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1 09:34:48二维偏振光电探测器
二维偏振光电探测器是一种能够同时测量光强和偏振态的二维探测器。它通过将传统光电探测器与偏振元件结合,实现对入射光在二维空间内各点的光强和偏振信息的同步获取。该探测器广泛应用于光学测量、遥感探测、生物医学成像等领域,能够提供更丰富的光场信息,提高测量精度和分辨率。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够实时、准确地捕捉光场的偏振特性,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资源:805个    浏览:16展开

二维偏振光电探测器相关内容

产品名称

所在地

价格

供应商

咨询

硅光电探测器
国内 北京
面议
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

售全国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光电探测器APD
国外 欧洲
面议
北京先锋泰坦科技有限公司

售全国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黑硅光电探测器
国内 北京
面议
北京先锋泰坦科技有限公司

售全国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偏振光源PLS-100
国外 亚洲
面议
北京先锋泰坦科技有限公司

售全国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二维位置传感器 S5990-01
国外 亚洲
面议
滨松光子学商贸(中国)有限公司

售全国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2023-04-08 09:13:40Spider2000+便携式二维拉曼成像光谱仪
1产品简介Spider2000+便携式二维拉曼成像光谱仪采用如海光电自主研发的科研级微型共焦拉曼光谱仪RMS2000作为拉曼内芯,从而使得它拥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强穿透能力以及较好的抑制荧光干扰能力。优化的光路设计可使得拉曼激光光束在通过长焦显微物镜后光斑可达到微米级别,可精确采集微米级样品的拉曼光谱。此外,仪器采用高精度二维自动化移动平台,可实现自动扫描mapping成像功能。Spider2000+便携式二维显微拉曼成像光谱仪配备专门为拉曼系统设计的长焦显微物镜,Spider2000+增加上光源反射式照明成像,可通过CCD相机获得样品清晰的显微明场成像,激光经过物镜后光斑接近衍射极限,克服了普通拉曼系统中收集拉曼信号的焦面稍高于或稍低于实际焦面的问题,并且独特的共焦式设计使得样品荧光信号得到有效抑制,从而提高拉曼光谱质量。2产品特点高灵敏度:最低可检测到0.3%浓度无水乙醇特征峰。高分辨率:6cm-1@25μm狭缝。强大软件功能:支持mapping自动扫描、数据库识别等功能。高品质物镜,光斑可达微米级。高精度二维自动化平台。3应用领域4产品规格
165人看过
2022-04-14 10:49:16OCI-V测量FBG受压时的偏振相关损耗
光纤光栅(FBG)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源器件,为光通信和光传感成功开辟了一条崭新道路,从光纤光栅技术被应用以来,该技术在光纤传感技术和高速光纤通信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光通信的发展,传输速率不断提高,偏振特性对传输质量的影响也更加明显,成为高速光纤通信系统发展的障碍,然而,在光传感领域,偏振效应具有响应速度快、效率高等优势,可以利用光纤的偏振敏感特性进行传感,以及利用器件的超快偏振响应特点进行全光信号处理等,这些使得偏振相关特性的研究十分有意义。测试FBG受压时偏振相关损耗测试加载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用光矢量分析仪(OCI-V)进行测试,测量模式为反射式测量,一次扫描就可以得出FBG反射式的偏振相关损耗(PDL),测试的FBG中心波长为1548.0-1548.3nm,压力加载装置为将FBG平放在两块钢板之间,在FBG并行位置放置一根相同直径的光纤来保证FBG受压力时保持平衡,在上面钢板上放置不同重量的砝码进行加载,分别为1kg、2kg、4kg、6kg和10kg。图1. 