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质处理对牛乳近红外光谱的影响
生鲜牛乳作为一种天然乳浊液,在近红外光谱的测量过程中,粒径较大的脂肪球颗粒易上浮到牛乳表层,可能会影响牛乳近红外光谱的测量重复性,进而影响牛乳成分预测精度。
以入口温度为50℃,不同均质处理后的牛乳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不同均质处理后的牛乳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以重复性误差为评估方法,可分析均质处理对牛乳近红外光谱测量重复性的影响规律。
均质处理对牛乳近红外光谱的影响规律
原乳和不同压力下的均质乳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曲线
牛乳的光谱曲线随波长的变化不受均质压力影响,且均质乳的吸光度明显小于原乳的吸光度。通过吸光度的计算公式可得,均质乳的漫反射光强要大于原乳的漫反射光强。
此外,不同压力下的均质乳的漫反射光谱曲线差异不大,均质乳的近红外光谱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全波长范围内,原乳和均质乳均有5个明显的吸收峰,分别位于972.83、1194.75、1440.33、1799.17和1909.13nm处(0MPa)。972.83、1440.33和1909.13nm处的吸收峰分别与水中O-H官能团的第二泛音、第一泛音和组合有关;而1194.75和1799.17nm处的吸收峰分别与C-H官能团的第二泛音和第一泛音有关。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均质压力对牛乳吸光度的影响,将牛乳的近红外光谱分为短波(800~1100nm)、中波(1100~1700nm)和长波(1700~2500nm)。
不同波段下的牛乳(原乳和均质乳)的近红外光谱曲线
在20/5~90/5MPa之间,牛乳的吸光度不随均质压力增加而下降,即牛乳的吸光度与牛乳颗粒大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此外,在1909.13nm处,均质乳的谱峰位置约向右偏移了5~20nm,而其余吸收峰的位置并未出现明显的偏移。
牛乳成分复杂,其中影响牛乳吸收系数的主要是牛乳成分含量;而影响牛乳散射特性的主要是脂肪球颗粒和蛋白质胶束。均质处理不仅降低了牛乳中颗粒的大小,还增大了牛乳中颗粒的数目。根据代表层理论,颗粒数目增加,使得牛乳中颗粒排列更加密集,不仅增强了颗粒的散射作用,还增大了牛乳的漫反射率,进而增大了均质乳的漫反射光强,Z终导致均质乳的吸光度小于原乳的吸光度。
均质处理对牛乳近红外光谱测量重复性的影响规律
原乳和均质乳吸光度的测量重复性误差
测量重复性误差δA随波长的变化与吸光度具有相似的趋势。除90/5MPa外,其余压力下的均质处理明显降低了δA的值,说明适宜压力的均质处理能够明显改善牛乳近红外光谱的测量重复性。
在70/5MPa下,δA的值Z小;但在90/5MPa下,δA的值Z大,说明在70/5MPa下,近红外光谱的测量重复性好;在90/5MPa下,近红外光谱的测量重复性Z差。
在全波长范围内,牛乳(原乳和均质乳)样品的δA均有4个明显的峰。分别位于1057.34、1450、1897.95和2411.72nm处(90/5MPa)。查阅相关资料可知,1057.34nm处的峰可能与结合O-H官能团的第二泛音有关。1450nm处的峰可能与水中O-H官能团的第一泛音有关。1897.95nm处的峰可能与水中O-H官能团的组合有关。2411.72nm处的峰可能与C-H官能团的组合有关。
在 1057.34、1450 和 1897.95 nm 处,均质压力对 δA 的影响
在1057.34nm处,均质压力对δA的影响不明显。然而,在1450和1897.95nm处,均质压力对δA的影响较明显。在0~70/5MPa之间,随着均质压力增加,δA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并在70/5MPa下取得Z小值,之后随着均质压力增加而增加,说明基于近红外光谱法的牛乳品质检测的适宜均质压力为70/5MPa。
相关产品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高压均质技术在处理淀粉中的应用
- 乳化、均质、分散~
-
- 中近红外光谱
- 近红外光可以应用在生物医学、农业、食品分析、工业等领域
-
- 溴化钾质量对红外光谱测试结果的影响
-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溴化钾试剂纯度如何?对红外光谱测试造成多大影响?通过对多家厂商的溴化钾试剂进行红外光谱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析这些溴化钾的质量及其对红外光谱测试的影响。
-
- 高压均质机——实验室中的均质利器,轻松实现物料均质化!
- 高压均质机能够高效且均匀的完成细胞破碎,同时设备内置温度控制系统,全程保证蛋白质的稳定性和活性。
-
- 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土壤检测
-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用于土壤分析时,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和**的应用范围。这项技术通过测量土壤样品在近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吸收光谱,实现对土壤成分和性质的快速、无损分析。
-
- 近红外光谱在线检测润滑油的应用介绍
- 润滑油被称为机械设备中的“血液”,润滑油在润滑保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
-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烟粉粒径建模
- 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烟草产业的应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许多研究成果实现了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烟草特定的原料化学成分、外加添加剂、成品等的建模分析及应用。
-
- 近红外光谱实时监测生物发酵过程
- 近红外光谱技术为生物发酵提供了从实验室到工业级的高效监控手段,其持续创新将进一步推动生物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化。
-
- 电池行业应用专题 | 燃料电池铂碳催化剂的粒径检测及均质处理方案
- 常见的有以石墨为载体的载铂催化剂——Pt/C催化剂,即铂碳催化剂。该燃料电池催化剂要求铂纳米颗粒在3~5nm之间,而载体的碳基除了要求内部孔道大小均一外,对载铂后的催化剂整体平均粒径分布也已经被各大企业、研究所列为重点关注范围之内。
-
- 近红外分析仪故障处理
- 检测通道故障:故障表现:某些检测通道出现异常,导致部分波长范围无法检测。解决方法:检查检测通道的连接和校准情况,确保通道正常工作。如果发现故障通道,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
-
- 【应用】近红外光谱溯源食用海参产地
- 实验中的近红外光谱仪是一款采用偏振干涉的傅立叶变换型的近红外光谱仪,相较经典的傅立叶光谱仪,具有更小巧的造型和更强大的抗震动能力。模块化的测量池可以随时随地方便更换,满足各种形态样品的检测需求。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