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包里可能有几百种昆虫的DNA和上百亿颗微塑料
***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仅仅一袋茶包就残留了几百种不同昆虫的DNA。不过,你不必为此感到担心——毕竟茶包里的是昆虫DNA而不是遗骸,研究的目的也只是探索昆虫的迁徙与演化历程。然而,茶包中的另一种外来物可能要引起警惕了:此前的研究发现,泡一袋茶包会释放上百亿的微塑料颗粒。目前人们并不确定,这些微塑料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茶包中的昆虫DNA是怎么回事。这是一项近期发表于Biology Letters的研究,在这些德国科学家手上,包括茶包在内的干燥植物样本成了“案发现场”,记录着不同昆虫与植物接触的历史。
我们知道,昆虫帮助植物授粉、以植物为食、利用植物筑巢……不同昆虫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与植物交流。但科学家能观察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毕竟人们不可能时刻监控着造访一片植物的昆虫。
好在,就像罪犯在犯罪现场留下的DNA可以帮助警方破案,昆虫造访植物时也可以留下自己的DNA,而且这些信息在干燥条件下可以稳定保存。在***新研究之前,研究团队就从完全冷冻的叶片中成功提取了外来物DNA。这时他们开始思考,是否可以对更普遍的干燥植物开展同样的研究?
于是,他们选择了4种来自当地商店的干燥植物样本,分别是绿茶茶包、甘菊、薄荷叶和欧芹。他们对这些干燥的植物进行了环境DNA(eDNA)分析,这项分析可以检测出残留的不同来源的DNA。
研究团队表示,当然,绝大多数DNA(或许有99.999%)都是植物自身的,但剩余的少量DNA却来自节肢动物(主要是昆虫)。昆虫与植物DNA的一个关键序列差异,成为研究人员区分昆虫的关键因素。
▲从干植物样本中恢复的节肢动物DNA
研究显示,平均一份绿茶茶包中,就有超过200种不同的节肢动物的DNA;而在所有绿茶样本中,一共检测到了超过1000种节肢动物的DNA。此外,在甘菊、薄荷叶和欧芹中,也发现了数百***上千种节肢动物的DNA。
这项有趣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生态学意义。研究团队表示,这项分析方法可用于任何干燥的植物样本,有望帮助理解不同昆虫与植物的互动,监控濒危昆虫物种并追踪害虫的传播。
一个潜在的应用场景是,当某种外来昆虫入侵一片新的区域时,科学家难以捕捉到准确的入侵时间。但博物馆中保存的干燥叶片可以保存eDNA信息,如果可以对它们和今天的植物进行对比研究,就能反映出当地昆虫物种的演化趋势,以及外来昆虫物种进入当地的时间。
当然,喝下茶包中的少量昆虫DNA,不会对你的身体造成任何影响。但下面这些随着茶包进入身体的微粒就不一定了。
目前市售的茶包包装材料,分为纸质与塑料两种。塑料材料在开水冲泡之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一项发表于美国化学会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的研究团队对多种市售的塑料茶包进行了研究。
他们用95℃的热水浸泡这些茶包,随后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令他们惊讶的现象:一袋茶包可以释放约116亿个微塑料颗粒和31个纳米塑料颗粒。正常情况下,它们就会被我们喝进肚子里。
▲茶包可以释放出大量微塑料颗粒
近年来,从血液到粪便再到胎盘,越来越多的研究在人体的不同部位检测到大量微塑料,它们正伴随着食物成为人体的一部分。但由于相关机制的研究很有限,这些无处不在的微塑料会造成怎样的健康危害,目前还没有定论。
在这项研究中,为了检验微塑料可能的健康威胁,研究团队利用模式生物水蚤做了一组实验:当液体中存在微塑料时,水蚤的游动变得不规则;并且微塑料含量越高,游动不规则的现象越明显。X射线研究也显示,它们的解剖形态出现了一定的异常。
喝下这些掺入微塑料的茶饮,究竟是否会导致长期的健康问题?对此,目前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越来越多的微塑料正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地球的不同环境,当然也包括我们的身体。如果担心潜在的风险,***少在喝茶这件事上,我们可以选择更安全的喝法。
DNA提取是分析农作物分子生物学性状的重要步骤,现阶段,常用的DNA提取技术有磁珠法和离心柱法,使用磁珠进行农作物的DNA提取,可以实现高通量、自动化的操作。由于磁珠对核酸的吸附灵敏度高,只需要少量的叶片或其他组织即可得到高得率、高纯度的DNA。吉恩特生物采用自主研发生产的纳米生物磁珠和磁珠法DNA提取试剂盒,可以从各种类型的农作物中提取高质量的核酸,配合核酸提取仪,可以达到快速自动化提取的目的。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茶叶包里可能有几百种昆虫的DNA和上百亿颗微塑料
- 此前的研究发现,泡一袋茶包会释放上百亿的微塑料颗粒。目前人们并不确定,这些微塑料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
-
- 茶叶致癌!假阳性?首发茶叶中黄曲霉毒素测定(新标准)给您吃颗定心丸
- 黄曲霉毒素,是臭名昭著的致癌物。其中,黄曲霉毒毒素B1是头号“危险分子”,具极强毒性,可引起致癌、致畸和致细胞突变的作用。仅需1毫克,就能诱发癌症,20毫克就能致死。
-
- Phi29 DNA聚合酶:DNA扩增和合成的多功能利器
- 高扩增产量,可提供DNA酶法合成全套原料
-
- 学无止境 | 微塑料对环境的影响
- 学无止境 | 微塑料对环境的影响
-
- 警惕!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微塑料”
- 了解水环境中的“PM2.5”
-
- 首次在活人肺部发现微塑料,监控微塑料污染迫在眉睫!
- 近年来,珀金埃尔默一直在微塑料检测领域不断努力开拓,形成了一整套的检测方案。
-
- 微塑料污染概述:问题和观点(多伦多大学科研分享)
- 微塑料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
- Picarro | 微塑料对淡水系统沉积物中温室气体排放和微生物群落的
- 近来,微塑料研究重 点已逐渐从海洋水环境转向淡水和沉积环境。然而,很少有研究关注淡水沉积环境中微塑料的影响和生态效应。
-
- 龙年贺岁丨EI 1971 光谱家族微信表情包2.0上架啦!
- 天美公司全体员工衷心祝愿您和家人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事业蒸蒸日上,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
- 正在流进人体的微塑料|前沿应用
- 要对付这些看不见的微塑料,首先是确定其类型,进而确定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污染源进行监测和控制。
-
- 昆虫计数器来了,可以实时观测昆虫数量
- 昆虫计数器来了,可以实时观测昆虫数量
-
- mIRage 助力微塑料研究获重大突破,样机限时体验,可直接原位表征微塑料!
- mIRage 助力微塑料研究获重大突破,样机限时体验,可直接原位表征微塑料!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