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GB/T15738-2008导电和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电阻率试验仪
- 品牌:北京北广精仪
- 型号: BEST-380
- 产地:北京 海淀区
- 供应商报价:¥20000
-
北京北广精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更新时间:2025-05-15 10:03:47
-
销售范围售全国
入驻年限第10年
营业执照已审核
- 同类产品绝缘漆体积表面电阻系数测定仪(50件)
立即扫码咨询
联系方式:400-855-8699转8003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在仪器网(www.yiqi.com)上看到的!
扫 码 分 享 -
为您推荐
产品特点
- GB/T15738-2008导电和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电阻率试验仪测试性能 回读电压精度0.5%绝缘电阻精度1%
详细介绍
GB/T 15738-2008 导电和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电阻率试验仪仪器特点:自动扫描 带设置记忆电压记忆功能开机一键出结果显示电阻和电阻率可远程视频验机 一比一按美国安捷伦做对比 一键出结果 精度可达1% 格力 华为的选择本产品基本精度可达1%支持全国任何一家计量院测试无需人员上门一次过检 不只满足校准报告 也可满足鉴定报告要求
GB/T 15738-2008 导电和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电阻率试验仪主要参数
• 显示采用4.3寸高分辨率TFT屏显示,操作简单
• 机身小巧,功能强大测试性能
• 回读电压精度0.5%±1V
• 绝缘电阻精度 1%快速测试
• 小测试周期仅需200ms恒压测试
• 采用恒压测试法快速测量绝缘电阻丰富的接口配置
• HANDLER口
• RS-232接口
• 以太网接口
• U盘接口
•可连接上位机软件操作
供电
• 110v~240 V双模式供电
• 电源频率47Hz~63Hz
• 功耗 50W
技术指标参数一般功能:测量参数 绝缘电阻 R,泄漏电流 I,表面电阻 Rs,体积电阻 Rv
测试电压 1-1000v 1000个档位可以调
测试范围 电阻102Ω~10 16Ω基本覆盖半导电材料和超绝缘材料的电阻测量(超出显示电流换算可到20次方), 电阻率可达到1022Ω.cm
测量方式:手动/自动两种
界面语言选择:英文/中文 两种
显示位数:4/5位 两种选择
测量模式:三种
测试速度可选择 快速 5 次/秒,慢速 1 次/秒,两种可选
回读电压精度 0.5%±1V
测试特点:带设置记忆功能 开机一键测试出结果 不用反复设置
可设定测量延时和放电延时
十种自定义测量模式可以用户自己编辑开机直接调取 满足不同材料的测试需求
量程超限显示 量程上超 和量程下超
输入端子 香蕉插头,BNC 插头
精度保证期 1年 根据计量证书有效期 可在全国任意检测所检测 精度保证
操作温度和湿度 0℃到40℃80%RH以下(无凝结)
存储温度和湿度 -10℃到60℃ 80%RH以下(无凝结)
操作环境 室内,海拔2000m
两探针法测得的电阻包含电极接触电阻和材料本体电阻,对高阻值材料(如极片)误差显著,例如某正极极片测试中两探针法电阻率高达1444.94Ω·cm,而四探针法仅2.1×10⁻⁶Ω·cm,差异达6个数量级。
四探针法通过分离电流和电压电极,有效消除接触电阻影响,适用于半导体或高导电材料(如铝箔、铜箔)的测量。
平行电极 vs 环形电极
平行电极易受边缘电场畸变影响,导致表面电阻测量值跳变(如导电填料分布不均的防静电材料);
环形电极(如三电极系统)通过引入保护电极,屏蔽边缘泄漏电流,提升体积电阻测量的准确性。
二、电极接触状态影响
接触压力与面积
电极压力不足(<5MPa)会导致接触电阻增加,例如极片测试中压强从5MPa提升至60MPa,电阻率下降约40%;管状样品需保证电极覆盖周长≥90%,否则漏电区域会显著干扰测量结果。
导电层处理方式
覆铜箔电极通过蚀刻法制备时,边缘平整度优于涂覆导电银漆(厚度≤50μm),接触电阻波动可降低50%以上;
纳米涂层样品若未使用真空吸附电极,界面气泡会使电阻测量值偏差超过20%。
