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评论(3条)
-
- 坦克119 2015-04-13 00:00:00
- 1.烷烃与卤素单质:卤素蒸汽、光照; 2.苯及苯的同系物与①卤素单质:Fe作催化剂; ②浓硝酸:50~60℃水浴;浓硫酸作催化剂 ③浓硫酸:70~80℃水浴; 3.卤代烃水解:NaOH的水溶液; 4.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新制的氢卤酸(酸性条件); 5.酯类的水解:无机酸或碱催化; 6.酚与浓溴水 (乙醇与浓硫酸在140℃时的脱水反应,事实上也是取代反应。)
-
赞(14)
回复(0)
-
- 恭喜您幸福来过 2015-04-13 00:00:00
- 烷烃
-
赞(20)
回复(0)
-
- iwaihpnf380326 2017-10-04 00:00:00
- 烷烃与卤素单质:卤素蒸汽、光照; 苯及苯的同系物与①卤素单质:Fe作催化剂;②浓硝酸:50~60℃水浴;浓硫酸作催化剂③浓硫酸:70~80℃水浴;卤代烃水解:NaOH的水溶液;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新制的氢卤酸(酸性条件);酯类的水解:无机酸或碱催化;酚与浓溴水 (乙醇与浓硫酸在140℃时的脱水反应,事实上也是取代反应。)注:以上物质都会发生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substitution reaction)是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或基团被试剂中同类型的其它原子或基团所取代的反应,用通式表示为:R-L(反应基质)+A-B(进攻试剂)→R-A(取代产物)+L-B(离去基团)属于化学反应的一类。 取代反应可分为亲核取代、亲电取代和均裂取代、协同反应四类。如果取代反应发生在分子内各基团之间,称为分子内取代。有些取代反应中又同时发生分子重排(见重排反应)。
-
赞(9)
回复(0)
热门问答
- 都有什么物质能发生取代反应
2015-04-12 08:31:09
333
3
- 烯烃能直接发生取代反应么
2016-12-14 07:34:44
603
1
- 盐都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
- 盐都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
2008-01-16 16:51:06
315
1
- 四氯化碳能与氢气发生取代反应吗
2017-05-11 14:12:35
329
1
- 甲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是不是氧化反应
- 问题是:按照去氢加氧是氧化反应的定义,甲苯确实去氢了,但也多了一个氯。是不是氧化反应?
2014-05-17 06:10:18
802
2
- 金属氧化物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2015-10-15 15:29:56
461
1
- 金属氧化物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2018-12-05 14:55:35
318
0
- 总结能与格氏试剂发生反应的物质?
2011-06-21 15:54:13
746
1
- 初中化学有哪些物质不能发生反应
2017-04-25 14:28:27
1103
2
- 甲苯取代反应
- 两种情况如何取代?方程式是什么? 1.铁 2.光照
2016-12-01 03:27:11
1401
1
- 与胺类物质在常温下,能很快发生反应的固体物质有哪些?
2015-03-12 03:57:13
345
1
- 青霉氨基酸能发生哪些反应
2018-11-27 21:45:42
201
0
- 甲苯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有哪些
2017-11-22 11:33:07
1546
1
- 什么物质能与氢气发生反应如题,比如什么氧化钠啊,氯
2017-01-16 15:19:00
378
2
- 油脂与氢气发生取代反应 得到固体油脂 为什么不对?高一化学
2013-06-09 04:37:50
622
3
- 橡胶塞能和酸碱发生反应吗?
2013-02-04 02:31:11
1067
3
- 氨气与氢气能发生反应吗?
2010-08-21 02:18:43
288
5
- 乙酸乙酯能和氢气发生反应么?
2014-04-27 11:48:28
503
2
- 氢气和氧气能发生反应吗
2017-04-30 07:06:49
666
1
- 溴原子取代氢原子 紫外吸收光谱发生什么变化
2017-06-13 11:10:04
430
1
5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
-
- #DeepSeek如何看待仪器#
- 干体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
- 从-70℃到150℃:一台试验箱如何终结智能...从-70℃到150℃:一台试验箱如何终结智能调光膜失效风险?解决方案:SMC-210PF-FPC温湿度折弯试验箱的五大核心价值1. 多维度环境模拟,覆盖全生命周期测试需求超宽温域:支持-70℃至+150℃的极限温度模拟(可选配),复现材料在极寒、高温、冷热冲击下的性能表现;控湿:湿度范围20%~98%RH(精度±3%RH),模拟热带雨林、沙漠干燥等复杂工况,暴露材料吸湿膨胀、分层缺陷;动态折弯:0°~180°连续可调折弯角度,支持R1~R20弯曲半径设定,模拟实际装配中的微小应力,提前预警裂纹、断裂风险。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