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技术中心>1536高密度筛选,效率与成本的双重优化

1536高密度筛选,效率与成本的双重优化

来源: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      分类:操作使用 2024-09-27 13:35:21 143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小陈

听说你们实验室最近在药筛上用了新招数?

小张

哈哈,对啊,我们用上了Echo声波移液器和1536孔板,简直是药筛界的“黑科技”!

小陈

“黑科技”?听起来好高大上,展开说说?

小张

就是把检测体积缩小到几微升,试剂用量直线下降,成本节约得跟“双十一”大促似的。而且,数据一致性提高了,重复性也是杠杠的,我们还能测试更多的化合物,效率直接“起飞”。

小陈

哇,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省钱又省心”吗?你们这是要“开挂”的节奏啊!

小张

必须的,我们的目标是效率和质量双丰收,让药筛更高效、更经济,助力新药研发加速前进!

请输入文字


在药物研发领域,高通量筛选(HTS)是一项关键技术,它能够快速评估大量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加速新药的发现和开发。然而,传统的HTS方法往往伴随着高昂的成本和资源消耗



Echo声波移液系统利用声波能量,以非接触方式转移液体,最小移液体积可达2.5纳升,使得药效检测微量化成为可能。这种微量化检测技术不仅减少了化合物和试剂的使用量,还提高了实验的通量和效率。

点击进入官网



1

成本效益分析:每孔成本的显著降低


在药物筛选过程中,成本控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1536孔板是384孔板孔数的4倍,这意味着可以在同样的空间内测试更多的化合物或样本,从而显著提高实验的通量,也允许研究人员设计更复杂的多因素实验,收集更多数据。

此外,由于每个孔的体积可以更小,通常为10微升或更少,这使得每个实验所需的试剂量大幅减少,降低了成本。尽管单个1536孔板的成本可能高于384孔板,但由于其更高的通量和更低的试剂消耗,长期来看,可以节省大量的试剂和耗材成本,有助于实现更环保的实验室操作。

化合物性质带来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疏水性化合物在药物筛选中常常面临吸头吸附的问题,这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Echo声波移液系统的无吸头设计,有效避免了这一问题,确保了疏水性化合物的检测数据质量。

在一项对比实验中,384孔和1536孔微孔板实验的异丙肾上腺素和羟甲叔丁肾上腺素EC50值均可比,而沙美特罗相差10倍以上。但采用 Echo 向 384 孔微孔板加入化合物时(C),异丙肾上腺素和羟甲叔丁肾上腺素的 EC50 值保持一致,而沙美特罗的EC50降至0.5 nM,与1536孔孔板的EC50 0.2 nM类似。结果表明,吸头吸附引起的沙美特罗损失可能是导致384孔数据不一致的原因。


A: 384孔黑色微孔板,检测体积为20 ul,排枪移液。

B: 1536孔黑色微孔板,检测体积为2 ul,Echo移液。

C: 384孔黑色微孔板,检测体积为20 ul,Echo移液。

2

3

结论


Echo声波移液系统与1536孔板的结合使用,为高通量药物筛选提供了一种高效、经济的解决方案。它不仅减少了试剂和样品的用量,降低了实验成本,还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预示着药物筛选领域即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为新药的发现和开发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安心无忧,假日保障  24小时服务热线




点击至

小贝智选商城

点击至

中文官网

扫码关注

官方视频号

扫码关注

丹纳赫生命科学

小贝客服热线

扫码至

小贝学习中心


*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对原有的文字图片等内容进行变动、重新编排或者增加新的内容,保留在不告知前提下随时更新版本的权利。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 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对颗粒特性的研究始于上世纪的四十年代。从发明电子感应区技术(库...[详细]
最近更新:2025-05-15 10:02:40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