三、电极几何参数差异
电极间距与尺寸
小间距电极(如直径14mm)对局部缺陷敏感,适合检测材料均匀性;
大尺寸电极(如φ100mm)可平均化材料内部导电网络波动,降低测量离散性。
电极材料匹配性
测试半导体材料时,钨钢电极因功函数匹配性优于铜电极,表面电阻测量误差可减少15%;
高温测试中,铂电极的抗氧化性优于银电极,长期稳定性提升3倍以上。
四、特殊场景影响
动态测量干扰
大容量器件(如变压器绕组)重复测量时,残余电荷导致二次测量值虚高,需充分放电后复测;
高湿度环境(RH>60%)下,电极表面氧化或水膜形成会使接触电阻漂移超过30%。
复合结构适配性
层状复合材料需采用分步加压电极,同步测量层间接触电阻(误差<5%);
柔性材料测试需使用弹性电极,避免刚性电极压迫导致的微观结构变形。
总结建议
选择电极时应优先考虑:
四探针法用于高精度半导体/金属测量;
三电极系统用于绝缘材料体积电阻检测;
弹性/真空吸附电极适配柔性/纳米材料;
匹配电极材料以降低接触电势差
体积电阻率与表面电阻的区别
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是材料电学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但两者针对的测试对象和应用场景不同。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1. 定义与物理意义
体积电阻率(Volume Resistivity)
体积电阻率是衡量材料内部导电性能的参数,表示单位体积材料对电流的阻碍能力。
体积电阻率反映材料本身的绝缘或导电特性,与材料的成分、结构及温度密切相关。例如,绝缘塑料的 可达 12次方-16次方,而金属的 仅为 10的-6}- 10^-4次方 。
表面电阻(Surface Resistance)
表面电阻是衡量材料表面导电性能的参数,表示电流沿材料表面流动时的阻碍能力。
表面电阻受材料表面状态(如污染、湿度、氧化层)影响显著,常用于评估材料的防静电性能或漏电风险。
2. 测量方法与电极配置
体积电阻率测量
电极设计:使用三电极系统(如保护环电极),确保电流仅通过材料内部,避免表面电流干扰。
测试标准:如 ASTM D257、IEC 60093。
适用场景:块状固体材料(如塑料、陶瓷、橡胶)的绝缘性能评估。
表面电阻测量
电极设计:采用平行电极或同心环电极,使电流沿材料表面流动。
测试标准:如 ASTM D4496、IEC 61340。
适用场景:薄膜、涂层、纺织品等表面导电性能测试,或防静电材料的筛选。
3. 应用领域差异
参数
体积电阻率:
核心用途 评估材料内部绝缘
典型应用 电线绝缘层、电子封装材料、高压设备
关键影响因素 材料成分、温度、杂质浓度
表面电阻:评估材料表面导电/防静电性能 导电性
影响因素 表面清洁度、湿度、污染、氧化层
4. 实例对比
绝缘塑料板:
体积电阻率高于15次方,说明内部绝缘性能优异;
表面电阻可能因吸附水分而降低于12次方,表明表面存在微弱导电性。
5. 总结
体积电阻率:表征材料整体的绝缘或导电能力,是材料本征属性的体现。
表面电阻:反映材料表面的导电特性,易受环境因素和表面状态影响。
两者在科研、工业质检中常需同时测试,以全面评估材料的电学性能(如高压绝缘材料需高体积电阻率+高表面电阻,而防静电材料需中等体积电阻率+低表面电阻)。
表面体积电阻率测试仪对样品的主要要求如下:
一、几何尺寸规范
标准试样尺寸
圆形平板:直径φ100mm或φ50mm
方形平板:100×100mm²或50×50mm²
管状试样:长度100mm或50mm
基材厚度≥0.50mm时优先采用100×100mm²规格
厚度要求
常规固体材料:2-4mm(ASTM D257标准)
薄膜材料:需使用非接触式厚度仪测量5个点取平均值,误差≤±0.02mm
二、表面处理要求
清洁规范
使用异丙醇与去离子水(3:1)混合液擦拭表面
特殊污染物需用400目氧化铝抛光膏处理,处理后接触电阻<0.1Ω
干燥条件
105℃烘箱干燥2小时以消除静电
平衡处理:在23±2℃、50±5%RH环境下静置24小时
三、特殊材料要求
复合材料
需分层测试并记录层间接触电阻
半导体材料需采用四点探针法消除边缘效应
纳米涂层/薄膜
实施多点采样法,每个样品至少选取5个测试点
安装时需使用真空吸附装置避免气泡干扰
四、电极制备标准
导电层处理
覆铜箔面采用蚀刻法制备标准电极图形
未覆铜面需涂覆导电银漆,涂层厚度≤50μm
特殊形状样品
管状样品需保证电极覆盖周长≥90%
不规则试样需通过机械加工获得平行测试面
五、数量与质量控制
