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5 14:12:58封闭式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
封闭式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成像设备,它采用多光谱技术,能够在封闭环境下对样本进行高精度的荧光成像。该系统通过激发样本中的荧光物质,捕捉到不同波长下的荧光信号,进而实现样本的多维度分析。它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低背景噪音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药物筛选、临床诊断等领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强大的分析工具。

资源:6995个    浏览:2展开

封闭式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相关内容

产品名称

所在地

价格

供应商

咨询

FluorCam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
国外 欧洲
面议
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售全国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FluorCam移动式叶绿素荧光与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
国外 欧洲
面议
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售全国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FluorCam1300植物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
国外 欧洲
面议
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售全国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FluorCam封闭式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
国外 欧洲
面议
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售全国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FluorCam台式植物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
国外 欧洲
面议
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售全国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2023-05-26 10:20:02FluorCam-Pro植物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
FluorCam-Pro植物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是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的最 新高级扩展产品。此系统既可用于PAM脉冲调制式叶绿素荧光动态成像分析,又可用于UV紫外光对植物叶片激发产生的多光谱荧光成像测量分析,还可选配滤波器组对GFP、RFP、YFP、SYBR Green等荧光蛋白和荧光染料进行稳态荧光成像测量。测量对象包括叶片、果实、花朵、整株拟南芥或其他小型植株、苔藓、微藻、大型藻类乃至特定的动物样品。应用领域:植物光合生理生态植物逆境胁迫生理与易感性植物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植物表型组学成像分析(Phenotyping)作物遗传育种与抗性筛选种子萌发与活力监测转基因植株筛选功能特点:多激发光-多光谱荧光成像技术:通过两种以上不同波长的光源激发植物样品中不同的发色团发出荧光并进行成像检测,即为多激发光多光谱荧光成像技术。植物的多光谱荧光主要包括叶绿素荧光、UV紫外光激发多光谱荧光和荧光蛋白荧光FluorCam-Pro无需更换任何配件即可同步实现多激发光-多光谱荧光成像功能:PAM脉冲调制式叶绿素荧光成像紫外激发F440、F520、F690、F740多光谱荧光成像GFP、RFP、YFP等常用荧光蛋白成像可根据用户需要定制荧光蛋白或荧光染料成像,如BFP、CFP、SYBR Green、DAPI等可对黄酮、花青素含量进行定量测量可进行自动重复成像测量和无人值守监测,可设置实验程序(Protocols)自动循环成像测量,成像测量数据自动按时间日期存入计算机(带时间戳)测量样品为各种活体植物样品,包括叶片、花卉、果实、整株拟南芥或其他小型植物、微藻(包括液滴、多孔板、固体培养基)及大型藻类等技术指标:一体式设计,自带暗适应箱体最 佳成像面积:20×20cm测量参数:Fo, Fo’, Fs, Fm, Fm’, Fp, FtDn, FtLn, Fv, Fv'/ Fm', Fv/ Fm ,Fv',Ft,ΦPSII, NPQ_Dn, NPQ_Ln, Qp_Dn, Qp_Ln, qN, qL, QY, QY_Ln, Rfd, ETR等50多个叶绿素荧光参数;紫外激发多光谱荧光成像参数:F440、F520、F690、F740;荧光蛋白荧光强度参数Ft;每项参数均可显示对应二维荧光彩色图像。并可测量计算黄酮醇指数Flavonol Index,、花青素指数Anthocyanin Index。具备完备的自动测量程序(protocol),可自由对自动测量程序进行编辑1)Fv/Fm:测量参数包括Fo,Fm,Fv,QY等叶绿素荧光参数2)Kautsky诱导效应:Fo,Fp,Fv,Ft_Lss,QY,Rfd等叶绿素荧光参数3)Quenching荧光淬灭分析:Fo,Fm,Fp,Fs,Fv,QY,ΦII,NPQ,Qp,Rfd,qL等50多个叶绿素荧光参数4)Light Curve光响应曲线:不同光强梯度条件下Fo,Fm,QY,QY_Ln,ETR等叶绿素荧光参数5)MultiColor紫外激发多光谱荧光成像(选配)6)FPs荧光蛋白成像:GFP、YFP、RFP、BFP等(选配)荧光激发光源组:全LED光源,包括620nm红光、5700K冷白光、735nm远红光、365nm紫外光,445nm品蓝光,470nm蓝光,505nm青光,530nm绿光,590nm琥珀色光等高分辨率CCD相机1)图像分辨率:1360×1024像素2)时间分辨率:在最 高图像分辨率下可达每秒20帧具备7位滤波轮,标配叶绿素荧光滤波器,根据用户需要可定制紫外激发多光谱荧光和GFP、RFP、YFP、BFP等荧光蛋白专用滤波器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分析软件功能:具Live(实况测试)、Protocols(实验程序选择定制)、Pre–processing(成像预处理)、Result(成像分析结果)等功能菜单自动测量分析功能:可设置一个实验程序(Protocol)自动无人值守循环成像测量,重复次数及间隔时间客户自定义,成像测量数据自动按时间日期存入计算机(带时间戳)成像预处理:程序软件可自动识别多个植物样品或多个区域,也可手动选择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手动选区的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任意多边形或扇形。