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全天直播 | 2022年碳中和峰会,共话零碳机遇
扫 码 分 享
“聚焦低碳环境,携手新能源”。这里有最权威的专家;这里有最 新发展形势分享(解读政策规划、标准,分析行业最 新发展形势),这里有最全的企业低碳技术解决方案,为企业在实现碳中和目标及低碳转型规划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与技术指导,进而让业者更加清晰了解行业的最 新趋势与挑战,抓住机遇,应对调整。请关注4月26日,“2022年碳中和峰会”,公话零碳机遇。
识别二维码报名
内容精彩,切勿错过!
——主办方——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支持媒体——
北极星环保网/分析测试百科网
标签:2022年碳中和峰会 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赛默飞色谱/质谱技术助力环境污染物监测 ( 碳中和下的土壤检测及质量控制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4月26日全天直播 | 2022年碳中和峰会,共话零碳机遇
- 请关注4月26日,“2022年碳中和峰会”,公话零碳机遇。
-
- 邀请函 | 4月21-23日,来中国环博会,一起 “碳” 寻零碳未来
- 2025年4月21-23日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
- 会议回顾!上海新诺助力 “零碳未来:面向碳中和的前沿技术研讨会” 取得圆满成功
- 上海新诺仪器作为上海市浦东新材料学会常务副理事单位以及沪助科研圈创始单位,以主办方身份参加了此次意义非凡的会议。
-
- 世环会·2021碳中和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峰会
- 世环会·2021碳中和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峰会将于6月2日在上海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
- 双碳检测方法 多项仪器共同助力碳中和
-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自然界的碳排放比之于人为碳排放,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 碳中和目标带给我们什么?
- 碳排放过量是导致全 球变暖的重要原因。根据BP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碳排放总量为98.3亿吨,是2000年碳排放的2.8倍,2000年以来年均增速为5.6%。
-
- 碳循环、碳达峰、碳中和——二氧化碳(CO2)的监测方案
- 自然界碳循环的基本过程如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气中。
-
- 关于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对环保计量仪器产业有哪些机遇与挑战?
- 为切实发挥标准对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据《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等
-
-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公开征集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需求
- 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需求,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 官方解读:《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
-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