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务的必然发展趋势
首先生态流域的理念,生态流域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因为水是生态系统的控制性要素,在整个地球的路面上,路生生态、水生生态,只有四类基本的生态类型,分别是湿地、森林、草原、荒漠,那么水对多的时候体现为湿地、湖泊、河流,水少了以后变成了森林,森林被水分胁迫就退化为草原,草原被水胁迫,就退化为荒漠,反过来也是一样,沙漠也好,戈壁也好,不断地增加供水可以正向演化为草地、森林、湿地,所以说在地球陆地上,不管纬度高低生态系统控制要素是水分,其次是温度。
今天的鄱阳湖,现在是2600km2的水面,水多的时候,鄱阳湖可以达到4000 km2水面,甘肃10000年前的潴野泽到1600 km2的水面,水深25m,随着到西汉的时候有7万人,唐初的20万人,唐末40万人,这时候由于人多了,从湿地大量的饮水灌溉,干旱区水分蒸发不再退回到湖里,水分越来越少,到唐初唐末时已经变成了森林生态系统,到了明清时候这个地方增加了100万人,人多了,干扰了改变了流域水循环的时空分布,水分的减少胁迫生态退化,从唐代的森林生态退化为明清的草原生态,那么到现在有200万人,又进一步退化成了荒漠生态。
以至于现在这个地方一个湖100 km2水面的青土湖,也完全干了,干了以后200万人要吃饭,要引地下水灌溉,地下水位从1m、2m、30m降到280m。
所以生态流域的提出是解决人、水协调的问题,解决水问题的根本对策,需要充分发挥流域自然调节能力,整体提升流域综合调节性能,以应对水循环机制化的态势,需要建设全流域的综合服务功能,保卫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让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越来越协调,越来越匹配,需要进行水循环的过程,水生态的过程、水化学过程和水沙过程,多过程的耦合调控,以应对不同水问题的交织和叠加。
那么生态流域建设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呢?就是要实现一系列良性的循环,科学内涵概括为3句话,一是极值性洪涝的海绵化,第二就是水质黑臭清洁化,第三雨水的资源化利用。
水务行业正面临宏观外部环境的挑战。一是水资源稀缺和水污染日益严重,亟须借助科技手段应对严重的危机;二是城市的污水处理正发展为“智慧化”的新范式,城市的“智慧”特征更突出:一方面,管理者通过运用各类新兴技术手段来满足城市内污水处理需求;另一方面,城市内不同业务部门之间乃至各城市之间需有效贯通,通过数据的智慧化分析、信息整合和数据挖掘,更好地实现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智慧水务的应用。
5.2增强污水处理数据采集能力,奠定智慧水务的感知基础
水行业信息十分密集。为有效地采集数据、丰富信息流,必须不断地研发、改进技术以增强设备的采集能力,加大流量、水质、水压等方面各类新型传感设备的应用部署和普及。
5.3通过数据资产的有效积累和处理应用,实现智慧水务
如何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污水处理智慧水务建设?我们可以借鉴其他污水处理厂开展智慧大数据建设的一些经验。
5.4数据智慧水务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智慧水务可以促进水务与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互联网+”创新相融合。比如,智慧水务可以成为寻常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智能单元”,为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与可能。这类应用场景需要不断地创造诞生、普及扩散、井喷发展。智慧水务与智慧城市的融合,甚至可以给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决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关产品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发现哈希靖帆IMS,开启智慧水务新纪元
- 发现哈希靖帆IMS,开启智慧水务新纪元
-
- 高效起步,新年新征程 | 哈希靖帆IMS仪表管理系统助力智慧水务升级
- 高效起步,新年新征程 | 哈希靖帆IMS仪表管理系统助力智慧水务升级
-
- 采油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 采油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