软件可自动测量分析每个样品和选定区域的荧光动力学曲线及相应参数,样品或区域数量不受限制(>1000)输出结果:高时间解析度荧光动态图、荧光动态变化视频、荧光参数Excel文件、直方图、不同参数成像图、不同ROI的荧光参数列表等应用案例:1.抗病毒基因研究:叶绿素荧光成像与GFP成像联合分析法国国家农业科学研究院一直致力于马铃薯y病毒组的抗病基因研究,通过不同基因编辑处理方法,验证抗病毒分子机制。相关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FluorCam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的GFP荧光蛋白成像功能,定量分析感染面积与病毒积累量,从而直观地反映了不同基因功能对拟南芥病毒抗性的影响。同时,叶绿素荧光成像则反映病毒对光合系统的损伤,同步提供植物的光合表型信息。参考文献:Zafirov D, et al. 2021. When a knockout is an Achilles' heel: Resistance to one potyvirus species triggers hypersusceptibility to another one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Mol Plant Pathol. 22: 334–347Bastet A, et al. 2019. Mimicking natural polymorphism in eIF4E by CRISPR‐Cas9 base editing is associated with resistance to potyviruses.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17: 1736–1750Bastet A, et al. 2018. Trans-species synthetic gene design allows resistance pyramiding and broad-spectrum engineering of virus resistance in plants.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1–132.不同颜色凌霄叶片的叶绿素荧光与紫外激发多光谱荧光成像分析(易科泰EcoTech®实验室)产地:欧洲
264人看过
2025-02-17 14:30:16多光谱光声断层扫描成像原理是什么?
多光谱光声断层扫描成像:开创医学影像的新篇章 多光谱光声断层扫描成像(MSPAT)是一项革命性的成像技术,结合了光学和超声波的优势,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且具有较高的深度穿透能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MSPAT在医学成像、癌症检测、脑部研究等领域展现了广泛的应用潜力。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多光谱光声断层扫描成像的原理、优势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光声效应与成像原理 多光谱光声断层扫描成像的核心原理是基于光声效应。当激光光源照射到组织中时,组织中的水分和血红蛋白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导致局部温度升高并产生快速的热膨胀。这个过程会激发声波的产生,声波的强度和频率可以通过超声探头进行探测,从而反映出组织的内部结构和成分。 多光谱光声断层扫描成像之所以能称为“多光谱”,是因为它使用了不同波长的激光源,从而可以获得组织的不同光学特性。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它能够获取更丰富的组织信息,识别不同的组织成分,如血管、肿瘤以及其他病变区域。 多光谱光声断层扫描成像的优势 相比传统的成像技术,如CT(计算机断层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多光谱光声断层扫描成像具有独特的优势。MSPAT能够以较高的分辨率提供结构性图像,这在微小病变的早期发现上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肿瘤检测方面,MSPAT能有效区分肿瘤组织和健康组织,有助于提高肿瘤早期筛查的准确性。 MSPAT能够在不使用放射线的情况下,获得丰富的血管信息。传统的成像技术需要注射对比剂来突出血管的显现,而MSPAT则通过不同波长的激光照射,可以无创性地提供关于血管的详细信息,且能够深入体内组织层次,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肿瘤的血供状况或病变的演变过程。 临床应用前景 在医学领域,MSPAT已经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尤其在肿瘤检测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通过对肿瘤组织的精确成像,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血供情况,从而为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MSPAT也在脑血管病变、脑部肿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中,帮助医生获取更加直观的病变图像,辅助早期诊断和治果评估。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MSPAT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展。尤其是与人工智能结合的进展,MSPAT的图像分析将更加,能够帮助医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更加科学的诊断决策,极大地提高医率和诊断准确率。 结论 多光谱光声断层扫描成像作为一项创新的成像技术,凭借其高分辨率、无创性和多波长成像的优势,正在医学影像领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MSPAT将在肿瘤筛查、脑部疾病诊断等方面展现出更加广泛的应用潜力,并有望成为未来医学影像的主流技术之一。
60人看过
2025-02-14 14:45:15凝胶成像系统介绍图怎么看?
