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技术中心>应用 | 原子力显微镜:解锁软纳米材料力学奥秘的纳米级 “触角”

应用 | 原子力显微镜:解锁软纳米材料力学奥秘的纳米级 “触角”

来源:广州贝拓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分类:应用方案 2025-04-17 18:00:16 30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关注我们吧!


在微观世界里,有一种神奇的 “触角”—— 原子力显微镜(AFM),它能以纳米级精度 “触摸” 细胞、病毒、蛋白质等软物质,揭示其机械性能的隐藏密码。近期发表于《Materials Today Bio》的综述论文,系统梳理了 AFM 在软纳米材料纳米力学表征中的核心技术与前沿应用,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纳米力学的新窗口。

AFM

从 “看” 到 “摸” 的纳米级革命


技术优势:


生理条件下测量:可在液体环境中工作,模拟真实生物环境,避免传统方法对样品的损伤。

超高灵敏度:能检测皮牛级(10?12pN)的力,相当于单个分子键的作用力。

多维度分析:结合 “力体积技术”,可在二维阵列中采集数千条力曲线,构建材料力学性能的三维地图。



核心模型与技术

解码软物质力学的 “工具箱”



弹性模量:

硬度的纳米级 “标尺”


AFM 通过不同模型解析力曲线,适配多样品场景:


Hertz 模型:适用于刚性基底上的厚样品,如细胞单层,通过探针 Indentation 深度计算弹性模量。

JKR/DMT 模型:考虑粘附力的影响,前者适用于大尺寸柔性样品(如病毒衣壳),后者适用于小尺寸刚性颗粒(如纳米颗粒)。

Chen/Tu/Cappella 模型:针对薄膜材料,修正基底对表层力学的干扰,精准测量细胞膜、聚合物涂层等薄层的弹性。


image.png

图1.(A) Hertz、DMT和JKR车型中的粘合接触图示;(B) 赫兹、DMT和JKR模型的力-距离图


粘附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 “粘合剂”


通过分析力曲线的 “回缩段”,AFM 能捕捉探针与样品分离时的粘附力,揭示分子键的强度:


化学力显微镜(CFM):探针表面修饰特定分子(如抗体),定量检测抗原 - 抗体结合力,精度达单分子水平。

单细胞 / 单分子力谱:直接测量细胞间粘附或单个蛋白质分子的展开力,解析病毒入侵、癌细胞转移等过程的力学机制。


image.png

图2.(A)CFM、SMFS和SCFS的示意图;(B) 回缩曲线的图示



AFM 的前沿应用版图

从基础研究到精准医疗:



癌症诊断

细胞 “硬度” 暗藏的健康密码


癌细胞比健康细胞更 “软”!AFM 发现,乳腺癌、卵巢癌等多种癌细胞的弹性模量比正常细胞低 2-5 倍,这种机械特性与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密切相关。通过绘制肿瘤组织的 “硬度地图”,AFM 有望成为早期癌症诊断的新工具,甚至实时监测药物对癌细胞刚度的调控效果。


抗菌与病毒研究

破解耐药性与感染机制


细菌耐药性:抗生素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硬度发挥作用,AFM 观察到耐药菌的细胞壁弹性模量比普通菌高 30%,为新型抗生素设计提供靶点。

病毒感染 “刚度开关”:HIV 成熟病毒衣壳弹性模量比未成熟型低 50%,更易变形入侵细胞;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与 ACE2 受体的结合力达 70-105 pN,比 SARS 病毒强 40%,解释了其高传染性。


药物递送

纳米颗粒 “软硬” 决定疗效


软纳米颗粒(如脂质体、聚合物胶束)的弹性直接影响其体内命运:


长循环与肿瘤靶向:弹性模量低于 10 kPa 的纳米颗粒在血液中循环时间延长 3 倍,更易通过肿瘤血管间隙聚集。

细胞摄取机制:刚性颗粒(>100 kPa)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进入细胞,而柔性颗粒(<10 kPa)则通过膜融合直接进入,为精准设计药物载体提供力学依据。



挑战与未来

从实验室到临床的 “最后一公里”


尽管 AFM 优势显著,但其推广仍面临挑战:


标准化难题:不同实验室的测量条件(探针形状、模型选择)差异大,需建立统一的力学参数数据库。

自动化瓶颈:手动操作耗时耗力,机器学习与自动化技术(如 Deep Learning 辅助定位细胞区域)正在突破这一限制。

多技术融合:与荧光显微镜、质谱等联用,实现 “力学 - 化学” 多维度分析,例如同时观测细胞刚度与表面受体分布。


结语:纳米力学开启精准医学新未来

AFM 不仅是一台科研仪器,更是连接纳米世界与宏观生命的桥梁。从解析单个病毒的 “硬度密码” 到绘制肿瘤组织的 “力学地图”,它正推动着从基础研究到疾病诊断、药物开发的全链条变革。随着技术的进步,AFM 有望成为精准医疗的 “纳米级听诊器”,让我们在分子尺度上 “感知” 生命的力学奥秘,为癌症治疗、抗病毒药物设计等领域开辟新路径。


图片
OpenSPM 自感知探针
原子力显微镜
图片

产品源于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技术“达到国际先进产品的水平”,多项研究成果突破国际封锁和技术壁垒。产品技术团队与广东省集成电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绿色电力变换及智能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和中山大学测试中心等单位,以及众多高校和研究单位、相关领域的国内领先企业有着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在表面分析测试、微弱信号检测、测控系统设计、仪器研发生产等方面具有深厚积累和丰富经验。




参考文献

Lam, C.-D., & Park, S. (2025). Nano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soft nanomaterial using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Materials Today Bio, 31, 101506.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4-09-05 09:08:14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