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ke Shore 8600振动样品磁强计登上 Nature 子刊, FORC 技术破解古地磁与海洋磁性密码!
在古地磁学和海洋环境磁学研究中,磁性矿物的矫顽力分布解析与磁性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定量评估是揭示地质历史与环境演变的核心科学问题。美国Lake Shore Cryotronics公司全新推出的8600系列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凭借其超快磁场变化率(最大10000 Oe/s)、超高数据采集速度(最高10ms/pt)以及超高磁场分辨率(10-8 emu量级),成为高精度、高水平FORC分析的理想工具。
8600系列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FORC 测量技术的核心突破
除了具备FORC测量需要的扫场速度和数据采集速度,8600系列VSM的标配系统自带FORC测量和2D图像绘制等功能,测量过程中即可完成数据采集和处理、坐标转换和实时2D数据图绘制,无需使用第三方软件进行后续处理和绘制,十分方便。
一阶反转曲线(FORC)测量数据及标配系统软件自带的FORC图像绘制功能
Lakeshore的8600系列VSM配备了三种不同的变温选件(SSVT一体化变温选件、CRYO低温恒温器选件和Oven高温选件),以满足不同温度的一阶反转曲线测量需求。变温选件采用GlideLOCKTM设计,软件可以自动检测变温选件的安装,操作十分简便。
GlideLOCKTM变温温选件和温度控制器
Lakeshore VSM变温选件温度范围
SSVT一体化变温选件:100 - 950K(左);低温恒温器变温选件 4.2-450K(中)Oven高温炉选件:303-1273K(右)
一阶反转曲线应用
1. 古地磁领域磁体矿元素分析
意大利国家地球物理与火山学研究所(INGV)的Aldo Winkler团队采用磁性和化学生物监测方法,对意大利罗马帕拉丁山考古区域地衣和叶片进行磁性检测和化学组分分析,以探究车辆颗粒物对考古区域的影响。作者对2022年7月到2023年6月考古区域的叶片和地衣进行取样,并通过磁感应强度、磁滞回线和FORC测量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表征样品磁特性,推断出样品的微量元素浓度,并分析出磁体矿状的颗粒物对考古区域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排放的痕量元素(如钡和锑)有关的磁铁矿状颗粒的生物蓄积量随着与道路纵向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而与地面高度的关系不大。地衣被证明是比树叶更有效的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生物监测器,与植物种类无关。该成果以《Nature-based solutions for monitoring the impact of vehicular particulate matter and for the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of the Palatine Hill archaeological site in Rome, Italy》为题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上[1]。本文中,作者使用了Lake Shore 8600系列振动样品磁强计,对该考古区及室内叶片和地衣样品进行了表征,通过FORC测量模式分析了不同样品中化学组分,并以实时2D图像的方式对测量结果进行了优化,为整个研究工作提供了准确、清晰和直观的实验对比数据。
意大利罗马帕拉丁山考古区域地衣、叶片样品与室内地衣、叶片
一阶反转曲线(FORC)2D显示对比图
2. 海洋磁性样品组分分析
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刘青松团队对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区多金属结壳样品进行了环境磁学和地球化学的分析工作,为晚中新世期间海洋磷酸盐浓度持续性阶梯状增高提供重要的证据。通过生物地球化学模拟,揭示出晚中新世时期磷酸盐与硅酸盐风化过程存在明显的脱耦现象。研究进一步指出,该时期青藏高原隆升引发的磷酸盐风化增强可能通过提升初级生产力和海洋生物泵导致全球CO2的下降,文章系统性地阐述了晚中新世时期全球气候变冷的驱动机制,创新性地提出了全球磷酸盐风化过程对海洋碳循环的重要影响。该成果以《Enhanced phosphorus weathering contributed to Late Miocene cooling》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2]。本文中,作者使用了Lake Shore 8600系列振动样品磁强计,通过FORC测量模式对各类磁性样品的化学组分进行了测量分析。
百万年以来记录与模型重建磷酸盐含量及大气CO2和温度变化趋势
关于 Lake Shore Cryotronics, Ltd.:
美国Lake Shore公司(www.lakeshore.com)是知名的极端温度和磁场条件下高精度测量和控制解决方案的创新者。主要产品包括低温探针台、振动样品磁强计、M81同步源测量系统、M91霍尔效应测量系统、Janis系列低温恒温器、低温控温仪、低温温度传感器、高斯计及霍尔传感器等。Lake Shore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动科学发展,其产品解决方案不断创新,应用领域从物理实验室到深太空科学探索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Lisa Grifoni.et al. Nature-based solutions for monitoring the impact of vehicular particulate matter and for the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of the Palatine Hill archaeological site in Rome, Italy.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946 (2024) 174358
[2]. Yi Zhong.et al. Enhanced phosphorus weathering contributed to Late Miocene cooling.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5) 16:1124
若您对设备有任何问题,欢迎扫码咨询!
