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资讯中心>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发布《温室气体无组织排放监测系统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稿解读与展望

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发布《温室气体无组织排放监测系统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稿解读与展望

分类:动态 2025-04-21 13:28:14 59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政策背景:双碳目标下的技术攻坚  


在世界气候治理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持续深化碳达峰碳中和行动。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强碳计量监测设备和校准技术研究”,并要求“完善碳排放直接测量方法”。2023年《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进一步细化目标,要求建立覆盖重点行业的碳监测标准体系。在此背景下,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碳排放量计量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于2025年4月16日发布《温室气体无组织排放监测系统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范》),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5年5月16日。  


技术规范核心:填补空白,提升精准度  


《规范》聚焦“无组织排放”这一长期监测难题,即生产、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因设备泄漏或工艺失控导致的非计划性温室气体排放。其核心内容包括:  

1.设备选型与配置:明确监测系统需具备实时反馈机制,并对部署场景提出技术要求,例如红外光谱法设备的示值误差需≤3%。


2.数据质量控制:引入干扰误差控制指标,要求非被测组分干扰误差≤±5%、水蒸气干扰误差≤±5%,确保复杂环境下的数据可靠性。  


3. 校准与维护制度:规定设备24小时漂移需≤2%,并要求建立定期校准周期,降低数据偏差风险。  

该规范填补了国内无组织排放监测标准的空白,尤其针对现有规范(如JJF 1585-2016)对CO₂等温室气体监测适用性不足的问题,推动碳排放核算从传统的“排放因子法”向国际通行的“直接测量法”过渡。  



行业影响:从试点到规模化应用  


《规范》的实施将直接推动重点行业技术升级:  

火电、钢铁行业:作为碳监测试点重点领域,企业需升级在线监测设备(CEMS),通过实时数据支撑碳配额核算与交易。  


设备制造业:带动高精度光谱仪、气体分析仪等国产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促进产业链绿色转型。  


据委员会规划,2025年前将建成100家碳排放管理标准化试点,并依托碳计量中心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监测体系。  


国际接轨与世界治理  


《规范》参考了世界气象组织(WMO)和欧洲综合碳观测系统(ICOS)的标准,要求监测数据可比性达到CO₂±0.1 ppm、CH₄±2 ppb,与世界本底站数据兼容。此举不仅提升了我国碳排放数据的国际互认度,也为参与世界气候谈判提供了技术支撑。委员会强调,规范的国际化设计将助力我国在碳交易、碳核查等领域争取更多话语权。  


公众参与:共建气候治理共同体  


此次征求意见是委员会首次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技术规范建议,旨在通过多元主体参与提升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公众可通过邮件(reng@nim.ac.cn)提交意见,参与碳监测体系建设的讨论。委员会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推动“政府监管-企业履责-公众监督”的协同治理模式,拓展气候行动的社会参与维度。  


展望:迈向碳中和的计量基石  


《温室气体无组织排放监测系统校准规范》的制定,标志着我国碳计量体系从理论框架迈向实践落地。随着规范的完善与实施,中国有望为世界提供可复制的低碳监测经验,加速实现“双碳”目标的同时,推动世界气候治理迈向更高水平。  

标签:碳达峰计量校准规范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个人[详细]
最近更新:2025-04-30 13:42:03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