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仪原理和操作基础
一、基本原理
气相色谱是对气体物质或可以在一定温度下转化为气体的物质进行检测分析。由于物质的物性不同,其试样中各组份在气相和固定液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汽化后的试样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份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由于固定相对各组份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虽然载气流速相同,各组份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时间的流动后,便彼此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份的色谱峰。根据出峰位置,确定组分的名称,根据峰面积确定浓度大小。
二、对-个混合试样成功地分离,是气相色谱法完成定性及定量分析的前提和基础。而其中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至为关键。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载气对柱效的影响:
载气对柱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组分在载气中的扩散系数Dm(g)上,它与载气分子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即同一组分在分子量较大的载气中有较小的Dm(g) 。根据速率方程:(1)涡流扩散项与载气流速无关;
(2)当载气流速u 小时,分子扩散项对柱效的影响是主要的,因此选用分子量较大的载气,如N2、Ar,可使组分的扩散系数Dm(g)较小,从而减小分子扩散的影响,提高柱效;
(3)当载气流速u 较大时,传质阻力项对柱效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因此选用分子量较小的气体,如H2、He 作载气可以减小气相传质阻力,提高柱效。
2. 载气流速(u)对柱效的影响:
从速率方程可知,分子扩散项与流速成反比,传质阻力项与流速成正比,所以要使理论塔板高度Hzui小,柱效zui高,必有一zui佳流速。对于选定的色谱柱,在不同载气流速下测定塔板高度。
3. 固定液的配比又称为液担比。
从速率方程式可知,固定液的配比主要影响Csu,降低df,可使Csu减小从而提高柱效。但固定液用量太少,易存在活性ZX,致使峰形拖尾;且会引起柱容量下降,进样量减少。在填充柱色谱中,液担比一般为5%~25%。
4. 柱温的选择
柱温是影响气相色谱分离的重要参数之一,主要影响来自于K、k、Dm(g)、Ds(l);从而直接影响分离效能和分析速度。柱温与R和t 密切相关。提高t,可以改善Cu,有利于提高R,缩短t。但是提高柱温又会增加B/u 导致R 降低,r21变小。但降低t 又会使分析时间增长。
在实际分析中应兼顾这几方面因素,选择原则是在是在难分离物质对能得到良好的分离,分析时间适宜且峰形不托尾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柱温。同时,选用的柱温不能高于色谱柱中固定液的zuigao使用温度(通常低20-50℃)。对于沸程宽的多组分混合物可采用“程序升温法”,可以使混合物中低沸点和高沸点的组分都能获得良好的分离。
气化温度的选择
气化温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待测试样的挥发性、沸点范围。稳定性等因素。气化温度一般选在组分的沸点或稍高于其沸点,以保证试样完全气化。对于热稳定性较差的试样,气化温度不能过高,以防试样分解。
色谱柱长和内径的选择
能使待测组分达到预期的分离效果,尽可能使用较短的色谱柱。一般常用的填充柱为l~3m。填充色谱柱内径为3~4mm。
7. 进样时间和进样量的选择
进样迅速(塞子状)以防止色谱峰扩张;
进样量要适当:在检测器灵敏度允许下,尽可能少的进样量:液体样0.1~10ul,气体试样为0.1~10ml。
8. 燃气和助燃气的比例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燃气和助燃气的比例会严重的影响组分的分离,一般两者的比例为1:8~1:15。
而真正实现对-个混合试样成功地分离,色谱条件的选择中为关键的是色谱柱的选择、柱温的选择、载气的选择及其流速的确定、燃气和助燃气的比例等。
衡量气相色谱分离好坏的程度可用分离度R表示:
式中,tR2,Y2和tR1,Y1分别是两个组分的保留时间和峰底宽,如图所示。当R=1.5时,两峰完全分离;当R=1.0时,98%的分离。在实际应用下,R=1.0时一般可以满足需要。
用色谱法进行定性分析的任务是确定色谱图上每一个峰所代表购物质。在色谱条件确定时,任何一种物质都有确定的保留值、保留时间、保留体积、保留指数及相对保留值等保留参数。因此,在相同的色谱操作条件下,通过比较已知纯样和未知物的保留参数或在固定相上的位贸,即可确定未知物为何种物质。
当手头上有待测组分的纯样时,作与巴知物的对照进行定性分析极为简单。实验时,可采用单柱比较法、峰高加入法或双柱比较法。
单柱比较法是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分别对已知纯样及待测试样进行色谱分析.得到两张色谱图,然后比较其保留参数。当两者的数值相同时,即可认为待测试样中有纯佯组分存在。双柱比较法是在两个极性完全不同的色谱住上,在各自确定的操作条件下,测定纯样和待测组分在其上的保留参数,如果都相同,则可准确地判断试样中有与此纯样相同的物质存在。由于有些不同的化合物会在某一固定相上表现出相向的热力学性质,故双柱法定性比单柱法更为可靠。
