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助力气相色谱仪市场发展,行业迎来新机遇
近期,知名机构发布了2025年2月中国政府采购网上气相色谱相关中标数据。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2月中国政府采购网上可统计到的气相色谱中标15套,中标金额为588.003万元,平均单价约为39.20万元/套。其中,国产品牌气相色谱仪的中标金额114.243万元,低于国外品牌气相色谱仪中标金额473.76万元,政府机构成为本月采购主力。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政府采购行为为气相色谱仪市场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那么,政府采购究竟给气相色谱仪市场带来了哪些新的机遇呢?
一、需求增长,市场空间拓展
政府机构作为采购主力,其采购需求的增加直接推动了气相色谱仪市场的增长。2025年2月,政府机构采购数量7套,约占2月气相色谱仪采购总数量的46.67%,采购金额为294.90万元,约占2月气相色谱仪采购总金额的50.15%。政府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监管、医疗卫生等领域对气相色谱仪的需求不断上升,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订单来源。随着政府对这些领域的重视程度持续加强,未来气相色谱仪的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大。
二、政策支持,引导市场方向
政府采购行为往往与国家相关政策紧密相连。政府通过采购气相色谱仪等仪器设备,支持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引导了市场的方向。例如,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促使政府加大对环境监测设备的投入,其中包括气相色谱仪,用于检测大气污染物、水质污染等。这不仅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也为气相色谱仪市场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促使企业加大在该领域的研发和市场拓展力度。
三、促进国产替代,助力国产品牌发展
从各产地气相色谱中标情况来看,2月国产品牌气相色谱仪的中标数量为5套,约占总数量的33.3%,中标金额为114.24万元,约占总金额的19.43%。虽然目前国产品牌在市场份额上仍低于国外品牌,但政府采购为国产品牌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实力和竞争力的平台。政府机构在采购过程中,对国产和国外品牌一视同仁,给予了国产品牌公平竞争的机会。这有助于国产品牌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逐步缩小与国外品牌的差距,加速国产替代进程,推动国产品牌在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
四、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政府采购对气相色谱仪的性能、精度和可靠性有较高的要求,这促使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为了满足政府及各领域的需求,企业需要不断优化气相色谱仪的检测灵敏度、分离效率、数据处理能力等关键指标,开发出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小型化的仪器设备。同时,政府采购也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如色谱柱、耗材、软件等,促进了整个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升级。
五、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政府机构的采购行为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较为严格,这促使气相色谱仪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和服务体系,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政府采购的示范效应也会引导其他企事业单位对气相色谱仪的采购标准和要求提高,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此外,政府通过采购气相色谱仪支持科研项目、教育教学等,也为行业培养了更多的专业人才,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综上所述,政府采购在气相色谱仪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市场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发展机遇。气相色谱仪企业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满足市场需求,共同推动气相色谱仪行业的繁荣发展。
标签:色谱仪发展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政府采购助力气相色谱仪市场发展,行业迎来新机遇
- 政府机构的采购行为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较为严格,这促使气相色谱仪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和服务体系,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
- 我国氢能发展驶入“快车道”,纯水市场迎来新机遇
- 我国氢能发展驶入“快车道”,纯水市场迎来新机遇
-
- CISILE首次京沪联动,科学仪器行业迎来新机遇
- 未来五年,我国科技创新工作将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有力支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实施,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
- 生态环境部强化碳配额清缴机制 环保仪器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 配额清缴压力下,“监测+治理”一体化服务需求凸显。企业需兼顾数据合规与成本优化,如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协助水泥企业优化窑炉燃烧效率,年减排5万吨二氧化碳并节省300万元配额成本。
-
- 浙江省发布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规定 相关仪器迎来发展新机遇?
- 浙江省食品安全追溯政策正式发布,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这一政策的出台将对相关仪器仪表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
- 中美农产品贸易战升级:检测仪器行业迎来新机遇与挑战
- 为应对贸易壁垒,跨国仪器企业纷纷调整战略。世界仪器巨头丹纳赫集团宣布,计划将80%的在华销售产品转为本土生产,以降低成本。而国内企业则通过整合芯片、传感器等产业链资源,减少对进口元件的依赖。
-
- 国务院强化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服务科技绿色产业发展 仪器行业如何跟随策略发展?
- 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随着科技产业的发展,政府采购对仪器设备的性能和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仪器行业需要不断引入先进的科技成果,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
-
- 财政部等三部门:继续对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全额退还增值税,仪器仪表行业又迎来新机遇
- 近日,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2023年第41号),对研发机构购买国产设备继续全额退还增值税符合规定的(包括国内研发机构和国外研发中心)。 该公告执行期限至2027年12月31日,具体自内资研发机构、外资研发中心取得退税资格的次月1日起执行。
-
- AI需求扩张带来电力需求新机遇 电力设备仪器能否迎来发展春天?
- OpenAI的热门聊天机器人ChatGPT每天可能要消耗超过50万千瓦时的电力,以响应用户的约2亿个请求。相比之下,美国家庭平均每天使用约29千瓦时电力。
-
- 科学仪器行业迎来新机遇:深那ShenNa响应国家政策,创新提效!
- 推动符合条件的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更新置换先进教学及科研技术设备,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
- 国家新增372项标准物质覆盖多领域 仪器行业迎来技术升级新机遇
- 新增标准物质为仪器校准提供了更全面的基准体系。例如,环境监测仪器通过空气中甲烷气体标准物质校准后,碳监测数据的准确度显著提升,直接服务于“双碳”目标的量化管理。
-
- 计量校准仪器迎来高质量发展突破 仪器仪表行业能否借势发展
- 测量和校准仪器的广泛应用导致仪器仪表行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各行业对仪器的精确测量和校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使用高质量的测量和校准仪器。 这为仪器仪表行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
- 财政部推出全新政府采购方式 邀请研发风险共担仪器行业发展如何迈入新篇章?
- 这种新型采购模式的优势在于其风险分担机制。传统政府采购往往要求供应商提供成熟的产品或服务,这对于初创企业和创新项目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它们在研发阶段往往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
- 探寻蒸发结晶行业发展新机遇 国内外知名企业8月集结上海
- 2021年8月25—27日,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蒸发及结晶技术设备博览会将如约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涵盖石油、煤化工、能源、生物医药、化工原料、化工环保、农药化肥、涂料等行业。
-
- 长三角构建计量校准一体化战略 仪器仪表行业迎来发展新局面
-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
- 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政策出台 对仪器行业发展有何作用?
- 国产化进程是提升国内仪器行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政策支持国产科学仪器的研发和推广,减少对外依赖,提高国内仪器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这将加速国产仪器的替代进程,进一步推动仪器行业的国产化。
-
- 聚焦海关更新设备落地 仪器行业如何寻找相关发展新机遇?
- 东地区是仪器待更新量最大的区域,杭州、徐州等海关密集发布招标。东北与华南地区也表现出强劲的采购需求,如哈尔滨海关采购37套设备(预算2933万元),广东海关预算超7000万元。企业应设立区域服务团队。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