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仪器产业需要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2月,为明确绿色产业发展重点,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明确了绿色产业类别和内涵,为各地方、各部门制定完善绿色产业支持政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发挥了积极导向作用。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录》及其解释说明,明确了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低碳转型重点产业的细分类别和具体内涵,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支撑,为各地方、各部门制定完善相关产业支持政策提供依据。随着全 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作为工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器产业在绿色低碳转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仪器产业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措施。本文将从节能技术优化、再生能源利用、减排技术创新、循环经济推广、环保标准制定、绿色制造认证、产业链协同合作以及政策法规支持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节能技术优化
仪器产业应首先对现有技术进行全面梳理,找出能耗高、效率低下的环节,进行技术优化。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优化设备结构、提升控制精度等措施,降低仪器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同时,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提升产品的能效水平。
二、再生能源利用
积极推广再生能源的使用是仪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企业应优先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推动研发高效储能技术,提高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企业建立自有再生能源供应系统,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三、减排技术创新
减排技术创新是仪器产业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加强与科技机构的合作,共同研发低排放、零排放的生产技术。通过优化燃烧过程、改进排放处理技术等措施,减少仪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同时,积极推广低碳环保型仪器产品,引导市场消费绿色、低碳的产品。
四、循环经济推广
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模式。仪器产业应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强废旧仪器的回收利用。通过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提高废旧仪器拆解利用率等措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鼓励企业采用循环设计理念,从源头上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
五、环保标准制定
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是推动仪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加强对仪器产业的监管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环保标准。企业应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同时,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环保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提升我国仪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六、绿色制造认证
实施绿色制造认证是提升仪器产业环保水平的重要手段。企业应积极申请绿色制造认证,通过认证的企业可以获得政策支持和市场认可。同时,政府应加大对绿色制造认证的支持力度,推动认证制度的完善和发展。通过绿色制造认证,可以有效提升仪器的环保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七、产业链协同合作
产业链协同合作是实现仪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链的绿色发展。通过合作研发、资源共享、废弃物处理等方式,实现整个产业链的绿色低碳转型。同时,政府应加强对产业链协同合作的引导和支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
八、政策法规支持
政策法规支持是推动仪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为仪器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持。包括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绿色低碳转型的投入。同时,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保障绿色低碳转型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仪器产业在绿色低碳转型中需要采取多方面的具体措施。通过节能技术优化、再生能源利用、减排技术创新、循环经济推广、环保标准制定、绿色制造认证、产业链协同合作以及政策法规支持等手段,推动仪器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作出积极贡献。同时,这也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只有形成全社会的合力,才能推动仪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标签:低碳转型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仪器产业需要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
-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近日印发《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以下简称《目录》),为产业迈向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参照。
-
- 关于组织推荐绿色技术的通知,企业在绿色技术研发方面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有关要求.
-
- 《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在应对能效标准和环保法规的挑战方面,仪器产业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委、管委、局)、市场监管局(厅、委)、能源局:
-
- 能源局印发《2024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落实绿色低碳转型 仪器行业如何帮助政策落地?
- 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要求,持续推进能源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完善能源法制体系,继续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加大能源监管力度,强化能源电力安全治理。
-
- 国家能源局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
- “十四五”时期,基本建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框架,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标准、市场和监管体系,构建以能耗“双控”和非化石能源目标制度为引领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机制。
-
- 《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对于仪器产业未来绿色转型的分析?
-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标志,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
- 《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2024年版)》,对于医疗仪器产业带来哪些影响?
- 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按照《“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有关安排,我们组织编写了《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2024年版)》及其释义,现印发给你们,供推广使用。
-
- 关于印发高血压等慢性病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的通知》,对于医疗仪器产业带来哪些新的举措?
-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牵头,组织相关领域专家,针对成人高血压、高血糖症、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病,研究制定了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
-
- 《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对于仪器产业未来前景展望分析?
- 推动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加快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支撑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
-
-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绿色转型 仪器低碳发展如何有效提速?
- 人才是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仪器行业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加入,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
- 2024新能源产业重点布局绿色转型及能源保障 仪器行业如何为绿色经济发展做贡献?
-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标准支撑引领能源高质量发展,按照相关部署要求为适应行业管理和产业发展需要,明确能源行业重点方向和相关工作要求。
-
- 山东省科技厅征集《山东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第一期)
- 加快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推动我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经研究,拟面向全省公开征集《山东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第一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 山东省科技厅印发《科技引领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 到2023年,全省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绿色技术成果产出、转化和产业化体系基本形成,突破一批支撑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催生一批自主可控、国内领先的绿色技术产品
-
- 磷石膏综合利用行动方案对环保仪器产业的影响具体有哪些?
- 工信部联节〔2024〕58号、现将《磷石膏综合利用行动方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
-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对于仪器产业未来转型的启示有哪些?
-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发改能源〔2024〕1128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
- 国家重点低碳技术征集明确5大方向 仪器行业需要重点把握哪些低碳技术?
- 科技创新可以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先进节能减碳技术研发、推广应用,推动形成绿色生态体系和低碳发展模式。
-
- 《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仪器产业在绿色矿山建设中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 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规范指导地方更好开展相关工作,自然资源部联合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自然资规〔2024〕号,以下简称《通知》)。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 新闻动态丨天美第26届质量千里行——科研产品事业部东区活动概览
- 好消息丨布鲁克电子显微分析中国客户体验中心全新升级啦!
- 渗源实验室超纯水机SYS-III设备顺利安装于广东东南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 会议资讯│东隆科技参加第八届全国激光光谱技术学术论坛
- 5月13日直播预约!两位大咖线上解读【岩土领域】核磁应用文献,解锁行业前沿应用场景
- 未来可期!耐高低温湿热 FPC 弯折机推动柔性电路测试技术迭代
- 四方光发布ESG报告:技术赋能低碳环保,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 震撼上市!耐高低温湿热 FPC 弯折机为 FPC 行业带来新动能
- 聚焦前沿技术!耐高低温湿热 FPC 弯折机引领柔性电路测试变革
- 耐高低温湿热 FPC 弯折机,FPC 弯折工艺的革命性突破
作者榜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