常规测试需≥3个有效样品
高精度测量时每组数据需连续记录3组稳定值,偏差>10%需复测
注:以上要求综合GB/T 1410、IEC 60093及ASTM D257等标准制定,实际测试应根据具体材料特性调整参数。
用于测量材料导电性能的专业仪器,其核心功能包括表面电阻率(Rs)和体积电阻率(Rv)的自动化检测,适用于材料科学、电子工程、防静电产品等领域,基于欧姆定律和电场分布理论,通过施加稳定电压并测量电流值计算电阻率。体积电阻率需在材料内部形成均匀电场,表面电阻率则需控制电场分布于材料表层。表面电阻率表征材料表面对电流的阻抗,体积电阻率则反映材料单位体积内的导电特性。
通过施加电场并测量电流,基于欧姆定律(R=V/I)计算电阻率值,可覆盖导电材料至绝缘材料的宽范围检测需求,表面电阻率(Ω/sq):表征材料表面单位面积的电阻,适用于评估防静电材料(如织物、薄膜)的性能。体积电阻率(Ω·m或Ω·cm):定义为材料单位立方体积对泄漏电流的电阻,数值越高表明绝缘性能越优。使用1MΩ、10GΩ、1TΩ标准电阻模块进行校准,校准环境温度波动≤±2℃,确保电流检测电路精度。
测量范围广:电阻检测覆盖5×10²Ω至1×10¹⁶Ω,支持微弱电流(如0.01pA)的高精度测量,应用场景多样:包括绝缘材料(如塑料、电缆)、电子元器件、防静电产品(如机房地板)等领域的质量控制与研发分析。自动化与稳定性:集成恒温、定量进样等功能(如设计的全自动油样测量系统),减少人工干预并提升数据可靠性,根据GB/T 31838等标准,该仪器需在特定电压(如500V)与时间条件下测量电流,以标准化流程确保结果可比性。
通过施加稳定直流电压(通常为10V-1000V)于被测材料两端,测量流经材料的电流值,依据公式 R=V/I 直接计算电阻值,体积电阻率(Rv)与表面电阻率(Rs)分别对应材料内部和表层的电流路径。需在材料内部形成均匀电场,通过三电极系统(上电极、下电极、环形辅助电极)分离表面电流与体积电流,电场集中于材料表面,通过调整电极间距或使用平行板电极限制电流路径,固定电压下仅测量电流,导致非线性刻度(如无穷大电阻对应零电流),精度低且易受电压波动影响,同时测量电压与电流,利用集成电路实时计算 R=V/I,消除非线性误差,精度可达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环形辅助电极引导表面电流至地线,确保体积电流单独通过主电极,实现Rv与Rs的分离测量,绝缘材料检测:如塑料薄膜、电缆绝缘层的Rv验证(需高电压环境干扰)。表面电阻率测量时,环形电极将表面电流导向地线,主电极仅采集体积电流,实现两种电流路径的物理隔离。
体积表面电阻测试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的专用设备,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电子制造和质量控制等领域。以下是对该仪器的详细解析:
核心概念
体积电阻率:材料内部的电阻,反映材料整体的绝缘性能,单位为欧姆·厘米(Ω·cm)。
表面电阻率:材料表面的电阻,衡量表面导电或防静电能力,单位为欧姆(Ω)或欧姆/平方(Ω/□)。
仪器组成
电极系统:通常包括三电极(主电极、保护电极、对电极)以减少边缘效应。
高压电源:提供稳定的测试电压(常见范围10V-1000V)。
微电流测量模块:检测微小电流(低至皮安级),结合欧姆定律计算电阻。
控制与显示单元:现代仪器多配备数字界面,可自动计算电阻率。
工作原理
体积电阻测量:将电压施加于材料两侧,电流穿透样品,计算体积电阻率。
表面电阻测量:电极同侧放置,电流沿表面流动,测定表面电阻率。
国际标准
ASTM D257、IEC 60093:规定电极配置、样品尺寸及测试条件(如温湿度)。
测试条件:通常在23±1℃、50%±5%湿度下进行,需预热样品。
操作要点
样品制备:清洁表面、确保平整,避免污染影响结果。
电极接触:使用导电胶或弹簧加载电极保证良好接触。
参数设置:根据材料选择合适电压(如塑料常用500V)。
环境控制:必要时在屏蔽箱中测试,避免电磁干扰。
应用领域
绝缘材料:验证电缆绝缘层、电子元件封装材料的体积电阻。
防静电材料:评估地板、包装材料的表面电阻(通常10^6-10^9Ω)。
科研开发:优化功能材料(如导电高分子)的电性能。
技术参数
电阻范围:高端仪器可达10^3-10^17Ω。
精度:±5%以内(高精度型号可达±1%)。
自动化功能:部分型号支持SCV(顺序充电电压)法,提高测试效率。
注意事项
校准:定期使用标准电阻箱校准。
安全防护:测试高压时需接地保护,避免静电积累。