戳“阅读原文”即刻咨询产品吧!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台式easyXAFS助力科研突破,连续登上Nature子刊!
- 台式easyXAFS助力科研突破,连续登上Nature子刊!
-
- Lake Shore低温探针台助力一篇Nature子刊!锡基钙钛矿铁电半导体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Lake Shore低温探针台助力一篇Nature子刊!锡基钙钛矿铁电半导体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 狂发Nature等顶刊!Lake Shore低温探针台,助力超越硅极限的二维晶体管革新
- 狂发Nature等顶刊!Lake Shore低温探针台,助力超越硅极限的二维晶体管革新
-
- 又发Nature 子刊!全新光热红外显微成像技术突破性绘制单细胞脂代谢图谱
- 又发Nature 子刊!全新光热红外显微成像技术突破性绘制单细胞脂代谢图谱
-
- 破解不规则粗糙样品的多维密码——AFM/SEM二合一显微镜
-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纳米颗粒的粗糙度对其性质和功能有显著的影响,清晰的理解表面粗糙度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和相互作用,可以为预测纳米颗粒在递送、分布等现象中的行为提供可靠信息。因此获得表面粗糙度信息对材料性能
-
- Nature子刊 | 揭示活体成像在新型抗炎药物疗效的应用
- 精准锚定,IVIS将新药治疗效果可视化
-
- 极低温10 nm近场光学显微镜,助力多篇Nature子刊等文章发表!
- 极低温10 nm近场光学显微镜,助力多篇Nature子刊等文章发表!
-
- 连续两篇Nature 子刊,探索癌症治疗新策略! 3D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在纳米受体与纳米颗粒表征中起突出作用
- 连续两篇Nature 子刊,探索癌症治疗新策略! 3D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在纳米受体与纳米颗粒表征中起突出作用
-
- 文献纵览:NATURE正刊文章都在用什么测序技术
- 文献纵览:NATURE正刊文章都在用什么测序技术
-
- Lake Shore低温探针台选型指南!从先进技术到全新应用全方位解析
- Lake Shore低温探针台选型指南!从先进技术到全新应用全方位解析
-
- 无需校零还能精准测量?Lake Shore F71/F41 特斯拉计为您揭晓答案!
- 无需校零还能精准测量?Lake Shore F71/F41 特斯拉计为您揭晓答案!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 E4438C 供应 Agilent E4438C
- Agilent E4438C 信号发生器 供应
- 供应 Agilent N9310A 信号发生器
- Agilent N9010A 信号分析仪 供应
- 应用指南|铌元素如何影响钢铁性能?科学家揭秘相变中的“微观路障”
- 360°无死角!Ladybug6全景相机实力解析
- 精准监测,高效掌控 | 赛默飞Prima系列质谱仪助力生物发酵与细胞培养过程优化
- Lake Shore创新发布SMU源测量模块!集交直流与锁相检测于一体,攻克纳米级与超低温表征难题
- 客户成就 |Nature:嫦娥六号玄武岩揭示月幔水含量具有二分性
- 顶刊速递 《Nature》最新研究集锦,看我们的用户如何引领电镜科技
作者榜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