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第三章 扬尘污染防治
第二十一条 从事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施工、水利工程施工、道路建设、建(构)筑物拆除、物料运输和堆放、园林绿化等可能产生扬尘污染活动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产生扬尘污染。
第二十二条 建设单位应当将防治扬尘污染的费用列入工程造价,作为不可竞争费用纳入工程建设成本,并在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责任。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具体的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从事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施工以及建(构)筑物拆除等施工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城市管理、水利及房屋征收等负责监督管理扬尘污染防治的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 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区内水利工程施工和道路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当采取下列防尘措施:
(一)建设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标准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围挡,并对围挡进行维护。
(二)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公示施工现场负责人、环保监督员、扬尘污染主要控制措施、举bao电hua等信息。
(三)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内主要道路和物料堆放场地进行硬化,对其他裸露场地进行覆盖或者临时绿化,对土方进行集中堆放并采取覆盖或者密闭等措施。
(四)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出口处应当设置车辆冲洗设施,施工车辆冲洗干净后方可上路行驶,车辆清洗处应当配套设置排水、泥浆沉淀设施。
(五)道路挖掘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及时覆盖破损路面,并采取洒水等措施防治扬尘污染;道路挖掘施工完成后应当及时修复路面;临时便道要进行硬化处理并定时洒水。
(六)施工单位应当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平整,不得从高处向下倾倒或者抛洒各类物料和建筑垃圾。
拆除建(构)筑物,施工单位应当配备防风抑尘设备,采取持续加压喷淋等措施。需爆破作业的,应当在爆破作业区外围洒水喷淋。
第二十四条 城区内的施工工地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施工现场设置砂浆搅拌机的,应当配备降尘防尘装置,逐步禁止施工现场砂浆搅拌。
第二十五条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将扬尘污染防治纳入工程监理细则,对发现的扬尘污染行为,应当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改正;对不立即整改的,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及有关主管部门。
第二十六条 城市道路保洁作业应当遵守下列防尘规定:
(一)城市主要道路推广使用清洁动力机械化清扫等低尘作业方式。
(二)采用专人清扫道路的,应当符合市容环境卫生作业规范。
(三)城市生活垃圾、建筑余土、下水道的清疏污泥应当及时清运,不得在道路上堆积。
(四)城市主要道路机动车道每日至少洒水降尘或者冲洗一次;洒水降尘不得在上下班高峰时段进行或者在雨雪、Zdi气温在四摄氏度以下的天气进行。
机场、车站广场、码头、停车场、公园、城市广场、街头游园以及专用道路等露天公共场所,应当保持整洁,防止扬尘污染。
第二十七条 裸露地面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防治扬尘:
(一)市政道路以及河道堤防、公共用地的裸露地面以及其他城镇裸露地面,分别由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利等部门组织进行绿化或者透水铺装。
(二)待开发场地在进行土地平整时,平整作业单位应当及时洒水降尘,场地管理单位应当在平整作业结束后设置围挡。
(三)暂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和已平整待开发场地,场地管理单位应当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超过三个月的,应当进行临时绿化、透水铺装或者遮盖。
(四)其他裸露地面由使用权人或者管理单位负责进行绿化、透水铺装或者固化铺装。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落实绿化责任制,加强城市建成区及周边地区绿化,防治扬尘污染和土壤风蚀影响。
绿地、绿化带的管理维护单位负责绿化施工、养护作业的扬尘污染防治,绿化施工养护作业结束后应当及时清理现场。
绿地、绿化带内的裸土应当覆盖,树池、花坛、绿化带等覆土不得高于边沿。
第二十九条 贮存易产生扬尘的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水泥、石灰、石膏、砂土等物料的堆场应当密闭;不能密闭的,贮存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采取下列防尘措施:
(一)堆场的场坪、路面应当进行硬化处理,并保持路面整洁。
(二)堆场周边应当配备高于堆存物料的围挡、防风抑尘网等设施;大型堆场应当配置车辆清洗专用设施。
(三)根据物料类别采取相应的覆盖、喷淋和围挡等防风抑尘措施。
露天装卸物料应当采取密闭或者喷淋等抑尘措施;输送的物料应当在装料、卸料处配备吸尘、喷淋等防尘设施。
第三十条 矿山开采应当设置废石、废渣、泥土等专门存放地,并采取围挡、施工便道喷淋洒水等防尘措施。
第三十一条 城市规划区内,向施工场地外处置建筑垃圾的,应当经工程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城市管理部门同意。建筑垃圾运输处置时应当按照城市管理部门规定的运输时间、路线和要求清运到指ding的场所处理;在场地内堆存的,应当有效覆盖。
