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资讯中心>免校准、长寿命,NMP气体泄漏报警器开启高效安全新时代

免校准、长寿命,NMP气体泄漏报警器开启高效安全新时代

来源:四方光电(武汉)仪器有限公司      分类:新品 2025-03-14 14:20:40 42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NMP(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一种重要的溶剂,被广泛用于溶解PVDF(聚偏氟乙烯)等粘结剂,以制备正极浆料。然而,NMP具有腐蚀性,对生产设备和锂电池性能会造成影响,需要通过烘烤工艺将其去除,通过实时监测NMP浓度优化涂布、烘干等工艺流程,既能监控产品质量,也可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同时,NMP易燃易爆,当浓度超出爆炸极限时,易引发安全事故。

免校准、长寿命,NMP气体泄漏报警器开启高效安全新时代


由此可见,检测NMP浓度直接影响着电池性能、设备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从锂电池生产中90%以上的NMP可回收的经济效益,到NMP检测排放相关政策法规,都表明了检测锂电池车间NMP浓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锂电池生产过程NMP检测现状

锂电池技术在日韩的发展早于我国,国内锂电池设备企业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借鉴了日韩的一些技术经验,其中NMP气体泄漏检测仪也参照了日韩选型。这些产品大多是基于催化燃烧原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稳定性差、需要频繁校准维护、寿命短和抗干扰性差等诸多问题。锂电池企业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对传感器进行定期校准或频繁维护。在校准过程中,产线需停工停产;复工后,也需试生产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也影响生产效率。另外,催化燃烧传感器寿命普遍为1-2年,需要定期更换,增加了电池生产企业的成本。

二、催化燃烧技术原理问题点分析

催化燃烧检测是气体接触催化剂后引发无焰燃烧,燃烧加热测温丝,通过检测测温丝的电阻值变化,计算气体浓度,原理决定了其寿命短、长期稳定性差等问题。


免校准、长寿命,NMP气体泄漏报警器开启高效安全新时代


随着催化剂老化,传感器零点输出值会随时间变化,需要定期校准;而催化剂活性降低、探头反应物沉积和腐蚀,这些不可逆过程造成的线性漂移,使传感器即使完成校准,长期稳定性也会降低;涂布机内含的硅、硫化氢和铅,则会使传感器中毒,缩短其寿命;此外,催化燃烧传感器对多种可燃气体均有响应,不具备选择性。


三、NDIR技术的特点

NDIR技术基于光学原理,利用气体分子对特定波长红外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光强变化来确定气体浓度。无消耗检测使NDIR传感器更容易实现长寿命,只有目标气体吸收特定波长则决定了NDIR传感器抗气体交叉干扰的特点。


免校准、长寿命,NMP气体泄漏报警器开启高效安全新时代



四、四方光电NMP泄漏监测报警器

四方光电自主研发NMP气体泄漏监测报警器Gasboard-2063基于NDIR原理,满足Ex dbIIC T3 Gb防爆等级,具有工业 4-20mA 电流输出、RS485 对外通讯及浓度超限报警输出功能,适用于复杂苛刻的高温工业环境。


免校准、长寿命,NMP气体泄漏报警器开启高效安全新时代



Gasboard-2063利用所测最低点作为基线,周期内进行自动校正,实现免维护;通过软件补偿消除温度影响,调整滤光片参数实现窄带吸收等手段保证了长期稳定性;使用长寿命红外光源和探测器,基于无损耗的检测原理,寿命可达5年以上;通过选择特定波长的红外光来检测目标气体,无交叉干扰。


免校准、长寿命,NMP气体泄漏报警器开启高效安全新时代



结构上,Gasboard-2063采样本体及显示部分采用一体化防爆设计,易于安装与拆卸;气室采用恒温设计,消除温度影响;铝质头部+隔热块进行隔热预处理,防止元器件性能下降;各结合部分设有防水密封圈,满足IP66防护等级。


免校准、长寿命,NMP气体泄漏报警器开启高效安全新时代


Gasboard-2063挂测6个月,送第三方检测机构,产品在0-60%LEL标准气体值进行测试,测量精度小于3%,重复性小于2%,响应时间小于15s,均符合规范要求。


免校准、长寿命,NMP气体泄漏报警器开启高效安全新时代


五、结语

四方光电NMP气体泄漏监测报警器基于NDIR技术,凭借免维护、寿命长等优势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其国产化也意味着客户成本降低和供应链稳定。同时,为更好的发挥自身价值,四方光电自主开发了NMP溯源系统,既服务于内部,保证产品质量;也对外开放,满足客户需求。

标签:涂布工艺优化锂电池NMP检测技术防爆气体报警器

相关产品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5-04-30 09:45:10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