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端眼科显微设备实现重大突破:国内首台宽视场高分辨率共聚焦显微镜问世
我国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再迎里程碑式进展!近日,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企业高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T3系列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正式获批江苏省药监局颁发的第二类医疗器械(创新产品)注册证。该产品是国内首台兼具宽视场与高分辨率的共聚焦显微镜,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眼科显微成像领域打破进口垄断,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技术突破:破解“宽视场”与“高分辨率”兼容难题
传统共聚焦显微镜长期面临“宽视场”与“高分辨率”难以兼顾的技术瓶颈,尤其在角膜疾病诊断中,视野狭窄导致漏诊风险较高。高视创新通过激光光源和断层共焦扫描技术,研发出T3系列设备,可清晰获取活体角膜各层细胞图像,成像视野扩大2.25倍,分辨率提升40%,达到微米级观测水平。这一突破为从细胞层面探究角膜疾病病理机制提供了关键工具。
临床应用:精准诊疗助力感染性角膜炎早诊早治
感染性角膜炎等疾病早期诊断依赖高精度显微成像。T3系列设备可实时观察活体角膜细胞动态,辅助医生快速识别病原体(如真菌、阿米巴原虫),提升诊断准确率,缩短患者治疗周期。无锡某三甲医院临床测试显示,该设备使角膜疾病诊断效率提高30%以上。
产业链升级:长三角高端医疗产业集群加速成型
高视创新的技术突破得益于无锡市锡山区“基金+项目”双轮驱动的产业扶持政策。近年来,该区聚焦“个性诊断+前沿技术+先进制造”,吸引高视医疗、精微视达等龙头企业落户,形成光学元件、精密机械、人工智能等上下游协同的产业链。预计至2025年底,长三角精准医疗产业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政策与市场双驱动:国产替代提速
T3系列已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享受审批加速等政策红利。据行业预测,我国共聚焦显微镜市场年增速达13%,2025年规模将达5亿美元。高视创新凭借成本优势(较进口设备低40%)和技术竞争力,有望占据国内市场份额30%以上,加速替代蔡司、海德堡等进口品牌。
未来布局:三年内推出超10款高端设备
高视医疗集团(高视创新母公司)透露,未来三年将每年新增注册上市高端眼科设备超3款,覆盖青光眼、白内障等细分领域。公司研发团队由荷兰籍光学专家Aleksey博士领衔,并与莫斯科国立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多模态成像与人工智能融合,探索神经科学、肿瘤学等跨学科应用。
结语
此次突破不仅是国产医疗器械技术实力的体现,更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提供了坚实支撑。随着国产高端设备逐步渗透基层医疗,我国眼科疾病诊疗将迈向精准化、普惠化新阶段。
标签:共聚焦显微镜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国产高端眼科显微设备实现重大突破:国内首台宽视场高分辨率共聚焦显微镜问世
- 高视创新的技术突破得益于无锡市锡山区“基金+项目”双轮驱动的产业扶持政策。近年来,该区聚焦“个性诊断+前沿技术+先进制造”,吸引高视医疗、精微视达等龙头企业落户。
-
- 首台国产串列加速器问世:打破高端仪器技术枷锁
- 串列加速器的诞生,是中国高端仪器产业的一项重大突破。它证明了在科技竞争的荒漠中,中国不仅能扎根,更能开出创新之花,结出引领国际的硕果。这场悄无声息的革命,正在重塑国际科技话语权,为中国从 “制造大国”
-
- 徕卡显微重磅布局!高端显微镜产品线落户上海,开启国产科研新篇
- 徕卡显微重磅布局!高端显微镜产品线落户上海,开启国产科研新篇
-
- 利用颗粒形状指标实现高分辨率评价
- 通过激光衍射法得到样品氧化铝(红色分布图),以及氧化铝和玻璃珠混合样品(绿色分布图)的粒径分布
-
- 国内完全自研的五轴高端机床问世 对机床器械自主研发有哪些启示
- 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五轴高端机床正式上市。 这一重要突破再次彰显了国产机床装备自主研发的巨大潜力。 自主研发是一个国家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而机床装备自主研发是直接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
-
- Science:全球首颗!清华团队实现芯片重大突破
- 它集合了记忆、计算和学习能力。能在片上快速完成不同任务的模型训练。而能耗仅为先进工艺下ASIC的1/35,能效有望提升75倍,同时兼顾保护隐私。
-
- 钢板测宽的常见设备
- 钢板测宽是钢铁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常见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