凝胶成像系统介绍图 凝胶成像系统作为生物医学领域中重要的实验工具之一,广泛应用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个科研领域,帮助研究人员高效、准确地分析和可视化生物样本中的核酸、蛋白质以及其他分子。这篇文章将介绍凝胶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及其在科研中的重要性,同时通过详细的图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系统的核心功能和优势。 凝胶成像系统的基本原理 凝胶成像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利用凝胶电泳分离样本中的分子,通过特定的染色剂使得分子在紫外线或可见光下显现,从而达到可视化效果。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利用不同分子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差异进行分离。通过凝胶成像系统,研究人员能够清晰地观察到不同大小、不同性质的分子带,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凝胶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研究人员将样本加到凝胶孔中,并在电场作用下进行电泳分离。使用染料或探针对目标分子进行标记,这些标记物在特定的光源下会发出可见的信号。利用成像系统捕捉信号并生成图像,研究人员可根据图像的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分子比对等操作。 凝胶成像系统的应用领域 凝胶成像系统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DNA、RNA和蛋白质的分析。例如,在基因研究中,凝胶成像系统能够清晰地展示PCR产物的大小、浓度等信息,为基因扩增实验提供重要依据。对于蛋白质研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凝胶成像系统也能够有效地展示蛋白质的分子量及表达情况。 凝胶成像系统还被应用于免疫学、分子诊断、食品安全检测等多个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凝胶成像系统的功能也不断拓展。高分辨率、高清成像、自动化分析等特点使得这一系统成为科研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凝胶成像系统的优势 凝胶成像系统具备许多其他分析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凝胶成像系统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能够检测到微小的分子差异,这对于科研中的分析至关重要。成像系统通常配备有先进的软件支持,能够自动化处理实验数据并生成图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实验的可靠性。凝胶成像系统的操作简便,通常不需要复杂的操作即可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降低了实验的难度和时间成本。 凝胶成像系统凭借其高效、的特点,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无论是在基因组学研究、蛋白质分析,还是在临床诊断和食品检测等领域,凝胶成像系统都展现出了极大的应用潜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凝胶成像系统未来有望实现更高性能、更智能化的提升。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掌握这一工具的使用技巧和数据分析方法,将有助于提升实验的质量和效率,推动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83人看过
2025-02-18 14:30:11骨髓细胞成像系统步骤有哪些?
骨髓细胞成像系统步骤 骨髓细胞成像技术是医学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尤其在血液学和肿瘤学领域,能够为我们提供详细的细胞级图像,帮助科研人员观察骨髓中的细胞分布、形态和功能变化。通过成像系统,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各种血液疾病,包括白血病、贫血等。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骨髓细胞成像系统的步骤,从准备工作到成像操作,以及后期分析的流程,旨在为广大研究人员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操作指南,提升实验效率与成像质量。 骨髓细胞成像系统的准备 在开始骨髓细胞成像之前,首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步骤对于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准备好样本。骨髓样本通常通过骨髓穿刺获得,样本应在采集后迅速进行处理。样本需要通过合适的固定方法处理,以确保细胞结构不会在后续操作过程中遭到损坏。常用的固定液体包括福尔马林或乙醇,固定后需要在显微镜载玻片上制备切片,确保切片的厚度和质量适合成像需求。 确保成像设备的正常运转。骨髓细胞成像系统一般采用荧光显微镜或共聚焦显微镜等先进的成像设备。在设备的准备阶段,检查显微镜的光源、镜头、激光等功能是否正常,确保能够清晰地观察细胞的细节。 骨髓细胞成像的操作步骤 一旦准备工作完成,便可进入骨髓细胞的成像阶段。成像的步是将处理好的切片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根据实验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染色方法,如免疫荧光染色。免疫荧光染色能够帮助研究人员标记出特定类型的细胞或分子,便于在显微镜下进行清晰观察。 启动成像系统,调节显微镜的光学设置。为获得佳成像效果,研究人员需要根据细胞样本的特性调整成像的光源强度、曝光时间、焦距等参数。特别是在使用共聚焦显微镜时,焦距的微调对于获得细胞的三维图像至关重要。 骨髓细胞成像的图像处理与分析 图像采集后,接下来的任务是对图像进行处理与分析。这一阶段通常包括图像去噪、对比度调整、三维重建等步骤。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图像合成三维模型,帮助科研人员更直观地观察细胞分布和形态变化。 图像分析也可以通过自动化算法进行,帮助快速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细胞。在一些复杂的病例中,基于成像的分析能够揭示细胞之间的微小差异,甚至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区域。 注意事项与挑战 尽管骨髓细胞成像系统能够提供高度精确的细胞级图像,但在操作过程中仍然有一些注意事项。样本的质量直接影响成像结果,任何制备过程中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成像效果不佳。成像设备的调节需要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过度曝光或者不当的染色可能导致图像失真,影响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随着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程度和数据处理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图像分析,能够进一步提高细胞成像的效率和准确性,这也是未来骨髓细胞成像系统发展的趋势。 结语 骨髓细胞成像技术通过系统的操作步骤为血液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支持。从样本准备、成像操作到图像处理分析,每个步骤都需要精确执行,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随着成像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的不断进步,骨髓细胞成像系统将在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0人看过