数据解读:区分体积/表面电阻率,避免误判材料性能。
示例场景
PCB基板测试:测量FR-4材料的体积电阻率需>10^12Ω·cm,表面电阻需>10^10Ω。
抗静电地板验收:依据EN 1081标准,表面电阻应在10^6-10^9Ω之间。
表面电阻与体积电阻的换算关系
一、基础定义
体积电阻率(ρv)
表示材料单位体积对电流的阻抗,计算公式为:
��=ρv=Rv⋅hA
其中:Rv 为体积电阻(Ω),
A 为电极有效面积(m²),
ℎ为材料厚度(m)。
表面电阻率(ρs)
表示材料表面单位面积的阻抗,计算公式为:
=2�ln(�2/�1)ρs=Rs⋅ln(d2/d1)2π
其中:Rs 为表面电阻(Ω),
1d1 为测量电极直径,
2d2 为保护电极内径(单位需统一)。
二、换算条件与公式
薄膜材料的直接关系
当材料为均匀薄膜时,体积电阻率与表面电阻率可通过厚度 t 关联:
��=ρs=tρv
即表面电阻率等于体积电阻率除以薄膜厚度(单位需一致)。实际应用中的参数要求
换算需已知材料厚度 t 和电极几何参数(如 1d1、2d2 或 A)。
若已知体积电阻Rv,需结合电极面积 A 和厚度 ℎh 计算 ρv,再通过厚度 t 转换为表面电阻率 ρs 。
三、操作步骤示例
体积电阻转表面电阻率
步骤1:测量体积电阻 Rv,记录电极面积 A 和材料厚度 ℎh 。
步骤2:计算体积电阻率 =ρv=RvhA 。
步骤3:若材料为薄膜,直接通过 =ρs=tρv 得到表面电阻率(�=ℎt=h)。
表面电阻转体积电阻率
步骤1:测量表面电阻 Rs,记录电极参数 1d1、2d2 。
步骤2:若已知薄膜厚度 t,通过 =ρv=ρs⋅t 反推体积电阻率。
四、注意事项
单位一致性:确保所有参数(如厚度、面积、电阻值)单位统一(如米、平方米、欧姆)。
材料均匀性:公式仅适用于均匀材料,非均匀材料需额外修正。
测量误差:电极接触不良或环境温湿度变化可能导致换算误差,建议多次测量取均值。
通过上述关系和公式,可实现表面电阻与体积电阻的相互换算,但需严格遵循测量规范并验证参数准确性
表面电阻测试仪校准注意事项
一、校准前准备
环境控制
确保校准环境温度稳定在 20-25℃、湿度控制在 40%-60%,仪器需提前静置 30分钟以上 以平衡温湿度。
避免在强电磁场、振动或粉尘环境下操作,防止干扰校准精度。
工具与设备检查
使用覆盖 10³-10¹²Ω 范围、精度 ≥1% 的标准电阻器,并确保其通过有效期内的认证。
检查测试仪电源、电极连接线是否完好,避免接触不良或破损导致校准误差。
二、校准操作注意事项
调节校准器的操作规范
校准前需 断电操作,打开表盖时避免拉扯内部电路板连。
调节电路板上的 三个校准调节器(温湿度、阻抗、温度补偿)时,使用专用小螺丝刀,遵循 顺时针增大数值、逆时针减小 的原则。
校准验证流程
连接标准电阻器后,需多次通电对比 LCD显示值 与标准值差异,每次调节后需 断电再重启验证,避免电路过载。
校准完成后,需用已知阻值的标准样品复测,确保误差在 ±1% 范围内。
关键操作禁忌
禁止带电插拔连接线或调节校准器,防止短路或元件损坏。
避免用手直接触碰电极或电路板,操作时佩戴 防静电手套 以减少干扰。
三、校准后处理
仪器恢复与记录
校准后需 密封表盖并拧紧螺丝,防止灰尘或潮气侵入。
记录校准日期、环境参数、标准值及实测数据,便于后续性能追踪。
异常情况处理
若校准后仍存在明显偏差,需排查标准电阻器精度或电极接触问题,必要时联系专业机构维修。
长期未使用的仪器需定期 充放电维护电池,避免电量不足影响校准稳定性。
四、安全与周期管理
安全防护:校准过程中远离高压电极,测试前确保设备完全放电。
校准周期:建议每 6个月 或按制造商要求定期校准,高频率使用环境下可缩短至 3个月。
通过规范操作和严格遵循上述事项,可有效保障表面电阻测试仪的校准精度及长期可靠性。
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校准指南
一、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校准前准备
校准工具
准备标准电阻器(范围覆盖10³-10¹²Ω,精度1%),高精度温湿度计及恒温恒湿环境控制设备。确认测试仪电量充足,并检查电极、连接线是否完好。
环境设置
校准环境需保持温度20-25℃、湿度40%-60%,仪器需静置至少30分钟以平衡温湿度。
避免强电磁干扰或振动环境。
二、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校准步骤
仪器拆装与连接
