%以上,达到0.1 W m-1 K-1。此外,掺杂态(6,4,4)PMHJ薄膜展现出优异的电输运性质,功率因子高达628 μW m-1 K-2,368 K下的热电优值为1.28,达到商品化材料的室温区热电性能水平,带动塑料基热电材料步入ZT>1.0时代。此外,PMHJ结构具有优异的普适性,其加工方式与溶液法制备技术兼容,在柔性供能器件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潜力。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祝贺中国科学家研制出高性能塑料基热电材料
- 祝贺中国科学家研制出高性能塑料基热电材料
-
- 中国科学家高性能聚合物热电材料研制取得重大进展 能源革命如火如荼仪器发展要注意哪些机会?
- 随着5G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如智能电厂、智能电网、智能煤矿等典型应用场景不断涌现,能源领域对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测量和控制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这要求仪器行业加快技术创新。
-
- 中欧科学家生物基与降解材料产业论坛会后报告:技术革新,专业引领
- 活动现场,珀金埃尔默技术团队推出了“可降解材料从原料检测-过程检测-成品检测全方面解决方案”
-
- 邀请函 | 2025年第三届中国硅基负极材料技术大会
- 硅基负极材料的发展,已经历纳米硅、碳包覆、硅碳复合三代技术迭代。CVD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多孔碳硅碳复合材料
-
- 德国元素参加2024塑料化学回收与生物基塑料论坛
- 德国元素参加2024塑料化学回收与生物基塑料论坛
-
- 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 克服循环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形成复合材料。如果基体不会经历明显的体积变化,这可能会缓冲硅的膨胀,保持电极的结构完整性,并通过减少硅聚集或电化学烧结来增强稳定性。
-
- 科学家测出液态金属热电效应 对电学仪器的发展进步有什么意义?
- 液态金属热电效应的发现可以推动新型热电材料的研发。传统的热电材料多依赖固态半导体,而液态金属作为一种新型热电材料,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如更高的电导率和热导率,可能会带来更高的热电转换效率。
-
- 《细胞》:中国科学家发现减肥新途径
- 研究团队进一步探索、完善了HSF1代谢调控网络。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ChIP-Seq)技术
-
- 中国科学家关于古老脊椎动物的研究
- 研究团队利用来自云南昆明海口地区的127枚云南虫标本,结合三维X射线断层扫描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多种现代技术手段
-
- 中国科学家让衰老细胞重回青春
- 在这篇论文中,这项跨界的策略成功治了小鼠的骨关节炎,令它们老化的关节软骨细胞恢复了青春。未来,这项技术还有望治更多衰老退行性疾病。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