测试加载装置示意图图2. a-0kN、b-10kN、c-20kN、d-40kN、e-60kN、f-100kN各PDL测试图图2为不同压力下的测试图,从中可以看出,FBG在没有压力时中心波长附近光波段的PDL趋近于零,施加压力后中心波长附近两端出现两个波峰(图中画圈的位置),随着压力逐渐增大,波峰峰值越来越大,在压力达到60KN时波峰出现最大值,且随着压力增大两个波峰逐渐靠近,中间PDL趋近于零的平坦区域逐渐缩小,在压力达到100KN时波峰出现畸变,波峰高度有所降低,中间PDL平坦区域消失。综上所述,经测试发现压力会对FBG中心波长附近的PDL造成较大影响,随着压力增大中心波长两端PDL波峰峰值逐渐变大,PDL较小区域逐渐缩小直至消失,压力过大时会使中心波长附近波段的PDL出现畸变。通过OCI-V能够快速测试出FBG的偏振相关损耗,利用其偏振相关特性可以判定FBG的性能优劣,为其能否准确进行通信传输和光学传感提供了判断标准。光矢量分析系统OCI-V
160人看过
2023-06-14 16:49:45无掩膜直写光刻系统助力二维材料异质结构电输运性能研究,意大利
期刊:ACS NanoIF:18.027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1c09131 【引言】      MoS2是一种典型的二维材料,也是电子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发现,当MoS2与石墨烯接触会产生van der Waals作用,使之具有良好的电学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柔性电子器件、光电器件、传感器件的研究。然而,MoS2-石墨烯异质结构背后的电输运机理尚不明确。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器件只有两个接触点,不能将MoS2-石墨烯异质结构产生的电学输运特性与二维材料自身的电学特性所区分。此外,电荷转移、应变、电荷在缺陷处被俘获等因素也会对器件的电输运性能产生影响,进一步提高了相关研究的难度。尽管已有很多文献报道MoS2-石墨烯异质结构的电输运性能,但这些研究主要基于理论计算,缺乏对MoS2-石墨烯异质结构的电输运性能在场效应器件中的实验研究。 【成果简介】     2021年,意大利比萨大学Ciampalini教授课题组利用小型台式无掩膜直写光刻系统- MicroWriter ML3 制备出基于MoS2-石墨烯异质结构的多场效应管器件,在场效应管器件中直接测量了MoS2-石墨烯异质结构的电输运特性。通过比较MoS2的跨导曲线和石墨烯的电流电压特性,发现在n通道的跨导输运被抑制,这一现象明显不同于传统对场效应的认知。借助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这一独特的输运抑制现象与硫空位相关。     本文中所使用的小型台式无掩膜直写光刻系统- MicroWriter ML3无需掩膜版,可在光刻胶上直接曝光绘出所要的图案。设备采用集成化设计,全自动控制,可靠性高,操作简便,同时其还具备结构紧凑(70cm X 70cm X 70cm)、高直写速度,高分辨率(XY:
145人看过
2023-05-18 16:59:34全共线多功能超快光谱仪与高精度激光扫描显微镜,二维材料与超快
全共线多功能超快光谱仪BIGFOOT     MONSTR Sense Technologies是由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成立的科研设备制造公司。该公司致力于研发为半导体研究应用而优化的超快光谱仪和显微镜,突破性的技术可将光学器件和射频电子器件耦合在一起,以稳健的方式测量具有干涉精度的光学信号,真正实现一套设备、一束激光、多种功能。图1. 全共线多功能超快光谱仪BIGFOOT       全共线多功能超快光谱仪BIGFOOT不仅兼具共振和非共振超快光谱探测,还可以兼容瞬态吸收光谱(Transient absorption (TAS))、相干拉曼光谱(Coherent Raman Spectroscopy (CRS))、多维相干光谱探测(Multidimensional Coherent Spectroscopy (MDCS))。开创性的全共线光路设计,使其可以与该公司研发的高精度激光扫描显微镜(NESSIE)联用,实现超高分辨超快光谱显微成像。全共线多功能超快光谱仪的开发也充分考虑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系统软件可自动调控参数,光路自动对齐、无需校正等特点都使得它简单易用。全共线多功能超快光谱仪BIGFOOT主要技术参数:高精度激光扫描显微镜NESSIE      MONSTR Sense Technologies的高精度激光扫描显微镜NESSIE可用入射激光快速扫描样品,在几秒钟内就能获得高光谱图像。