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第三届 3D 细胞类器官应用与高内涵成像技术研讨会
2024 年 9 月 26 日,(上海)有限公司在北京圆满举办了“第三届 3D 细胞类器官应用与高内涵成像技术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汇聚了国内类器官领域的众多知名专家学者,他们纷纷分享了最新的研究应用成果,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来自国内各大科研院校、医疗机构以及生物技术公司的逾百名专业人士积极参与此次研讨会。
会议伊始,(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梅郁女士发表了精彩的开幕词。
张总介绍了 Molecular Devices 的发展历程、当前现状及未来展望。41 年来,Molecular Devices 一直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秉持客户至上、不断创新的理念,已经形成了七大类产品线,有着 20 多款酶标仪及 GxP 合规软件;高内涵及 CellXpress.ai 体外模型智能化工厂;还有微生物与细胞克隆筛选的产品;同时也有用于脑科学研究的膜片钳等产品。
Molecular Devices 高度重视中国市场需求,主动出击,投资建立研发中心及北京客户体验中心,旨为本土客户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近年来,Molecular Devices 在 3D 体外模型及类器官领域也不断加大布局和投资力度。2022 年,MD 成功收购了英国的类器官公司— Cellese,从而可以提供标准的肿瘤类器官的制备服务。去年,我们更是推出了 CellXpress.ai 体外模型智能化工厂,可以同时自动培养 10 种不同类型的体外模型,不论是 2D 的 CLD,还是 3D 细胞球,亦或是不同种类的类器官,都可以轻松应对。
(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梅郁
在本次会议上,专家们围绕 3D 类器官领域的热点议题,纷纷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首位报告嘉宾是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冷泠教授。冷教授详尽地阐述了如何利用人多能干细胞衍生的类器官构建体外疾病模型,进而深入研究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探讨遗传缺陷引发的疑难罕见病的致病原理,以及开展药物评估工作。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冷泠
第二位报告嘉宾是(上海)有限公司成像产品经理苏园园博士。苏博士全面展示了 Molecular Devices 新推出的全体外模型智能化工厂 CellXpress.ai,是获得了 HUB 授权的类器官 Protocol 验证的专业化系统。该系统能够 7×24 小时不间断运行,支持 2D 细胞、3D 细胞球、肿瘤类器官、iPS 细胞以及其他多种来源的类器官培养。它能够精确控制各种模型的接种&传代等操作,显著减少人工操作时间,并减轻周末实验室工作负担。此外,CellXpress.ai 还配备了先进的 AI 分析软件,能够自动进行细胞培养、分化、换液决策,以监测生长、大小、表型等关键指标。
(上海)有限公司产品经理苏园园博士
第三位报告嘉宾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的李晓瑞老师。李老师带来的主题报告是《基于神经支配的人体仿生类器官和器官芯片的研究》。在报告中,李老师深入阐述了类器官和芯片器官在新药研发、疾病模型、个性化医疗和载人航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李老师介绍了如何在芯片上构建了一系列模拟血管化器官微生理结构的多器官模型。针对器官有效缩放、神经支配和传感器集成问题,通过整合多层流微流控技术、生物 3D 打印技术、结构色材料编码传感技术,将所制备的器官芯片用于构建神经血管单元、神经肌肉连接和神经心肌连接的体外模型。这些模型与传感器、电生理刺激和在线监测相结合,为高通量药物筛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李晓瑞
第四位报告嘉宾是清华大学副研究员庞媛老师。庞老师带来的议题是《基于生物 3D 打印的体外仿生组织构建及精准医疗研究》。在报告中,庞老师深入探讨了面向恶性肿瘤个性化治疗的临床实际应用需求,基于仿生肿瘤微环境体外重塑及类器官形成的肿瘤干细胞发育物理/化学调控机制,提出了利用生物 3D 打印与类器官培养相结合的研究策略,建立了个性化肿瘤类器官模型生物 3D 打印构建方法,实现了不同患者模型的高通量药物筛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新型治疗方式应用研究,探索了不同病理阶段肿瘤的发展及转移调控机制,开发了抗癌药物肝毒性研究平台,为个性化肿瘤治疗和临床前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应用基础。
