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曼光谱仪应用:开启危险化学品应急检测的"分子指纹"时代
技术原理
拉曼光谱技术作为分子振动光谱的一种,它通过检测物质分子极化率的变化,直接获取分子结构信息,具有三大核心优势:
快速检测:无需样品前处理,可快速完成光谱采集与数据库匹配;
便携高效:便携式设备重量<2kg,支持现场快速部署;
抗干扰性强:不受水分、浑浊度影响,适用于复杂工况环境。
上海基于十几年光谱技术积淀,推出RMS3000便携式拉曼光谱仪,针对工业应急检测场景深度优化,成为破解未知有机溶剂快速筛查难题的“硬核装备”。
技术优势
RMS3000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在核心性能上实现三大突破:
超灵敏检测系统
采用785nm稳频激光器(功率动态调节范围50-500mW),具备高灵敏度的优势。
便携性
RMS3000便携式拉曼光谱仪体积小巧,重量轻,便于携带至事故现场,满足应急检测的便携性需求。
快速检测
仪器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样品的拉曼光谱采集和分析,识别速度小于1分钟,确保应急检测的时效性。
非接触式检测
无需对样品进行复杂预处理,直接通过透明容器或包装进行检测,避免样品污染和操作风险。
数据库支持
内置丰富的拉曼光谱数据库,结合相似度匹配(HQI)、逆检索峰位匹配等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化学品,识别准确率高。
应用领域
3.1 突发中毒事件现场检测
在化工厂泄漏、实验室误触等场景中,可直接透过透明容器采集光谱,从自建库中匹配未知溶剂,快速锁定毒性成分(如丙酮、苯系物等),为医疗急救提供精准毒理依据。
3.2 危化品运输安全筛查
针对物流仓储中的不明液体,传统检测需开箱取样,耗时耗力且存在暴露风险。支持非接触式检测,通过 “光谱扫描-数据库比对-风险分级” 三级流程,快速识别易燃易爆溶剂(如乙醚、甲基丙烯酸甲酯),助力海关、安检等部门实现高效安全管控。
3.3 工业生产过程监控
在涂料、医药中间体合成等工艺中,实时监测反应液成分至关重要。可集成至生产线,通过在线光谱采集,动态追踪溶剂残留(如乙醇、正丁醇),结合智能算法预警异常组分,助力实现 “零事故” 生产目标。
3.4 环境应急污染溯源
当水体、土壤遭受有机溶剂污染时,传统检测需复杂前处理且周期长达 24 小时。支持现场原位检测,直接识别卤代烃(如三氯甲烷)、苯系物等特征峰,为污染范围划定与溯源治理提供即时数据支撑。
解决方案
1
拉曼光谱仪主机:内部含激光器和光谱仪。激光器用于产生稳定的激光光源,以激发样品产生拉曼散射;光谱仪用于接收拉曼散射信号,并分离不同波长的拉曼散射光,以获得最终拉曼光谱图。
采样附件:用于放置样品,确保在测量过程中样品位置稳定,以获得稳定的拉曼信号。
计算机及软件:通过 USB 等通讯接口与光谱仪主机相连,用于控制光谱仪的参数设置、数据采集和处理分析等,可实现拉曼光谱测试及数据处理,包括一键采集光谱、数据分析、导出光谱数据、光谱降噪平滑、荧光基线拟合、去基线功能(AirPLS),提供拉曼谱峰位识别、标识功能、提供拉曼谱峰宽度,峰面积计算等功能。
2
将拉曼光谱仪主机置于平稳、洁净的实验台上,连接电源适配器并打开开关,预热至稳定状态;将光纤探头的光纤与光谱仪主机相连,并确保牢固无松动;用USB线连主机与计算机,打开软件设置合适的测量参数;把样品移至拉曼探头下方;调节支架使激光聚焦在样品上,并将支架固定于样品拉曼信号最强的点,此时即可开始测试。此外,设备支持与手机连接,进行现场检测采集。
图1 系统搭建示意图
3
应用案例
在文献《突发事件中未知有机溶剂的拉曼光谱筛查策略》中,研究团队使用由的RMS1000设备构建了33种有机溶剂的专属数据库。通过自建拉曼光谱数据库,结合相似度匹配和逆检索峰位匹配算法,仪器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纯有机溶剂,识别速度小于1分钟,准确率超过96.7%。在混合溶剂的检测中,仪器对拉曼响应相近的组分(如二氯甲烷和四氯化碳)表现出良好的识别能力,而对拉曼活性差异较大的组分,可通过优化参数或人工筛选进一步提高识别率。
自建包含33种常见有机溶剂的拉曼光谱数据库,涵盖烷烃、卤代烃、醇类、酮类等类别,记录特征峰位、强度及仪器参数。具体的识别路线如下图所示:
图2 有机溶剂拉曼光谱识别路线
每种有机溶剂的拉曼光谱具有专一性,由多个特征峰构成,每个峰对应特定的分子键振动。使用由提供的RMS1000拉曼光谱仪对纯物质和混合物有机溶剂进行鉴别。
正烷烃:特征峰对应CH?CH?扭转、C-C伸缩等。
环己烷:特征峰对应六元环的“呼吸”振动。
卤代烃:特征峰对应剪式振动、对称伸缩振动等。
醇类、醚类、酮类、酯类、苯系物:各有其特征峰,如C-O伸缩振动、C=O伸缩振动等。
1
220~280 cm?1对应CH?-CH,扭转、885~1132 cm?1对应C-C伸缩、1 174~1411cm?1对应亚甲基面外摇摆、1473~1446cm?1对应甲基和亚甲基面内HCH变形、2 849~2 861cm?1对应亚甲基对称的C-H伸缩、2 912~2 929 cm?1对应亚甲基反对称的CH伸缩。见图3。