第三十二条 装卸和运输煤炭、水泥、砂土、垃圾等易产生扬尘的作业,应当采取遮盖、封闭、喷淋、围挡等措施,防止抛洒、扬尘。运输垃圾、渣土、砂石、土方、灰浆等散装、流体物料的,应当使用符合条件的车辆,并安装卫星定位系统。
德航智能----扬尘在线监测系统产品
我司DH-HBYC-1000系扬尘在线监测系统(激光散射法)由颗粒物在线监测仪、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后台数据处理系统及信息监控管理平台共五部分组成。系统集成了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通过光散射在线监测仪、360°球形摄像头、气象五参数采集设备和采集传输等设备,实现了实时、远程、自动监控颗粒物浓度;数据通过采用4G网络传输,可以在智能移动平台、工控机等多终端访问。具备CCEP中国环保产品认证证书和CPA(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认证)证书。
DH-HBYC2000型β射线颗粒物监测仪是全天候户外自动监控终端,它是由数据采集平台和数据传输平台组成。其采用钢质材料,能够适应全天候复杂环境,具备电子兼容Aji设计,以及IP55防尘、防溅水设计,功能完善、体积小巧、系统集成度高、坚固耐用,可在各种复杂环境下可靠工作。具备CCEP中国环保产品认证证书和CPA(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认证)证书。
双通道β射线颗粒物监测仪器采用β射线法,利用低能量C14做射源,根据自主开发的β探测器接收C14信号源,根据β射线穿过清洁滤纸和采集量颗粒物变化量浓度计算。我公司研发的双通道设备可以同时采集PM2.5与PM10数据在同一清洁滤纸上,节省了内部空间和时间差的问题,同时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利用伺服电机同步提升结构。仪器整体上设计合理、美观大方,使用方便,易于维护。
德航(天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DH-HBYC-1200型交流静电测量式扬尘在线监测仪粉尘浓度检测仪为一体式设计,集粉尘传感器、变动器、及数字显示屏和声光报警等为一体;操作简单,安装方便。
实时在线对粉尘环境状况进行监测,及时进行报警使环境粉尘含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规避粉尘带来的危害。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徐州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发布 12月1日起施行
- 《徐州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发布 12月1日起施行
-
- 成都人大发布《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
- 2020年9月4日成都人大发布《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
-
- 莱西市2023-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 文 件 通 知山东省莱西市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印发《莱西市2023-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
- 《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公示稿
- 公示期为2021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
-
- 《上海市餐饮服务业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发布
- 《上海市餐饮服务业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发布
-
- 黄冈市房屋市政工程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和《黄冈市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压实参建各方主体责任,完善扬尘防治各项措施,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特制定本方案。
-
- 天津生态局颁发《天津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征求意见稿
- 土壤污染防治应当以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的土壤污染防治及相关活动。
-
- 河北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等七部法规的决定修正
- 根据2020年7月30日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河北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等七部法规的决定》修正
-
- 河北唐山召开 第二十三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
- 第二十三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于4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
-
- 国家财政部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 本办法所称大气污染防治资金(以下简称防治资金),是指通过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专门用于支持大气污染防治和协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资金。
-
- 成都市政府发布《成都市2019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
- 成都提出的六大行动,强调互联网科技手段,实现“智慧治气”。
-
- 广西省发布《钦州市2019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实施计划》
- 2019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以下简称优良率)不低于91.5%,PM2.5平均浓度不高于34 微克/立方米。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