清华大学副研究员庞媛
最后一位演讲嘉宾是(上海)有限公司的应用科学家主管宁航老师。宁老师详细阐述详细了高内涵筛选技术的独特特点,并深入探讨了高内涵技术在多个领域创新应用。此外,宁老师还着重介绍了如何利用高内涵对 3D 类器官进行深入研究,为与会者带来了宝贵的见解。
(上海)有限公司应用科学家主管宁航
除了专家演讲外,现场观众也积极参与互动,与专家一起探讨议题,碰撞出了各种观点,形成了精彩的交流和思想碰撞。
在茶歇时段,众多客户纷纷涌向 Molecular Devices 的展台前,对 MD 的成像设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我们的专业工程师在现场进行了详尽的仪器操作演示,并展示了如何利用先进的 AI 软件对图片进行精准分析。这些演示不仅让客户深刻感受到了我们仪器操作的便捷性以及软件功能的强大,更激发了他们对我们产品的浓厚兴趣与期待。
关于
Molecular Devices 始创于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硅谷,并在全球设有多个代表处和子公司。2005 年,Molecular Devices 在上海设立了中国代表处,2010 年加入全球科学与技术的创新者丹纳赫集团,2011 年正式成立商务公司: (上海) 有限公司。Molecular Devices 以持续创新、快速高效、高性能的产品及完善的售后服务著称业内,我们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在生命科学研究、制药及生物治疗开发等领域蛋白和细胞生物学的创新性生物分析解决方案。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精彩回顾】第三届 3D 细胞类器官应用与高内涵成像技术研讨会
- 【精彩回顾】第三届 3D 细胞类器官应用与高内涵成像技术研讨会
-
- 【精彩回顾】第二届 3D 细胞类器官应用与高内涵成像技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 【精彩回顾】第二届 3D 细胞类器官应用与高内涵成像技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
- 【精彩回顾】第二届 3D 细胞类器官应用与高内涵成像技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 【精彩回顾】第二届 3D 细胞类器官应用与高内涵成像技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
- 会议预告 | 3D细胞类器官应用与高内涵成像技术研讨会
- “ 3D 细胞类器官应用与高内涵成像技术研讨会”,为科研人员带来最 新的 3D 细胞、类器官研究与高内涵成像技术,我们期待您的莅临与指导!
-
- 【会议预告】第三届 3D 细胞类器官应用与高内涵成像技术研讨会邀您参加
- 【会议预告】第三届 3D 细胞类器官应用与高内涵成像技术研讨会邀您参加
-
- 【会议预告】第三届 3D 细胞类器官应用与高内涵成像技术研讨会邀您参加
- 【会议预告】第三届 3D 细胞类器官应用与高内涵成像技术研讨会邀您参加
-
- 【精彩回顾】类器官 3D 培养与高内涵成像应用论坛—西安站
- 【精彩回顾】类器官 3D 培养与高内涵成像应用论坛—西安站
-
- 【精彩回顾】类器官 3D 培养和高内涵成像应用论坛—成都站
- 【精彩回顾】类器官 3D 培养和高内涵成像应用论坛—成都站
-
- 【会议预告】第二届 3D 细胞类器官应用与高内涵成像技术研讨会邀您参加
- 【会议预告】第二届 3D 细胞类器官应用与高内涵成像技术研讨会邀您参加
-
- 【会议预告】第二届 3D 细胞类器官应用与高内涵成像技术研讨会邀您参加
- 【会议预告】第二届 3D 细胞类器官应用与高内涵成像技术研讨会邀您参加
-
- 【会议预告】第二届 3D 细胞类器官应用与高内涵成像技术研讨会邀您参加
- 【会议预告】第二届 3D 细胞类器官应用与高内涵成像技术研讨会邀您参加
-
- 【会议预告】第二届 3D 细胞类器官应用与高内涵成像技术研讨会邀您参加
- 【会议预告】第二届 3D 细胞类器官应用与高内涵成像技术研讨会邀您参加
-
- 【精彩回顾】石家庄与太原类器官 3D 培养和高内涵成像应用论坛圆满落幕
- 【精彩回顾】石家庄与太原类器官 3D 培养和高内涵成像应用论坛圆满落幕
-
- 【精彩回顾】高内涵成像与类器官 3D 体外模式智能化培养用户会—广州站
- 【精彩回顾】高内涵成像与类器官 3D 体外模式智能化培养用户会—广州站
-
- 【会议预告】类器官 3D 培养与高内涵成像应用论坛—西安站
- 【会议预告】类器官 3D 培养与高内涵成像应用论坛—西安站
-
- 【会议预告】类器官 3D 培养与高内涵成像应用论坛—西安站
- 【会议预告】类器官 3D 培养与高内涵成像应用论坛—西安站
-
- 【会议预告】类器官 3D 培养与高内涵成像应用论坛—太原站
- 【会议预告】类器官 3D 培养与高内涵成像应用论坛—太原站
-
- 【会议预告】类器官 3D 培养与高内涵成像应用论坛—太原站
- 【会议预告】类器官 3D 培养与高内涵成像应用论坛—太原站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