打开测试仪表盖,避免损坏内部电路板连线。
将鳄鱼夹与香蕉插头连接,插入仪器对应接口,另一端连接标准电阻器两端。
调节校准点
定位电路板右下方三个校准调节器:
顶部调节器:控制湿度测量校准;
中间调节器:调整阻抗校准;
底部调节器:通过小螺丝刀调节温度补偿。
调节方向:顺时针旋转为增大数值,逆时针为减小。
校准操作
按下电源开关,对比LCD显示的温湿度、电阻值与标准值差异。
释放电源开关,微调对应校准调节器,重复通电验证直至显示值与标准值一致。
若需重复校准,需断电后再调节,避免电路过载。
三、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校准后验证与记录
功能验证
校准完成后,盖上表盖并拧紧螺丝,通电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行。
使用已知电阻值的标准样品复测,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如±1%)。
记录管理
填写校准记录表,包括校准日期、环境参数、标准值、实测值及操作人员。
定期跟踪仪器性能,建议每6个月或按制造商要求进行周期性校准。
四、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注意事项
操作时佩戴防静电手套,避免触碰高压电极或内部电路。
校准过程中禁止带电插拔连接线,防止短路或损坏仪器。
若校准后仍存在异常偏差,需排查标准电阻器精度或联系专业机构维修。
通过规范校准流程,可确保测试仪长期保持测量精度,满足防静电材料、电子元件等场景的检测需求
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的保养与使用指南
一、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保养要点
清洁维护
使用柔软干布或专用清洁剂擦拭仪器表面和测量区域,避免使用含酸碱的化学溶剂.清洁后确保仪器完全干燥再存放,防止潮气损害内部元件。
存放环境
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高温、高湿或腐蚀性气体。
长期不使用时需取出电池,并对仪器进行密封防潮处理。
定期校准
根据制造商建议周期校准,使用标准样品验证准确性,或联系专业人员操作。
校准后记录数据,便于追踪仪器性能变化。
电气与机械检查
定期检查电缆连接是否牢固,避免松动导致数据错误或故障。
关注机械部件(如电极、夹具)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损坏零件。
二、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使用规范
环境控制
测试环境温度宜保持稳定(推荐20-25℃),湿度控制在40%-60%。
避免在强电磁场、振动或电焊作业附近使用,防止干扰测试结果。
样品准备
确保样品表面清洁、干燥,无油污、灰尘或褶皱,必要时使用软布或温和溶剂清洁。
样品尺寸需适配电极要求,薄膜类材料需平整放置,避免接触不良。
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操作步骤
开机后选择对应模式(体积/表面电阻率),按标准设置电压(通常数百至数千伏)和测试时间。
正确连接电极:表面电阻测试时,环形电极需紧密贴合样品,间距符合规范(如10cm)。
测试过程中避免触碰电极或高压部分,防止触电或数据偏差。
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安全与后续处理
测试前确认被测设备已断电并完全放电,防止残余电荷影响结果或引发危险。
测试结束后先断开高压,再关闭电源,清洁电极并记录数据。
三、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注意事项
避免碰撞或剧烈震动,运输时使用防震包装。
电池维护:电量不足时及时充电,长期闲置需定期充放电以保持电池活性。
若测试值异常(如超出10⁶-10⁹Ω范围),需排查环境、样品或仪器故障,必要时联系售后。
通过规范操作和定期维护,可有效延长表面电阻测试仪的使用寿命,并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的测量场景及适用行业如下:
一、电子元器件制造
PCB基板检测
验证环氧树脂基板体积电阻率是否满足>10¹⁶Ω标准,防止电路短路
