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双栖 智领未来—澄峰科技水陆两栖多功能作业船技术交流会圆满成功
2025年5月8日,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举办“水陆两栖多功能作业船技术交流会”,上海市水利工程协会、水利管理事务中心、协会会员单位及行业代表莅临公司参观指导。
本次活动以“创新技术赋能河湖生态养护”为主题,通过实地观摩、技术分享与深度交流,全方位展示了在水利装备领域的突破性成果,获得与会领导专家的高度认可。
硬核科技赋能,体验“水陆两栖”革新魅力
活动伊始,嘉宾们实地参观了展厅,近距离了解无人船、水质监测浮标、智能水站等核心产品矩阵。
在户外演示环节,WD500水陆两栖多功能作业船公开亮相,凭借其“水陆通行、自如切换、功能多样”等颠覆性设计,引发全场关注。该设备可自主完成浅滩登陆、深水作业、复杂地形跨越等任务,主要应用于湖泊、河流、湿地等领域,尤其是常规设备和人无法进入的极端工况条件下作业;设备集切割、收集、挖掘、疏浚等功能为一体,为水生态修复提供终极解决方案。
行业权威点赞,创新技术破解河湖养护痛点
交流会上,上海市水利工程协会会长沈依云对水陆两栖多功能作业船给予高度评价:“传统河湖养护面临效率低、成本高、环境适应差等难题,这款设备有效解决了行业痛点,尤其在生态敏感区域的水草治理中,其低碳环保与智能化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
上海市水利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邓武进一步指出:“上海河湖养护正迈向生态化、精细化阶段,水陆两栖多功能作业船的作业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3倍以上,且性价比远超同类进口产品,为行业提供了‘国产化替代’的优质方案。”
技术深耕十六载,以创新驱动行业升级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技术企业,始终聚焦环保水质水文等产品体系智能化装备研发。总经理赵宏斌在分享中表示:“水陆两栖多功能作业船整合了水陆两栖底盘、模块化作业工具与远程操控系统,力求让河湖养护更高效、更安全、更绿色。”
据悉,该设备已通过多项严苛测试,已广泛应用于河道保洁、生态修复、应急抢险等场景。
科技赋能,共筑水清岸绿新图景
此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技术实力的集中展示,更标志着我国河湖养护装备向“智能化、高效化”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将继续以创新为引擎,携手行业伙伴,为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贡献科技力量!
关注,了解更多环保前沿技术。
? 合作咨询:400-008-5117
?? 邮箱:marking@chinacfkj.com
往期推荐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水陆双栖 智领未来—澄峰科技水陆两栖多功能作业船技术交流会圆满成功
- WD500水陆两栖多功能作业船,集切割、收集、挖掘、疏浚等功能为一体,为水生态修复提供重要解决方案。
-
- 澄峰全新推出:WD500水陆两栖多功能作业船—水域治理的全能战士
- 让水域治理变得更简单高效
-
-
- 我国自主研发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 顺利实现海上首飞
- “鲲龙”AG600完成了回转、调整方向、加速、机头昂起等一系列动作。成功完成首次海上飞行试验任务,型号研制取得重大进展。
-
- 上海某高校携手澄峰科技-开启无人船探索之旅体验活动
- 近日,上海某高校携手澄峰科技,共同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无人船探索之旅”活动。
-
- 澄峰科技助力苏州园区河道治理:W120无人船精准测绘,守护水域生态环境
- 澄峰科技助力苏州园区河道治理:W120无人船精准测绘,守护水域生态环境
-
- 央媒访谈:马楫会长受邀央媒《新质生产力·强国智造》栏目访谈,澄峰科技无人船 “实力出圈”
- 4月24日,苏州市环保产业协会会长马楫受邀央媒《新质生产力·强国智造》栏目采访,在镜头前剖析苏州环保产业现状。
-
- 携手澄峰科技,共探绿色之路——协会秘书长一行走访上海澄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加强同行交流合作,共同应对行业挑战,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 澄峰科技长江测流服务完美收官
- 澄峰科技携手安徽某环境局,共筑长江测流新篇章
-
- 迎新春 辞旧岁|澄峰科技2024年春节放假通知
- 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澄峰科技全体员工在此祝大家龙年大吉;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司的支持与厚爱!
-
- 水文协会一行赴上海澄峰科技公司走访交流
- 澄峰科技与上海市水文协会深入交流
-
- 中国矿业大学携手澄峰科技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 中国矿业大学携手澄峰科技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
- 上海市水文协会领导一行莅临澄峰科技参观交流
- 上海市水文协会领导莅临澄峰科技指导交流
-
- 上海澄峰科技公司领导与水文协会工作人员交流工作
- 正值2024年“世界水日”之时,与会人员结合“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主题宣传内容进行了学习交流。
-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学院师生走进澄峰科技开展实践交流活动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学院携手澄峰科技,开展实践交流活动
-
- 雨水丨春雨润心 澄峰科技与您一起创新同行
- 雨水丨春雨润心 澄峰科技与您一起创新同行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