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资讯中心>使用BeNano 180 Zeta Pro检测黑褐色胶体悬浮液

使用BeNano 180 Zeta Pro检测黑褐色胶体悬浮液

来源: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      分类:商机 2024-06-14 12:00:09 94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关键词:粒径、吸光颗粒

颜色较深的样品往往具有较强的吸光效果,颗粒吸收散射光会降低散射光强和散射光强的波动,这对于动态光散射测试具有一定影响。因此检测这类样品时需要对于样品进行稀释,以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在这篇应用报告中,我们使用丹东百特仪器公司BeNano 180 Zeta Pro 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仪检测了分散在水溶液中的两个具有吸光效应的样品的粒径信息。


原理和设备

采用丹东百特公司的BeNano 180 Zeta Pro纳米粒度仪进行测试。仪器使用波长671nm,功率50mW激光器作为光源。动态光散射光路收集90°或者173°散射光,通过相关计算得到原始相关曲线信号,进而推导出颗粒的布朗运动速度,由斯托克斯爱因斯坦方程得到颗粒的粒径和粒径分布信息。

样品制备和测试条件

一共检测了两个不同样品,这两个样品均呈现褐色,说明其对于光线具有较强吸收。将两个样品分别在原液状态,稀释两倍、十倍和一百倍条件下进行动态光散射测试。

通过BeNano 180 Zeta Pro内置的温度控制系统将测试温度控制为25℃±0.1℃,分别在90°和173°进行测试。

每一个样品在放入样品池后进行至少三次测试,以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得到结果的标准偏差。

测试结果和讨论

图1. 1#样品稀释2倍90°测试多次相关曲线(上图)和粒径分布(下图)

图2. 2#样品稀释2倍90°测试多次相关曲线(上图)和粒径分布(下图)

图3. 1#样品稀释2倍173°测试多次相关曲线(上图)和粒径分布(下图)

图4. 2#样品稀释2倍173°测试多次相关曲线(上图)和粒径分布(下图)

表1. 1#样品粒径测试结果

表2. 2#样品粒径测试结果

图5. 1#(上图)和2#(下图)样品在不同倍数下和不同检测角度得到的粒径结果

通过图1-图4多次测试的相关曲线和粒径分布结果可以看出,两个样品在不同浓度和角度下测试重复性良好。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样品吸收较强,原液在90°光路下无法检测。

图5可以看出在90°和173°下检测,粒径结果随浓度降低而降低,当稀释倍数超过10倍时,粒径结果不再随浓度变化。在稀释条件下,90°检测结果和173°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

样品的粒径随浓度降低而降低是由于样品对于散射光具有较强吸收,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散射光的光强和波动性,导致了结果偏大。所以当遇到此类吸收较强的样品时,需要对于样品进行必要的稀释。在稀释倍数10倍至100倍区间内,样品粒径保持稳定,说明此时样品对于散射光的吸收已经基本可以忽略,测试得到的粒径结果为真实的粒径结果。

在测试中使用了背散射173°和90°,在较高浓度下背散射检测结果没有体现出更加接近真实值,这是因为背散射在检测高浓度样品的优势主要来源于对于多重光散射的抑制,例如乳白色样品,而对于具有较强吸收的样品,背散射并不能带来更好的高浓度的检测能力。用户在选择仪器的配置和检测角度时,应当从自身的样品特点出发,而不是仅仅依赖于设备参数。


本文作者PROFILE

 刘诗玘

百特应用实验室


往期 · 推荐

BeNano检测纳米黑炭黑颗粒的粒径和Zeta电位

粒度测试保证咖啡风味清香纯正

水泥节能减排 提质增效,粒度监测与控制是有效途径

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是中国著名的粒度仪器制造商和粒度测试技术研发基地,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辽宁省软件企业、辽宁省守合同重信誉企业、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和测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主要产品有激光粒度分析仪、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显微图像粒度粒形分析仪、粉体特性测试仪和环境空气监测仪等5个系列共34个品种,拥有100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产品不仅销往全国34个省市区,还出口到德国、韩国、美国、俄罗斯、巴西、日本等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制药、电池材料、化工、磨料、涂料、建材、非金属材料和金属粉的生产、应用和研究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产品的技术性能和质量居国际先进水平。


网址:http://www.bettersize.com    

电话:400-655-8837    

扫描关注 了解更多粒度测试知识

记得分享点赞、和在看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4-09-06 10:49:05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