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组分i的质量mi或其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与检测器的响应讯号峰面积Ai或峰高hi,成正比:或,
式中,和称为JD校正因子。这是是色谱定量的依据。响应信号Ai、hi及校正因子和的淮确测量直接影响定量分析的准确度。而其中峰面积更适于作为定量分析的参数。现代色谱仪或工作站中一般都能准确测量色谱峰面积。
JD校正因子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Mi可用质量、物质的量及体积等物理量表示,糊应的校正因子分别称为质量校正因子、摩尔校正因子和体积校正因子。由于JD校正因子受仪器和操作条件的影响很大,其应用受到限制,一般采用相对校正因子。相对校正因子是指组分i与基准组分s的JD校正因子之比,即:
根据不同的情况,可选用不同的定量方法。归一化法是将样品巾所有组分合量之相按百分%计算,以它们相应的响应信号为定量参数,从而计算各组分的质量分数。该法简便、准确。当操作条件变化时,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小,常用于定量分析,尤其适于进佯量少而体积不易准确测量的液体试样。但采用本法进行定量分析时,要求试样中各组分产生可测量的色谱峰。
气相色谱法VOCs在线监测仪属于质量型监测仪器,不仅具有灵敏度高、线形范围宽的特点,而且对操作条件变化相对不敏感,稳定性好。特别适合做常量或微量的常规分析,因为响应快所以与毛细管分析技术配合使用可完成痕量的快速分析,是气相色谱仪器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
气相色谱法VOCs在线监测仪监测原理
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是一种多组分混合物的分离、分析的技术。以气体作为流动相(载气),当样品被送入进样器并气化后由载气携带进入填充柱或毛细管柱,由于样品中各组份的沸点、极性及吸附系数的差异,使各组份在柱中得到分离,然后由接在柱后的检测器根据组份的物理化学特性,将各组份按顺序检测出来,然后将转换后的电信号送至色谱工作站,由色谱工作站将各组份的气相色谱图记录并进行分析,得到各组份的分析结果。
气相色谱法VOCs在线监测仪产品特点
全自动在线式非甲烷总烃分析系统具有精确控制、数据采集、积分计算、数据上传等功能。
可实现意外断电且恢复供电后,微电脑、仪器控温、仪器分析,数据上传等功能会全面自启动。
可实现FID意外灭火后自动断掉氢气,并报警。
可同时分析全烃、甲烷、苯系物等多种气体。
可通过简洁的界面操作完成色谱组分的标定、分析、实时显示、维护等功能。
直接联网数据ZX。
软件界面简洁,使用方便。
相关产品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太原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原理,气相色谱仪价钱
- 太原作为化工和环境保护的区域,对便携式气相色谱仪的需求较大。在环境监测方面,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广泛应用于空气质量检测、水质污染分析和土壤成分检测等场景。由于其携带方便且检测速度快。
-
- 辽宁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原理,整套气相色谱仪多少钱
- 辽宁便携式气相色谱仪作为一种高效的现场检测设备,通过科学的原理与先进的设计理念,满足了当前多样化的应用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在检测精度、数据处理和操作便捷性方面将持续提升。
-
- 杭州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原理
- 杭州便携式气相色谱仪作为一种新兴的分析工具,因其轻便、易操作和高效的特点,逐渐成为许多行业中分析工作的重要设备。本文将深入探讨杭州便携式气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其应用价值,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潜力。
-
- 太原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原理,便携式气相色谱仪使用说明书
- 近年来,随着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化工检测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在分析化学领域的应用需求日益增长。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分析工具,便携式气相色谱仪能够在现场快速检测多种复杂样品。
-
- 实验室手套箱有哪些必学的基础操作
- 实验室手套箱操作需要严格遵循规程,从设备检查、物品准备到实验操作、清理维护,每个环节均需要细致执行。通过规范操作和定期维护,可确保手套箱长期稳定运行,为高精度试验提供可靠保障。
-
- 气相色谱仪的维护和保养
- 气相色谱仪的维护和保养是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和准确分析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关于气相色谱仪维护和保养的详细建议:
-
- 高效液相色谱(HPLC)操作必看!-八大常见基础问题+解决方案
- 高效液相色谱(HPLC)操作必看!-八大常见基础问题+解决方案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