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Lector XT整合自动化工作站——BioMektor优化E.coli工程菌发酵工艺
通过整合BioLector XT高通量生物反应器、Biomek i5自动化工作站及SCIEX Triple Quad 7500系统,建立了一套高效工艺开发方案。优化筛选三脱氢莽草酸产量的最优培养条件40%葡萄糖浓度+指数补料策略*。本文提取关键操作参数与数据结论为工业微生物工艺开发提供参考。
整合设备
BioLector XT:
实时监测pH、溶解氧 (DO) 、生物量,荧光支持32孔通量微流控梅花板的补料和pH调控并行实验。
Biomek i5 SPAN-8:
全自动完成培养基配置(误差<2%)、接种及收样。
图1:BioLector XT高通量微型生物反应器与Biomek i5自动化工作站的整合设备Biomektor
产物检测设备
SCIEX质谱:
通过离子对 (Q1/Q3=171.1/109) 实现目标产物精准定量 (RSD<5%) 。
图2:SCIEX Triple Quad 7500三重四极杆质谱仪
实验条件
本研究利用BioLection 5.6软件在32孔微流控梅花板中构建微生物培养体系,通过集成pH调控与梯度补料策略优化菌株生长环境。系统设定37°C恒温及1000 rpm振荡培养,采用氧气上调通气预防溶氧限制。实验采用单侧pH控制策略,在培养1小时后启动3M NaOH自动滴定维持pH=6.9。
6小时后在培养孔中实施三因素实验设计:3种葡萄糖浓度 (10%/20%/40%) 分别与3种补料模式(恒定*、线性*、指数*)组合,同时设置第7列(仅恒定补料)、第8列(仅pH调控)作为对照。微流控模块通过A/B行储液孔(分别装载pH调节剂和补料基质)实现精准流体控制,Biomass/pH/DO三参数在线监测系统实时追踪培养动态。该设计通过空间矩阵排布实现了培养条件的高通量筛选。
表1:*恒定、线性、指数分别为设计优化的补料公式
菌株自动化接种
研究采用RoboLector Agent软件与Biomek i5 SPAN-8自动化移液系统整合,实现高通量菌株接种。通过设定绝对时间触发 (Abs.Time=0 h) ,在BioLector XT持续振摇 (1000 rpm) 条件下,以Dosing模式向32孔梅花板每孔精准注入20 μL菌液,确保接种同步性与均一性。
图3:Biomek i5与BioLector XT整合使用台面布局
培养液智能化收样
基于预设时间触发 (Abs.Time=20 h) ,通过RoboLector Agent调用Biomek i5 SPAN-8系统完成培养终止与样本采集。利用可水洗移液针在持续培养环境中,从每孔中定量抽取800 μL培养液至收样孔板,实现无污染、高精度收样,保障后续分析数据可靠性(图4)。该流程集成设备联动与程序化控制,支持高通量培养体系的闭环管理。
图4:RoboLector Agent中的培养体系收样Trigger设置
实验关键结果分析
在线监测显示,补料策略显著影响菌株生长与产物合成:在10%葡萄糖+恒定补料条件下生物量最高,但三脱氢莽草酸最大产量 (1.877 mg/mL) 出现在40%葡萄糖+指数补料模式。pH动态调控(维持6.9)有效缓解菌体产酸导致的生长抑制,未调控组pH降至4时生长停滞。补料体积数据揭示不同策略的基质供给差异,指数补料更适配高浓度葡萄糖代谢需求。
图5:使用BioLection 5.6软件分析的产三脱氢莽草酸的E.coil工程菌Biomass菌株生长情况
表2:使用SCIEX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仪测试每个培养孔的三脱氢莽草酸产量(计算平行孔的平均值结果)
高通量自动化系统效能验证
整合BioLector XT与Biomek i5的Biomektor系统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
pH/DO实时调控、梯度补料(32孔微流控);
接种/收样(RoboLector Agent触发SPAN-8操作);
系统支持并行筛选48组非补料或32组补料条件,并通过质谱(如SCIEX)实现产物定量分析,突破传统工艺开发的通量瓶颈。
该平台兼具在线监测(Biomass/pH/DO/荧光)、实时在线补料及pH调控与设备扩展性(可联用SCIEX质谱/MD Reader等),为菌株筛选与工艺优化提供闭环解决方案。研究证实,通过微流控补料策略与代谢调控协同,可优化筛选得到最适的目标产物产量培养条件,为自动化生物制造提供解决途径。
点击至
小贝智选商城
点击至
中文官网
扫码关注
官方视频号
扫码关注
丹纳赫生命科学
小贝客服热线
扫码至
小贝学习中心
*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对原有的文字图片等内容进行变动、重新编排或者增加新的内容,保留在不告知前提下随时更新版本的权利。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BioLector XT整合自动化工作站——BioMektor优化E.coli工程菌发酵工艺
- BioLector XT整合自动化工作站——BioMektor优化E.coli工程菌发酵工艺
-
- 酵母工程菌发酵生产大豆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条件优化研究
- 优化酵母工程菌发酵条件,提升大豆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产量与活性。实验系统考察了温度、pH、碳氮比、诱导剂浓度及溶氧量对酶活性的影响,并采用威尼德电穿孔仪完成基因转化。
-
- 运动发酵单胞菌内切葡聚糖酶基因整合表达研究
- 基因工程技术将内切葡聚糖酶基因整合至运动发酵单胞菌基因组中,实现其稳定表达。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重组菌株,优化整合位点及诱导条件。结果表明,整合表达显著提升酶活性达3.8倍,且遗传稳定性达95%以上。
-
- 旋转蒸发仪工艺优化指南
- 旋转蒸发仪工艺优化指南
-
- 藻类研究的利器 | BioLector XT高通量光照培养模块(LAM)的小球藻光营养培养应用实例
- 藻类研究的利器 | BioLector XT高通量光照培养模块(LAM)的小球藻光营养培养应用实例
-
- 工业谷氨酸棒杆菌电转化整合效率优化研究
- 工业谷氨酸棒杆菌电转化整合效率的优化。通过系统分析影响因素并开展针对性实验,确定了电击参数、感受态细胞制备条件及外源 DNA 特征等关键因素的优化组合。经优化后,电转化整合效率显著提升,为谷氨酸棒杆菌
-
- 山羊体细胞外源基因转染整合效率优化研究
- 通过系统优化电穿孔参数、脂质体转染比例及外源DNA浓度,显著提升了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中外源基因的整合效率。
-
- EYELA有机合成工作站与酶固定化反应工艺摸索
- 磷脂酰丝氨酸作为一种功能性磷脂,在细胞信号传导和生理调控中伴有重要角色。磷脂酰丝氨酸透过血脑屏障可参与重要生理、生化过程,例如在细胞凋亡、作为营养补充剂在脑损伤修复、记忆恢复中也有重要作用。
-
- 真空冷冻干燥机 | 制药工艺优化的利器
- 真空冷冻干燥机在制药工艺优化上的作用
-
- 善用自动化技术,优化实验室研发效能
- 多年来默克在实验室自动化领域不断探索,利用新技术持续优化实验室研发效能
-
- 工业自动化领域,高低温湿热试验箱优化控制系统
-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各类设备需在复杂环境中稳定运行。高低温湿热试验箱作为模拟极端环境的关键设备,其控制系统的优劣直接关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
- 探索基因密码的钥匙:睿科生命科学自动化工作站与WGS检测
- 睿科自动化工作站:让WGS效率起飞!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