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血细胞分析仪

当前位置:仪器网> 知识百科>血细胞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的功能|应用

血细胞分析仪的功能|应用

类型:血细胞分析仪应用 2018-11-15 14:12:16 10806阅读次数

  血细胞分析仪由于其含有丰富的诊断信息而备受医生重视,成为临床常规检查仪器。近年来,由于相关学科及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血细胞分析仪无论是其检查项目的扩展还是对疾病诊疗的应用价值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血细胞分析仪的功能

  传统的血细胞分析仪仅包括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测定,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血小板(PLT)计数。

  随着血细胞分析仪性能的提高,逐渐增加了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Hb含量(MCH),红细胞平均Hb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白细胞分类由人工显微镜分类到分析仪自动分类,根据血细胞分析仪的档次又分为三分类和五分类,仪器采用电阻抗原理可把WBC分成中性粒细胞,中间细胞和淋巴细胞三类,而仪器采用电阻抗、激光、射频、光散射、细胞化学等技术,把WBC精确到了五分类,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碱细胞、嗜酸细胞。

血细胞分析仪的功能.jpg

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现状

  血细胞分析Z早仅是红细胞、白细胞的显微镜人工计数,由于其误差大、重复性差,影响因素多、效率低,自20世纪50年代逐渐由血细胞分析仪取而代之,80年代以前血细胞分析仪主要是半自动型,标本在机外预稀释后才上机检测,干扰和随机误差较大。

  近年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不断涌现,在机内稀释加溶血剂,检测和换算报告,辅助功能越来越完善,提高了仪器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现在已有联合型血液分析系统问世,将先进的血细胞分析仪、涂片机、染片机、网织红细胞计数仪串联在一起,大大避免了实验的随机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

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

  1、红细胞系列

  血细胞分析仪的RBC计数、Hb测定、HCT主要用来判断有无贫血及贫血的程度,三者主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骨 髓代偿性增生或者血液浓缩,如新生儿、高原居民、肺心病、大面积烧伤、严重呕吐及腹泻等,会引起全血粘度,使机体处于血栓前状态,而临床更为常见的是三者降低即贫血,根据Hb的降低程度划分贫血程度,根据RBC、Hb、HCT可计算出RBC参数MCV、MCH、MCHC,进而把贫血分成大细胞性、正常细胞、小细胞三类。

  血细胞分析仪对贫血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更大的意义,RDW与MCV结合应用,对贫血的诊断作用更大。如:同是MCV减小,缺铁性贫血RDW升高而大多数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RDW正常。有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呈大细胞性,但其RDW正常,可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RDW升高相鉴别。另有报道认为,MCV越小,其诊断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越高。

  2、白细胞系列

  血细胞分析仪用于白细胞计数可以:判断感染的类型及程度,如常见于化脓性细菌引起的感染,升高的程度取决于感染的范围、严重程度以及机体的反应能力,往往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中度以上的感染往往伴随着核象的左移和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严重的组织损伤时升高,升高程度与组织损伤程度及预后相关。

  有报道认为,脑梗死及心肌梗死患者早期WBC计数越高,病死率也越高。中毒患者WBC计数升高且升高程度与中毒程度呈正相关,WBC越高,有机磷中毒愈严重,恢复愈慢。血细胞分析仪可以对放、化疗进行监测,评价患者对射线的耐受能力。

  3、PLT系列

  血细胞分析仪的PLT计数主要用来评价血液的凝固功能,如,可增加血液的粘滞性,使血液处于血栓前状态,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溶血性贫血、脾切除后及急性出血等。

  血细胞分析仪的PLT计数降低则表示有出血倾向,常见于造血功能障碍,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破坏过多,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近年来,临床愈加重视MPV、PDW对疾病的诊疗意义。MPV可用于:

  ①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由于PLT破坏增多引起的PLT减少时MPV增大,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骨 髓受损导致血小板减少时MPV下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而由于PLT周围血分布异常所致PLT减少时MPV正常,如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

  ②作为骨 髓功能恢复的早期诊断指标,骨 髓YZ时MPV降低,当骨 髓功能恢复时,MPV增大并先于血小板数量升高。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骨 髓YZ期MPV明显降低,骨 髓恢复早期MPV明显升高,所以MPV可作为白血病化疗期间骨 髓造血功能恢复的早期指标。

  ③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时MPV升高,如脑梗死急性期MPV明显升高,并可作为预后的一个指标。

  ④作为出血程度的监护指标,MPV越小,出血倾向越严重,即便血小板重度下降,如MPV升高,出血发生率亦低。

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jpg

  4、直方图的应用

  血细胞分析仪在计数RBC、WBC、非PLT的同时,能对每一个血细胞的体积进行测量,以细胞体积大小为横坐标,以细胞出现的相对频率为纵坐标,就形成了血细胞的体积直方图,直方图不仅能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对一些疾病的诊断和LX观察提供帮助,同时还可依据直方图判断测试结果是否可信。

  1、正常的RBC直方图,其峰值所对应的是RBC的MCV,其底线的宽度基本代表RDW,基本上呈现一个正态曲线,缺铁性贫血时呈小细胞性,直方图曲线左移,而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大细胞性贫血,直方图曲线右移,如出现双峰则表明有体积大小不同的二类RBC,随着ZL如二峰融合RBC形态趋于一致,表明ZL有效。

  2、白细胞直方图(以三分类为例),有二峰一谷,前面一峰代表淋巴细胞,中间一谷代表中间细胞,后面一峰代表中性粒细胞。当有核红细胞增多时,淋巴细胞峰面积增大,当中间细胞峰面积增大时,可能出现异形淋巴细胞或原始幼稚细胞,如二个峰融合成一个峰则提示某一类细胞过多或出现原始幼稚细胞,应进一步做显微镜检查。

血细胞分析应用的注意事项

  1、由于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项目越来越多,这就为仪器本身和操作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析结果时,必须首先考虑其准确度、可信度,可借助于临床资料和直方图进行判断。

  2、目前血细胞分析仪其准确度和重复性已能满足临床要求,但仍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显微镜检查,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必须要做显微镜人工检测。

  ①当PLT计数值过低时,应做PLT显微镜人工计数,有报道PLT计数<25×109/L时,血细胞分析仪误差较大,应做人工计数。

  ②需要观察血细胞形态时,如检测RBC形态判断贫血原因,WBC形态检查看中性粒细胞是否有核象变化及中毒性颗粒以判断感染情况,是否有病态表现以判断骨 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否有原始幼稚WBC及异型淋巴细胞等。

  ③检查寄生虫时,如疟原虫必须做显微镜检查。

  ④直方图有异常提示时,应做显微镜检查来寻找原因。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3-09-14 11:51:19
关注 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