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技术中心>还在用紫外吸收法定量蛋白质?更高灵敏度的蛋白质定量神器来袭 | 技术头条

还在用紫外吸收法定量蛋白质?更高灵敏度的蛋白质定量神器来袭 | 技术头条

来源:HORIBA 科学仪器事业部      分类:应用方案 2024-11-09 10:19:00 158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还在使用紫外吸收法进行蛋白质定量分析?告别低灵敏度、对样品纯度要求高(如体系中残留的核酸干扰吸光度)的蛋白质定量!


现在,仅需一台 Duetta? 荧光及吸收光谱仪,操作简单、超低检测限、杜绝残留核酸的干扰,快速实现蛋白质/抗体的定量分析。




摘 要

本文介绍了 Duetta? 在检测极低浓度转铁蛋白时所展现出的高灵敏度特性。Duetta? 荧光及吸收光谱仪能够同步进行荧光光谱吸收光谱的测量,灵敏度紫外吸收法提高33倍。

*转铁蛋白是一种在肝脏中合成的糖蛋白,分子量为80 kDa。测量血清中的转铁蛋白铁水平是铁代谢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 1 转铁蛋白三维结构



实验方法


使用10 mM PBS,配制浓度范围为0.75 μg/mL 至 50 μg/mL 的转铁蛋白溶液,用于荧光和吸收光谱测量。使用相同的缓冲液(不含蛋白)作为空白对照。

*实验使用的激发波长为250 nm,发射波长为265 nm到 550 nm,CCD 积分时间为2秒,狭缝为10 nm。本实验使用台式分光光度计作为对比。



结 果



01. 吸收光谱模式

在3种不同浓度下,使用 Duetta? 和台式分光光度计检测转铁蛋白溶液的吸收光谱,如图2所示。Duetta? 对转铁蛋白的检测限12.5 μg/mL,信号强度与浓度呈正相关;而分光光度计检测限约为25 μg/mL曲线噪音非常大

可见,在相同的紫外吸收模式下,Duetta? 独特的光路设计使它的灵敏度比台式分光光度计提高了一倍


图 2 两种仪器的吸收光谱对比


02. 荧光光谱模式

使用 Duetta? 荧光光谱模式检测转铁蛋白溶液的荧光光谱,如图3所示。对最低浓度的放大结果显示,检测限约为0.75 μg/mL


图 3 转铁蛋白在0.75 μg/mL- 50 μg/mL 的荧光发射光谱


在0.75 μg/mL 至50 μg/mL 的浓度范围内, Duetta? 在最大发射波长下的荧光强度、分光光度计测得的吸光度、转铁蛋白浓度的关系如图4所示。图中显示 Duetta? 对转铁蛋白检测限约为0.75 μg/mL,荧光强度与浓度呈正相关。对比使用台式分光光度计检测到的最低浓度为25 μg/mL,Duetta? 的灵敏度高33倍


这证实了 Duetta? 在检测蛋白质时具有远高于传统紫外吸收法的灵敏度,因此非常适合用于低浓度蛋白质的定量分析


图 4 使用 Duetta? 和分光光度计检测转铁蛋白浓度的比较




结 论


在蛋白质表征中,某些氨基酸(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内源荧光使科学家可以在无标记的前提下,实现对蛋白质的表征。

与传统紫外吸收法相比,Duetta? 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在检测转铁蛋白时,台式分光光度计使用吸光法的检测限约为25 μg/mL,而 Duetta? 荧光法的检测限能达到0.75 μg/mL,在所使用的参数下,检测限降低至1/33。通过优化一些参数,如增加积分时间、增加狭缝面积和波长步进等,Duetta? 可以进一步降低检测限

Duetta? 荧光及吸收光谱仪可以同步进行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测量,其蛋白浓度检测的灵敏度高于台式分光光度计。Duetta? 的双重用途和绝佳的光路布局是研究蛋白质光谱和低浓度溶液的理想选择。



仪器推荐

本文使用 HORIBA Duetta? 荧光及吸收光谱仪进行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的测量。Duetta? 可以同步检测荧光光谱与吸收光谱,是蛋白质定性、定量、聚集分析利器



如果您对上文提到的产品信息感兴趣,欢迎扫描码获取样本或留言,我们的工程师将会及时与您联系。


获取样册 ↑↑

 咨询产品 ↑↑







荐阅读


全球首次发现!Nature发表南大团队突破性成果
  • 眨眼之间,获得荧光与吸收光谱——Duetta? 荧光及吸收光谱仪

  • 药物递送、靶向给药、复方制剂、钾离子通道 | 学术简讯24年01期

  • 我的疼痛很“亮”!| 用户访谈

  • 设备更新指南 | 生命科学表征技术推荐

  • 国家纳米科技中心有望实现血氧饱和度可视化监测,Nature Nanotechnology | 用户成果速递




免责说明



HORIBA 生命科学与健康公众号所发布内容(含图片)来源于文章原创作者或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用于分享,供读者自行参考及评述。文章版权、数据及所述观点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本平台未对文章进行任何编辑修改,不负有任何法律审查注意义务,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若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原创作者或出处。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5-02-21 09:44:55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