该设备可适配不同高度的样品台和低温光学恒温器,物镜高度最多可变化5英寸,大样品尺寸同样适用。NESSIE显微镜是具有独立功能,可以与几乎任何基于激光测量与高分辨率成像的设备集成在一起,也非常适合与该公司研发的全共线多功能超快光谱仪集成。                  图2. 高精度激光扫描显微镜NESSIE        高精度激光扫描显微镜-NESSIE的输入信号为单个激光光束,输出信号为样品探测点收集的单个反向传播光束,这样的光路设计确保了反传播信号在扫描图像时不会相对于输入光束漂移,因而非常适用于激光的实验中的成像显微镜系统。        图3. 使用NESSIE在室温下测量的GaAs量子阱的图像。a) 用相机测量的白光图像。b) 用调谐到GaAs带隙的80MHz激光器(5mW激光输出)进行激光扫描线性反射率测量。c) 同时测量的激光扫描四波混频图像揭示了影响GaAs层的亚表面缺陷 BIGFOOT+NESSIE应用案例:1. 高精度激光扫描显微镜用于材料表征      美国密歇根大学课题组通过使用基于非线性四波混频(FWM)技术的多维相干光谱MDCS测量先进材料的非线性响应,利用激子退相和激子寿命来评估先进材料的质量。课题组使用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生长的WSe2单分子层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证明这些功能。研究表明,提取材料参数,如FWM强度、去相时间、激发态寿命和暗/局部态分布,比目前普遍的技术,包括白光显微镜和线性微反射光谱学,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样品的质量。在室温下实时使用超快非线性成像具有对先进材料和其他材料的快速原位样品表征的潜力。图4.  (a)通过拟合时域单指数衰减得到的样本的去相时间图,在图(a)中用三角形标记的选定样本点处的FWM振幅去相曲线【参考】Eric Martin, et al; Rapid multiplex ultrafast nonlinear microscopy for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Optics Express 30, 45008 (2022). 2.二维材料中激子相互作用和耦合的成像研究      过渡金属二卤代化合物(TMDs)是量子信息科学和相关器件领域非常有潜力的材料。在TMD单分子层中,去相时间和非均匀性是任何量子信息应用的关键参数。在TMD异质结构中,耦合强度和层间激子寿命也是值得关注的参数。通常,TMD材料研究中的许多演示只能在样本上的特定点实现,这对应用的可拓展性提出了挑战。美国密歇根大学课题组使用了多维相干成像光谱(Multi-dimensional coherent spectroscopy, 简称MDCS),阐明了MoSe2单分子层的基础物理性质——包括去相、不均匀性和应变,并确定了量子信息的应用前景。此外,课题组将同样的技术应用于MoSe2/WSe2异质结构研究。尽管存在显著的应变和电介质环境变化,但相干和非相干耦合和层间激子寿命在整个样品中大多是稳健的。图5. (a)hBN封装的MoSe2/WSe2异质结构的白光图像。(b)MoSe2/WSe2异质结构在图(a)中的标记的三个不同样本点处的低功率低温MDCS光谱。(c)图(b)中所示的四个峰值的FWM(Four-Wave Mixing)四波混频积分图。(d)MoSe2/WSe2异质结构上的MoSe2共振能量图。(e)MoSe2/WSe2异质结构的WSe2共振能量图。(f)所有采样点的MoSe2共振能量与WSe2共振能量【参考】Eric Martin, et al; Imaging dynamic exciton interactions and coupling in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J. Chem. Phys. 156, 214704 (2022) 3. 掺杂MoSe2单层中吸引和排斥极化子的量子动力学研究      当可移动的杂质被引入并耦合到费米海时,就形成了被称为费米极化子的新准粒子。费米极化子问题有两个有趣但截然不同的机制: (i)吸引极化子(AP)分支与配对现象有关,跨越从BCS超流到分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ii)排斥分支(RP),这是斯通纳流动铁磁性的物理基础。二维系统中的费米极化子的研究中,许多关于其性质的问题和争论仍然存在。黄迪教授课题组使用了Monstr Sense公司的全共线多功能超快光谱仪BIGFOOT研究了掺杂的MoSe2单分子层。课题组发现观测到的AP-RP能量分裂和吸引极化子的量子动力学与极化子理论的预测一致。随着掺杂密度的增加,吸引极化子的量子退相保持不变,表明准粒子稳定,而排斥极化子的退相率几乎呈二次增长。费米极化子的动力学对于理解导致其形成的成对和磁不稳定性至关重要。图6. 单层MoSe2在不同栅极电压下的单量子重相位振幅谱【参考】Di HUANG, et al; Quantum Dynamics of Attractive and Repulsive Polarons in a Doped MoSe2 Monolayer, PHYSICAL REVIEW X 13, 011029 (2023)
