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资讯中心>给大家推荐一种细胞计数仪性能检测的方法

给大家推荐一种细胞计数仪性能检测的方法

来源: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      分类:商机 2023-08-02 16:04:23 790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做过动物细胞培养的老师对细胞计数和活率分析,可能或多或少遇到过比较抓狂的情形。譬如,有位老师使用一款半自动细胞计数仪,曾对同一个样品取3次上样检测,发现3次分析结果彼此间的偏差严重超出了允许范围,导致后面的实验无法正常进行下去。


所以,细胞计数和活率分析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对下游细胞实验的成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于重复性和准确性,我们可以通过下图所示的Precision和Accuracy来理解。如果重复性好,那连续几次测试结果比较集中,与平均值相比的偏差都比较小。而准确性则是和真实值进行比较,多次测试结果和真实值的偏差越小,说明测试准确性越好。


13.jpg


手头已有细胞计数仪在使用,如何来判定这款细胞计数仪的性能好坏?是否可以通过细胞样品计数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来判断呢?

可以


根据《定量细胞计数方法性能的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ISO20391-2:2019)》一文中,关于细胞计数方法性能判定的实验设计,建议至少做4个浓度梯度,每个浓度梯度至少做3次重复性测试。我们可以考虑使用该方法来评判手上细胞计数仪的性能好坏,具体的细胞选择和样品制备上可以参考ISO20391-2:2019里面的具体描述。


14.jpg


按以上这个方法,我们对全自动细胞计数和活率分析仪Vi-CELL BLU进行了性能检测,这里检测用到的是一种肿瘤细胞,按4个浓度梯度稀释(原液,2倍,5倍和10倍稀释),并且每个浓度做3组重复性检测,以下是Vi-CELL BLU测试的分析结果。


15.jpg


针对同一个样品的4个不同稀释倍数和3组重复性检测,同时使用半自动细胞计数仪(通常需要使用细胞计数板作为载体,台盼蓝染色需要手动完成的仪器)检测是怎样的效果呢?如下表所示是一款半自动细胞计数仪上检测得到的数据。


16.jpg


由于半自动细胞计数仪装机后很久未做过标样的验证和校准,所以和全自动细胞计数仪的测试结果之间的差异在此不做比较分析。但为了得到每台细胞计数仪的重复性和准确性的性能水平,我们将每台仪器3次原液检测(编号:S3-原液)得到的活细胞密度平均值作为“真值”。那么Vi-CELL BLU得到的“真值”是3.44M,而半自动细胞计数仪得到的“真值”是3.06M。而其他3个稀释倍数下计算得到的平均结果,都分别和这个“真值”进行比较,并且计算得到相对偏差。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随着S3样品的稀释倍数不断增加,Vi-CELL BLU的活细胞密度平均值偏差也逐渐变大,但都在±10%的偏差范围内。同时每个稀释倍数下的3次重复性检测RSD都小于5%,显示出良好的测试结果重复性。


而半自动细胞计数仪对5倍和10倍稀释的样品检测,3次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已经大于10%,并且稀释10倍的活细胞密度平均值和原液“真值”结果比较,偏差达到了15.03%。所以,半自动细胞计数仪的重复性检测上相对要差很多,并且随着稀释倍数增加,检测得到的结果和原液结果之间的偏差加大。


通过以上这种性能检测方法,我们可以得出无论是在3次测试的重复性,还是梯度稀释结果的准确性,全自动细胞计数仪Vi-CELL BLU都比半自动细胞计数仪更有优势。如果您对自己使用的细胞计数仪性能感兴趣,也可以尝试 用这个方法来检测判断。


精彩预告

为何全自动细胞计数仪Vi-CELL BLU在重复性检测和梯度稀释的测试准确性上,都比半自动插片式细胞计数仪更有优势?下一期的内容,我们将针对这个问题为您做具体的介绍。


标签:细胞计数仪性能检测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 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对颗粒特性的研究始于上世纪的四十年代。从发明电子感应区技术(库...[详细]
最近更新:2024-09-26 11:26:33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