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态工程设计方案”为电容去离子技术海水淡化提供新思路
海水淡化主要是为了提供饮用水和农业用水,有时食用盐也会作为副产品被生产出来。海水淡化在中东地区很流行,在某些岛屿和船只上也被使用。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 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量技术,可以增加淡水总量,且不受时空和气候影响,水质好、价格渐趋合理,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饮用水和工业锅炉补水等稳定供水。 从海水中取得淡水的过程谓海水淡化。
日前,合肥研究院固体所科研人员采用电容去离子技术,利用价态调控方案,制备出三种不同锰价态氧化物与碳的复合物,均能较好地维持前驱体的纺锤体形貌,并与商业活性炭电极组合成非对称膜电容去离子(MCDI)装置。液中均具有高盐吸附能力。该价态工程设计方案为脱盐中的高性能赝电容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新颖的途径。
电容去离子技术也可称电吸附技术,是利用带电电极表面吸附水中离子及带电粒子的现象,使水中溶解盐类及其它带电物质在电极的表面富集浓缩而实现水的净化/淡化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
电容去离子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外加电压在电极之间形成静电场, 带电粒子在静电场中受到静电力而被迫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板移动, 在电极板表面形成双电层,带电粒子吸附并暂时储存在双电层中。当吸附过程达到平衡时撤去电场或反接电源后, 吸附在电极上的离子回到溶液中,达到脱附目的。
在电吸附过程中,电量的储存/释放是通过离子的吸脱附而不是化学反应来实现的,故而能快速充放电,而且由于在充放电时仅产生离子的吸脱附,电极结构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其充放电次数在原理上没有限制。
当电极表面电位达到一定值时,双电层离子浓度可达溶液体相浓度的成百上千倍,离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被储存在电极表面的双电层中,直至电极达到饱和,此时,将直流电源去掉,并将正负电极短接,由于直流电场的消失,储存在双电层中的离子又重新回到通道中,随水流排出,电极也由此得到再生。
电吸附装置的核心是电吸附模块。电吸附模块通常由电极、集电极、隔离体、固定端板、紧固件及电引线和配套管路管件等组成。多对电极、集电极和隔离体通过固定端板、紧固件固定组成电吸附处理单元,又称电吸附模块。
电吸附和传统的去离子技术相比,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1)电吸附技术污染小、能量利用率高,整个过程不会有副产物产生,对环境友好;
(2)电吸附过程操作简单;
(3)电吸附技术对资源的利用率高,可以分离含量低、常规方法难以分离的物质。
电极作为电吸附装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电 吸附技术的关键。 电极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吸附 速率快慢、吸附量大小以及选择性的优劣。性能优异 的吸附电极具有导电性好、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 孔容适宜、吸附容量大、选择性高等特点。
对电极的要求也就决定了制备电极的原材料应该具备如下特点:
(1)大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电极和溶液 接触面越大,吸附速率越快;
(2)适宜的孔径。研究表 明孔径处于介孔范围时,吸附效果最 好;
(3)大的孔 容。孔容大则吸附和储存离子的空间越大,吸附效果 越好。
(4)来源广、环境友好、性能稳定且易于成型。
新闻来源:固体物理研究所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价态工程设计方案”为电容去离子技术海水淡化提供新思路
- 电容去离子技术也可称电吸附技术,是利用带电电极表面吸附水中离子及带电粒子的现象,使水中溶解盐类及其它带电物质在电极的表面富集浓缩而实现水的净化/淡化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
-
- 锰基铁氧体与电吸附技术为高效硬水软化提供新思路
- 合肥研究院采用基于电容去离子技术发展了锰基铁氧体(MnFe2O4)选择性吸附电极,依托其独特的晶体结构及特有的赝电容效应,该电极展现出高效的选择性电吸附硬度离子能力。
-
- 纳米压印技术为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有序化膜电极提供新思路
- 纳米压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微纳加工技术。该技术通过机械转移的手段,达到了超高的分辨率,有望在未来取代传统光刻技术,成为微电子、材料领域的重要加工手段。
-
- 拓扑晶体绝缘体为微电子器件发热问题提供新思路
- 拓扑绝缘体是一种内部绝缘,界面允许电荷移动的材料。
-
- “蒸发冷却技术”再次为国家重大工程李家峡水电站提供技术支撑
- 再次领命挑战水轮发电机项目,对蒸发冷却技术团队意义重大。
-
- 我国科研团队为高密度大容量存储器件提供新思路
- 据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网15日消息,该校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翟天佑团队在二维高性能浮栅晶体管存储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 中科大实现微波激射器为超高精度超低频磁场测量提供新思路
- 该实验室彭新华教授研究组及其合作者首次在弗罗凯量子体系上实现微波激射器,为超高精度超低频磁场测量以及暗物质搜寻等研究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
- 用户成果|上海海洋大学于飞/同济大学马杰团队Chemical Science: 应用QCM-D研究MOF电极的电容去离子性能
- 本研究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探索了不同形态的NH2-MIL-53(Al)电极材料在电容去离子(CDI)过程中的氟离子去除性能,并深入分析了其背后的机理。其中,QCM-D技术的应用为揭示氟离子吸附机制提供了关键支持。
-
- 金属间电荷转移的研究 为分子电子器件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 相同价态但不同自旋态金属簇单元间金属—金属电荷转移,为电子转移现象和分子电子器件的合理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
- 基于波导超晶格的光学相控阵为激光雷达等应用提供新思路
-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江伟课题组报道了基于波导超晶格的半波长间距的光学相控阵,为高性能光学相控阵及相关激光雷达等应用开辟了道路。
-
- 中科院为规模化制备高比能柔性固态储能器件提供新思路
- 该技术实现了铝塑电池/超级电容器的柔性化,并且与常规制备工艺兼容,提供了一种规模化制备柔性储能器件的方法。
-
- 沈自所研究智能电网大数据分析为降低电力损耗提供新思路
- 智能电网要广泛应用先进的设备技术,极大地提高输配电系统的性能。未来的智能电网中的设备将充分应用在材料、超导、储能、电力电子和微电子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
- 多探针STM分时复用切换系统有望为材料基因组研究提供新思路
- 扫描隧道显微镜作为一种扫描探针显微术工具,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让科学家观察和定位单个原子,它具有比它的同类原子力显微镜更加高的分辨率。
-
- 德国大学采用原子磁力仪检测电池内部缺陷 为改进电池提供新思路
- 德国美因兹大学提出一种与磁共振成像相同,使用原子磁力仪检测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状态及所有缺陷的测量电池周围的磁场的方法。
-
- 沈自所设计“炉温预测框架”为人工智能应用能耗优化控制提供新思路
- 沈自所设计了基于时间卷积网络和迁移学习技术的多区炉温预测框架,并通过生成对抗网络来提升预测精度,建立了实时的炉温预测模型。
-
- AI成功提供蛋白酶设计方案 对生物医药器械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
- AI在基因编辑与合成生物学方面的革新也不容忽视。AI设计的CRISPR相关蛋白大幅提升基因编辑效率和特异性,为遗传病治疗和农业生物技术提供新工具。
-
- 碳化硅为光伏系统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 商业光伏装置的额定功率通常为100 kW至1 MW,尤其适用于商业体系。为满足大功率光伏系统的需求,有研究机构开发了50kW光伏逆变器系统样机,是业内第 一款比功率为1kW/kg的全SiC逆变器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