132人看过
2023-01-08 12:35:25中科院物理所:纳米级应变直写技术,加速二维材料应变工程技术发展 |前沿用户报道
研究背景及成果应变工程是指通过拉伸或压缩等应变技术来调控材料性能或优化相关器件性能。近些年来,随着二维材料的兴起,基于它的应变工程研究变得火热起来。但现有的二维材料应变技术(如拉伸衬底、产生气泡等),重复性及灵活性差,因此如何实现微区可控复杂应变成为应变工程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此背景下,中科院物理所纳米实验室N10组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应变直写技术。该技术可以在二维材料中准确写入纳米到微米尺度设计图案的应变。这项全新应变技术,具备高度的灵活性以及半导体工艺兼容性,有望进一步推进二维材料在纳米机电系统、高性能传感和非传统光伏到量子信息科学等广泛领域的潜在应用。相关成果"Strain lithography for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by electron irradiation."已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 上发表。实验思路及结果验证光刻胶材料 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电子束的辐照作用下会发生降解(如图1所示),导致体积发生变化。光刻胶自身体积的变化,会进一步使附着在其表面的二维材料以及其它薄膜材料发生形变(如图2所示)。基于这个原理,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团队便考虑利用电子束直写设备的高精度图形直写能力,通过调控电子束剂量,创造纳米级应变分布的可控应变结构制备。图1 光刻胶(PMMA)的电子辐照降解图2 电子束诱导二维材料应变实验发现,通过控制电子束辐照剂量,中科院物理所研究人员可以有效控制二维材料的应变程度(如图3所示)。拉曼光谱技术以及光致荧光(PL)光谱技术是研究半导体应变的重要工具,图4展示了“墨西哥帽状”复杂应变的PL光谱空间峰位分布图, HORIBA LabRAM HR Evolution Nano 纳米拉曼光谱仪的强大空间数据采集及后处理能力,进一步揭示了该方法复杂应变的制备能力,即同时制备包含拉伸应变(红移)以及压缩应变(蓝移)结构的能力。图3 应变调控图4 复杂应变空间分布仪器使用评价“该工作使用 HORIBA 的 LabRAM HR Evolution Nano 纳米拉曼光谱仪,可探测纳米级应变分布,使用便捷;处理空间分布数据的功能非常强大。”实验室配备的LabRAM HR Evolution Nano纳米拉曼光谱仪如果您对上述产品感兴趣,欢迎扫描二维码留言,我们的工程师将会及时为您答疑解惑。课题组介绍中科院物理所纳米实验室N10组,主要研究方向有: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新奇物理特性及器件应用研究;自旋、能谷量子态物性研究及其在量子信息/量子计算的应用;超快磁光激光光谱学;低维/纳米材料物性和器件研究等。
169人看过
液相连续相
TURBISCAN
X-射线电子能谱(XPS)
孔内弹模测定器
反相液相色谱
鲁尔圆锥接头多功能测试仪
数据治理体系
ILT植物生长灯测量系统
FlowCam 8000系列
自动消解仪
X射线荧光
医用注射针管
烃类有机化合物
Topsizer激光粒度仪
ACCQPrep HP150
低维半导体材料
超临界流体色谱
新污染物筛查与毒理
医用注射针管(针)刚性测试仪
锂电池表征
线倍频技术
鼻氧管抗扁瘪性测试仪
MyGo Pro软件
钻孔灌注桩
扫描电镜自动化
质谱赋能脑科学前沿研究
鼻氧管耐压强度通畅性能实验仪
电子显微镜高端设备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科学电镜系列
固态核磁共振法
Biacore系统
磁珠纯化技术
铱线倍频技术
傅里叶变换的信号处理器
多重光散射稳定性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