检测硅胶封装层表面电阻率,避免光电二极管暗电流干扰信号传输
电容器与密封材料测试
评估介质材料泄漏电流风险,确保电容器绝缘性能
二、新能源领域
锂电池隔膜质检
同步验证隔膜的高体积电阻率(阻断电子)与低表面电阻率(导通离子)平衡性
光伏材料研发
测试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的抗静电能力,提升长期稳定性
三、航空航天与材料
复合绝缘材料认证
碳纤维增强树脂需通过ASTM D257标准测试,支持一键生成报告
极端环境材料评估
验证耐高温/耐辐射材料的电阻率稳定性,满足级防护需求
四、电力与绝缘材料生产
高压电缆与护套材料检测
验证塑料、橡胶等绝缘材料的体积电阻率,确保耐电压击穿性能
液体与粉体材料测试
检测树脂、导电油墨等材料的电阻率,专用电极设计避免漏液误差
五、半导体与微电子
晶圆加工与封装
测试切割胶带和封装材料的表面抗静电能力,防止器件损伤
微电流测量
实现0.1fA级微弱电流检测,用于半导体器件与光电元件研发
六、防静电与纺织品
防静电产品认证
检测防静电服、导电纤维的表面电阻率,符合GB 12014等标准
工业环境安全监测
验证计算机房防静电地板、化工防爆设备的静电消散性能
七、科研与教育
材料改性研究
实时监测石墨烯等纳米填料对材料电阻率的影响曲线
新型材料开发
支持固体、液体、粉体全材料类型测试,覆盖实验室与生产线场景
以上应用场景及行业均基于当前(2025年)主流标准及技术需求,满足GB/T 1410、ASTM D257等15+国际/国家标准。
电压击穿测试仪,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介电常数介质损耗测试仪,漏电起痕试验仪,耐电弧试验仪,TOC总有机碳分析仪,完整性测试仪,无转子硫化仪,门尼粘度试验机,热变形维卡温度测定仪,简支梁冲击试验机,毛细管流变仪,橡胶塑料滑动摩擦试验机,氧指数测定仪,水平垂直燃烧试验机,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低温脆性测试仪,拉力试验机,海绵泡沫压陷硬度测试仪,海绵泡沫落球回弹测试仪,海绵泡沫压缩永九变形试验仪
后缀:关键词 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适用于哪些行业
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材料绝缘性能的精密仪器,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主要涉及对材料电绝缘性能有严格要求的领域。北京北广精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声场的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主要用于以下主要适用行业及具体应用场景:
1. 电子与半导体行业
应用:测试PCB基板、绝缘薄膜、封装材料、半导体晶圆等的电阻率,确保其绝缘性能满足电子元件防短路、防漏电的要求。
案例:评估手机电路板在高湿度环境下的绝缘可靠性。
2. 电力与能源行业
应用:检测电缆绝缘层、变压器油、复合绝缘子等材料的电阻率,保障高压设备的安全运行。
案例:高压电缆出厂前的绝缘性能验证。
3. 航空航天与汽车制造
应用:评估飞机复合材料、汽车线束、电池隔膜等材料的电绝缘性,防止静电积聚或电磁干扰。
案例: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绝缘材料的质量控制。
4. 科研与新材料开发
应用:研究石墨烯、纳米涂层等新型材料的导电/绝缘特性,优化材料配方。
案例:柔性显示技术中透明导电薄膜的研发测试。
5. 医疗设备与生物材料
应用:检测医用塑料、导管、植入材料的绝缘性能,确保患者安全。
案例:心脏起搏器绝缘外壳的生物兼容性测试。
6. 塑料与橡胶工业
应用:质量控制环节中测量工程塑料、硅橡胶等材料的电阻率,用于防静电包装或绝缘部件生产。
案例:防静电托盘用于芯片运输前的电阻率达标测试。
6. 军事与国防
应用:评估隐身涂层、雷达吸波材料等的电学性能。
7 案例:无人机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测试。
8. 建材与家居行业
应用:检测地板、墙板的防静电性能(如数据中心地板)或绝缘性能(如电工套管)。
案例:洁净室防静电地板的验收测试。
9.能源存储(电池与电容器)