2025-01-03 11:45:16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拍腰椎怎么操作
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拍腰椎怎么操作 在现代医学影像学中,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DR)已成为进行腰椎检查的常见工具之一。其通过高效、精确的影像采集方式,能够清晰显示腰椎的结构及病变,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本文将详细介绍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在拍摄腰椎时的操作流程,并为临床医生和技师提供一些操作建议,以确保影像质量和诊断效果。 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简介 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简称DR)是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X射线成像设备,它通过传感器将X射线经过身体的影像信号转换为电子数据,再进行处理和显示。与传统的胶片X射线成像相比,数字化X射线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快的成像速度以及图像处理灵活性的优势,能够提供更精确的诊断依据。 拍摄腰椎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数字化X射线成像前,首先需要对患者和设备进行适当的准备: 患者准备: 确保患者已经了解拍摄流程,解除腰部穿戴的衣物(根据需要提供医院专用的拍摄衣物)。 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或怀孕的情况,尤其是在影像学检查中需要特别注意放射安全。 确保患者处于放松状态,避免不必要的肌肉紧张或移动。 设备准备: 调整X射线机的位置和参数,确保成像区域覆盖腰椎的全部范围。 确认影像传感器与X射线源之间的距离,避免出现影像畸变。 检查系统的影像接收板和显示设备,确保设备正常工作,避免影像质量不达标。 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拍摄腰椎的操作步骤 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拍摄腰椎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定位患者: 根据医生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拍摄姿势,常见的有前后位(AP)和侧位(LAT)两种。对于前后位拍摄,患者应站立或躺下,背部平行于X射线源。对于侧位拍摄,患者应侧卧并保持脊柱自然弯曲。 在拍摄前,技师需确保腰椎区域完全位于影像区域内,并调整患者的姿势以避免畸变。 设置X射线参数: 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以及腰椎的具体影像需求,设定合适的曝光参数(如电流、电压、曝光时间等)。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通常配备自动曝光控制(AEC)功能,可以自动调整曝光量。 设置合适的辐射剂量,以保障图像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 拍摄影像: 在调整好设备和患者姿势后,按下曝光按钮进行X射线拍摄。确保拍摄过程中患者保持静止,避免因运动导致影像模糊。 数字化成像系统会快速捕捉并显示影像,技师可以即时查看影像质量。如果影像存在缺陷(如曝光不足或过度曝光),可以进行重新拍摄。 后处理与影像确认: 成像完成后,影像通过数字化设备传输至显示屏,并进行后期处理,如图像增强、对比度调整等,以确保腰椎的细节清晰可见。 技师需要与医生确认影像是否符合诊断要求,如果必要,可进行重拍或其他必要的调整。 数字化X射线成像的优势与注意事项 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相较传统X射线设备,具有以下几项显著优势: 图像质量高:数字化系统能够提供更清晰、更详细的影像,有助于医生进行精确诊断。 成像速度快:患者拍摄后,影像几乎可以即时查看,减少了诊断等待时间。 辐射剂量可控:由于数字化系统具备自动曝光调节功能,可以有效控制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 图像后处理灵活:影像可以随时调整亮度、对比度、锐度等,确保诊断更加准确。 使用数字化X射线系统时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操作人员需确保影像参数设置正确,以避免不必要的曝光。 在拍摄过程中,应避免患者不自觉的移动,影响影像质量。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 结语 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在腰椎检查中的应用,凭借其高效、精确的成像技术,极大地提升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不仅能够确保影像质量,还能够降低患者的辐射风险,为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技师和医生需共同配合,遵循科学的操作规范,保障检查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38人看过
封闭式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
表面轮廓综合测量仪
多光谱成像
自动化检测需求
二维气相色谱仪
缓冲液槽
高压脉冲
智能扫描技术
中国加对等关税
市场监管局化学标准
高精度平面度传感器
场发射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成像系统
美国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