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资讯中心>首台国产串列加速器问世:打破高端仪器技术枷锁

首台国产串列加速器问世:打破高端仪器技术枷锁

分类:动态 2025-04-28 14:02:28 46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2025 年 4 月,从科研界传来喜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的国内首台套商品化串列加速器系统通过验收,这一消息如惊雷般震动国际仪器行业。


当国际巨头仍垄断着核物理、半导体、生物医学等领域的核心设备时,中国科学家仅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从技术空白到自主研发的跨越。这台仪器的诞生,让中国高端仪器产业成功的从”跟跑者”转型为“领跑者”。

国产突破 打破高端仪器垄断壁垒

串列加速器,是核科学研究的 “心脏”。它能将离子加速到兆伏级能量,用于核材料辐照效应研究、半导体高能离子注入等前沿领域。长期以来,国际上仅两家外国企业掌握其核心技术,中国科研机构不得不以每台数亿元的高价进口,且面临技术封锁和设备维护的双重困境。


此次国产化的 2×1.7MV 和 2×3.0MV 串列加速器系统,不仅实现了 “一机多用、两机合用” 的创新设计,更突破了兆伏级高压产生、加速管制造等关键技术瓶颈。串列加速器的国产化,标志着中国在高端仪器领域的 “突围战” 正式打响。

技术+市场+产业链“三重困境”

高端仪器涉及精密机械、电子技术、材料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研发周期长达 5-10 年。例如,串列加速器的加速管需承受百万伏高压,其绝缘材料、真空度控制精度要求达到纳米级,任何微小瑕疵都可能导致设备瘫痪。长期以来,科研机构和企业形成了 “进口设备 = 高精度” 的思维定式。即使国产设备性能接近国际水平,用户仍担心稳定性和售后支持。


高端仪器的核心零部件(如质谱仪的离子源、加速器的高压电源)依赖进口,国内企业缺乏从基础材料到整机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以串列加速器为例,其关键部件离子源此前只能从美国采购,国产化后仍需突破耐高温阴极材料等 “卡脖子” 环节。

政策+技术+生态  “三位一体”破局之路

国家 “十四五” 规划明确将高端仪器列为攻关领域,河南、北京等地出台专项政策,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方式支持企业创新。例如,河南省设立 10 亿元高端仪器产业基金,鼓励企业与中科院合作突破核心技术。原子能院的串列加速器研发团队,通过 “揭榜挂帅” 机制整合高校、企业资源,在三年时间里完成了从原理验证到工程化的跨越。


其创新点在于:模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开放共享。


将加速器系统拆分为高压发生器、加速管、靶室等独立单元,降低维护难度;引入 AI 算法实时监测束流稳定性,将设备故障率从 15% 降至 2% 以下;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共建 “三海一核” 交叉学科平台,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转化。


国产串列加速器的成功,带动了上游真空泵、离子源等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例如,某民营科技公司为该项目定制了耐高压绝缘材料,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下游应用端,半导体企业已开始测试国产加速器的离子注入工艺,预计可将芯片制造成本降低 30%。


当国产设备能够在实验室中稳定运行,当科研人员不再受制于进口仪器的 “天价维修”,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一个产业的崛起。


结语

串列加速器的诞生,是中国高端仪器产业的一项重大突破。它证明了在科技竞争的荒漠中,中国不仅能扎根,更能开出创新之花,结出引领国际的硕果。这场悄无声息的革命,正在重塑国际科技话语权,为中国从 “制造大国” 迈向 “科技强国” 奠定坚实的基础。

标签:仪器中国造国产半导体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5-04-30 13:41:59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