应用:测量隔膜、电解质的电阻率,优化锂电池或超级电容器的性能。
案例:锂电隔膜孔隙率对离子传导性的影响研究。
10. 质量控制与认证机构
应用:作为第三方检测工具,依据ISO/ASTM标准对材料进行认证(如UL认证、RoHS合规性)。
案例:出口电子产品的绝缘安全认证测试。
关键测试参数
体积电阻率(Ω·cm):反映材料内部的绝缘性能。
表面电阻率(Ω/sq):评估材料表面的导电/防静电特性。
行业标准参考
测试常遵循国际标准如IEC 60093、ASTM D257、GB/T 1410等,确保数据可比性。
总之,该仪器是材料电学性能评估的核心设备,覆盖从基础研究到工业生产的全链条需求,尤其在需要高可靠性绝缘或可控导电性的场景中不可或缺。
GB/T 15738-2008 导电和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电阻率试验仪
GB/T 1410-2006《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ASTM D257-99《绝缘材料的直流电阻或电导试验方法》
GB/T 1410-2006 固体绝缘材料 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GB1672-8液体增塑剂体积电阻率的测定
GB 12014 防静电工作服
GB/T 20991-2007 个体防护装备 鞋的测试方法
GB 4385-1995 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
GB 12158-2006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 4655-2003 橡胶工业静电安全规程
GB/T 1692-2008 硫化橡胶绝缘电阻的测定
GB/T 12703.6-2010 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6部分 纤维泄漏电阻
GB 13348-2009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GB/T 15738-2008 导电和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电阻率试验方法
GB/T 18044-2008 地毯 静电习性评价法 行走试验
GB/T 18864-2002 硫化橡胶 工业用抗静电和导电产品 电阻极限范围
GB/T 22042-2008 服装 防静电性能 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GB/T 22043-2008 服装 防静电性能 通过材料的电阻(垂直电阻)试验方法
GB/T 24249-2009 防静电洁净织物
GB 26539-2011 防静电陶瓷砖 Antistatic ceramic tile
GB/T 26825-2011 抗静电防腐胶
GB 50515-2010 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规范
GB 50611-2010 电子工程防静电设计规范
GJB 105-1998-Z 电子产品防静电放电控制手册
GJB 3007A-2009 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
GJB 5104-2004 无线电引信风帽用防静电涂料及风帽静电性能通用要求
相关产品
-
GB/T 18044-2008 地毯 静电习性评价法 行走试验
-
GB 26539-2011 防静电陶瓷砖试验仪
-
GB 12158-2006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试验仪
-
GB/T 20991-2007 个体防护装备 鞋的测试仪
-
GB 12014 防静电工作服测试仪
-
GB1672-8液体增塑剂体积电阻率的测定仪
-
ASTM D257-99绝缘材料的直流电阻或电导试验仪
-
GB/T 31838-2019固体绝缘材料介电和电阻特性试验仪
-
GB12656电容器纸工频击穿电压测定仪
-
HG/T 3330绝缘漆漆膜击穿强度测定仪
-
GB/T3333电缆纸工频击穿电压试验仪
-
GB/T1695硫化橡胶工频电压击穿强度和耐电压的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