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H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捕获基因位、量的“钓鱼”工具
FISH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捕获基因位、量的“钓鱼”工具
荧光原位杂交是一种生物技术,行业内简称FISH(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领域。其原理简洁而强大,可以帮助使用者准确地定位和分析细胞或组织中特定DNA序列的位置和数量,为研究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和异常提供了重要的手段,所以说,FISH是揭示基因位置与数量的强大工具。
要想使用好这个工具,就不得不说说它的生物学原理。高中生物让我们学到了生命重要的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它是由特定的碱基序列配对形成的双螺旋结构,也就是A(腺嘌呤)—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C(胞嘧啶)配对。FISH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核心在于使用荧光标记的DNA探针与待检测样品中的目标DNA序列发生特异性的互补配对,在进行FISH荧光原位杂交之前,DNA双螺旋结构经过处理分解为单链的目标DNA,而探针DNA通过人工合成或PCR扩增并在其一端标记上荧光染料,在特定的温度和盐浓度下形成探针—目标DNA配对这样的双链结构,然后对样品进行洗脱,洗去未结合的探针染料(减少背景杂光干扰),而结合上的荧光染料标记的探针会发出特定颜色的荧光信号
利用DNA碱基对的互补性,将直接标记了荧光的单链DNA(探针)和与其互补的目标样本的DNA(玻片上的标本)杂交,通过观察荧光信号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反映相应染色体的情况。
使用荧光显微镜下通过使用染料对应的荧光波段观察样品。荧光染料标记的探针会发出特定颜色的荧光信号,用于定位和分析目标DNA序列的位置和数量,因其特异性结合原理可以“钓出”所需的碱基序列,也常被称为生命科学界的“钓鱼”技术。
FISH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基因组学研究、肿瘤学诊断、胚胎学研究、微生物学研究等,FISH技术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深入探索生命本质的窗口,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支持。其对HER2、EGFR、TP53基因扩增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其特定的工作原理可以诊断DNA序列的位置和数量,对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等遗传疾病的诊断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FISH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以其高分辨率、高特异性和广泛适用性而成为生物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工具。所以近几年医院在胃癌、乳腺癌和产前诊断方面的FISH项目如火如荼开展,FISH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在国内外蓬勃发展。
荧光显微镜检做为FISH检测关键工序,在推进FISH技术的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Mshot明美开发了FISH荧光镜检的整套解决方案,这其中包括Mshot明美科研级正置荧光显微镜MF43-N以及专用于FISH检测的医学影像处理软件系统Mshot V2.0,医学影像处理软件系统配套了2100万像素科研级制冷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荧光摄像头,软件具有自动荧光信号点提取、景深扩展、多通道融合及自由报表等功能,打通FISH样片荧光检测—图像处理—出具报告这条完整产线的应用需求。其中强大的自动荧光信号点提取功,可以将提取出的信号点不丢失、亮度不减弱,快速且准确,大大提升了FISH图像处理效果以及FISH图像处理效率。以下是FISH荧光信号点一键提取功能的效果演示。
免责声明
本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字体或文字内容的版权,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权利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谢谢!
来源:https://www.mshot.com/article/1987.html
相关产品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原理及其应用研究
-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通过荧光标记核酸探针与靶序列特异性结合,实现DNA或RNA的定位与定量分析。
-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诊断羊水细胞染色体异常
-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用于羊水细胞染色体异常诊断,介绍原理、流程、优劣势,通过案例体现临床价值。
-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环境微生物学研究中应用
- 研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结合威尼德原位杂交仪、紫外交联仪等设备,分析了不同环境样品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
-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于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应用
- 研究基于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优化了其在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中的标准化流程。通过整合威尼德电穿孔仪、紫外交联仪及原位杂交仪。
-
- 水稻双色寡核苷酸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构建及应用研究
- 研究基于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开发了一种针对水稻基因组的双色寡核苷酸探针系统。通过优化探针设计、杂交条件及信号检测流程,成功实现了水稻染色体特定区域的高分辨率双色标记。
-
- 肺癌组织MRP基因原位杂交检测分析
- 研究旨在通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肺癌组织中 MRP 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威尼德 HB-500 原位杂交仪进行实验,该仪器具备精准控温与高效操作性能。
-
- FISH联用技术揭开微生物的神秘面纱丨FISH与Raman、LIFT技术联用方案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通过与拉曼光谱和LIFT技术的联用,为微生物研究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
-
- 核酸原位杂交在哺乳动物基因定位中的进展
- 基于优化后的核酸原位杂交技术,建立了高效、灵敏的哺乳动物基因定位体系。通过改进探针设计、优化杂交条件及采用威尼德原位杂交仪,显著提升了检测分辨率与特异性。
-
- 荧光原位杂交鉴定蓝粒小麦易位系
- 菌肽 D 基因植入番茄,经农杆菌介导转化、多手段鉴定,获稳转植株,抗病原菌强,助番茄产业防病害、可持续。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