图3正烷烃类拉曼光谱曲线
2
2879~2852 cm?1为亚甲基CH?,的对称伸缩、806 cm?1为六元环的“呼吸”振动。见图4。
图4环己烷拉曼光谱曲线
3
二氯甲烷284 cm?1对应剪式振动、706 cm?1对应对称伸缩振动;三氯甲烷259cm?1对应简并变形、365 cm?1对应对称变形、671cm?1对应对称伸缩振动、760 cm?1对应简并伸缩振动;四氣化碳217 cm?1对应简并变形、312cm?1为简并变形、461 cm?1对应对称伸缩振动、767cm?1和794 cm?1对应简并伸缩振动。见图5。
图5 卤代烃拉曼光谱曲线
4
在图谱中有?(C=O)振动峰,乙酸乙酯1 734 cm?1来源于?(C=O)振动;甲基丙烯酸甲酯1 639 cm?1、1720 cm?1来自?(C=O)振动。见图6。
图6 酯类拉曼光谱曲线
拉曼光谱技术结合自建数据库,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未知有机溶剂,特别适合突发事件中的现场应急检测。HQI匹配和逆检索峰位匹配模式适用于纯有机溶剂的快速识别,识别速度快且准确率高(>96.7%)。混合物谱析模式在组分拉曼响应相近时识别效果良好,但在组分响应悬殊时存在局限性。自建数据库的灵活性和经济性使其成为实验室应急检测能力储备的重要工具。未来,随着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的普及(如RMS3000),该策略有望成为工业安全、公共卫生等领域突发事件处置的核心技术手段,助力构建 “快速识别-精准决策” 的应急检测闭环。
产品推荐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拉曼光谱仪应用:开启危险化学品应急检测的"分子指纹"时代
- 如海RMS3000拉曼光谱仪,针对工业应急检测场景深度优化,成为破解未知有机溶剂快速筛查难题的“硬核装备”。
-
- MP细胞系列产品 | "价"驭风浪,"供"稳如山
- MP细胞系列产品 | "价"驭风浪,"供"稳如山
-
- 告别"手抖时代"!QATM全新岩相薄片制备方案,省力+效率翻倍
- 岩相薄片分析被称为地质学、矿产开发、能源勘探、地质灾害预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岩石解码器”。
-
- 合成生物学"造物"的幕后力量
- 合成生物学"造物"的幕后力量
-
- Hacat细胞:皮肤科学的"不老传说",实验室里的"万能模特" | 上海富衡
- ?Hacat细胞:皮肤科学的"不老传说",实验室里的"万能模特" | 上海富衡
-
- 读懂检测仪器的"视力表":空白限、检出限、定量限
- 读懂检测仪器的"视力表":空白限、检出限、定量限
-
- 探秘异氟烷:兽医背后的"麻醉使者"
- 优势诸多,应用广泛
-
- 手套箱里的空气有多"稀有"?
- 本文主要讨论了气体成分的控制、稀有空气实现的技术路径,包括多级气体纯化系统分子筛吸附和钯催化除氧。通过改进分子筛吸附和钯催化除氧技术,可以实现"稀有空气"的高效控制和稳定应用。
-
- 沉降监测中的"感知卫士":常用传感器与应用解析
- 在工程建设中,地面或建筑物的沉降(垂直方向的下沉)就像隐形的"慢性病",若不及时监测,可能引发结构开裂、倾斜甚至坍塌。
-
- "医"器杂谈 | 光纤的结构及其检查
- "医"器杂谈 | 光纤的结构及其检查
-
- 手套箱里的那些"坑":新手避雷指南
- 手套箱是实验室里的"无菌操作间",但许多新手在使用过程中常因经验不足而踩坑,轻则影响实验结果,重则损坏设备甚至引发安全事故。以下盘点几个常见陷阱及避坑技巧,助你快速上手。
-
- 科学实验的守护者:旋转蒸发仪高效运转的"长寿秘诀"
- 科学实验的守护者:旋转蒸发仪高效运转的\x26quot;长寿秘诀\x26quot;
-
- USB3.0短波红外相机:高信噪比成像,为精密检测"降温降噪"
- 双谱段、130fps帧率、130万分辨率
-
- 文物保护 | 高光谱成像:文物保护领域的"科技之眼"
- 应用方向:高光谱成像;文物保护;信息提取;颜料识别;文物修复
-
- 精密制造的"环境魔法师":恒温恒湿试验箱
- 现代化实验室和检测中心,恒温恒湿试验箱犹如一位精准的环境魔法师,通过精密的温湿度控制系统,为科研创新和工业品质量把关。这种能够模拟-70℃至+150℃温度、20%-98%相对湿度的专业设备,已成为现代
-
- 手套箱冷知识:操作员也要练"手指瑜伽"
- 在追求实验精度与设备性能的同时,我们常忘记,操作员的手才是最关键的工具。每天花5分钟练习“手指瑜伽”,不仅是保护双手,更是对科研质量的投资。毕竟,一双灵活稳定的手,或许就是下一个突破性发现的起点。
-
- 海洋版藻类分析仪:海洋生态监测的"智能之眼"
- 宝怡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透明土:让地下世界"看得见"的岩土黑科技
- 透明土:让地下世界"看得见"的岩土黑科技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