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 | 突破跨膜蛋白制备技术难题,Claudin18.2-VLP全长跨膜蛋白隆重亮相!
跨膜蛋白及药物研发
跨膜蛋白是嵌入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中实现细胞内外跨越的一类蛋白,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运输、信号转导和细胞间识别等多种细胞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类的许多疾病都与这些膜蛋白功能异常有关,因此它们成为理想的药物作用靶点。目前以跨膜蛋白为药物靶点占现阶段己知药物靶点的60%以上。而针对抗体药靶点,膜蛋白几乎占90%以上。以跨膜蛋白为靶点的创新药研发一直是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
跨膜蛋白的制备
抗原制备是研发抗体药候选分子的首要问题,然而体外制备有活性的跨膜蛋白是公认的技术难题。跨膜蛋白制备难点:
相较于分泌蛋白,多次跨膜蛋白通常表达量较低,需要嵌入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中才能发挥其正常功能。
跨膜蛋白具有多个疏水区域,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往往较低,且容易形成聚集和失去活性。这大大增加了跨膜蛋白提取和纯化的难度。跨膜次数越多其具有的疏水跨膜区越多,蛋白制备难度越大。
跨膜蛋白的结构复杂,包含多个跨膜区域、环状结构和糖基化修饰等,这些都增加了跨膜蛋白的制备难度。
病毒样颗粒(VLP)
具有全长完整结构的多次跨膜蛋白在药物研发中具有重要意义。为助力跨膜蛋白靶点药物的开发,翌圣生物开发出基于哺乳细胞的病毒样颗粒(VLPs)表达跨膜蛋白技术平台,该技术平台所制备的多次跨膜蛋白,具备完整的生物活性。
VLPs(Virus-Like Particles)是由多个病毒的一种或者多种衣壳蛋白自动组装形成的纳米级别的微小颗粒。VLPs颗粒不含病毒核酸,不能进行自主复制,安全性高,具有与病毒颗粒类似的整体结构。细胞在感染病毒后会从细胞膜表面通过一种类似细胞膜出芽的方式分泌100-300nm左右的纳米膜颗粒,包膜VLP可通过这种“出芽”的方式带走含有目的蛋白的细胞膜,从而获得可溶形式的多次跨膜蛋白。
VLP技术平台可以通过各种宿主细胞系统生产,如昆虫细胞、哺乳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与昆虫和植物细胞系统相比,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更接近人类细胞的生理环境,因此在蛋白质翻译、修饰和折叠方面具有更高的保真度。YEASEN基于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的VLP技术平台改进了生产工艺,可以显著提高表达水平,降低细胞毒性。
VLP技术平台表达跨膜蛋白的优势
跨膜蛋白的功能通常依赖于在细胞膜上正确的空间构象。VLPs能够维持多次跨膜蛋白的天然构象。
VLPs将跨膜蛋白以天然病毒的形式呈现给免疫系统,病毒颗粒可以更好的激活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VLPs通过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进行生产,这种系统在蛋白质翻译、折叠和修饰方面具有较高的保真度,有助于跨膜蛋白的正确表达和功能。
翌圣生物VLP技术平台
翌圣生物搭建了基于HEK293表达系统的包膜VLP技术平台,能够将目的膜蛋白完整展示在VLP表面,使这些复杂的膜蛋白转变为可溶性的、高浓度的蛋白用于抗体免疫和筛选。YEASEN已成功开发出一系列VLP全长多次跨膜蛋白产品,包括Claudin 18.2、GPRC5D、CCR8、CD20及CLDN18.1等多个热门靶点。
图1.VLP展示目标蛋白的过程
平台优势
-
全长跨膜蛋白,保持完整的天然构象,具有完全生物活性;
-
适用于动物免疫、ELISA检测、CAR阳性率检测及抗体筛选等;
-
VLP中靶抗原丰度高于过表达细胞。
产品特点
-
天然构象:HEK293真核表达,全长序列,具有天然结构和构象
-
高免疫原性
-
全面质量检测:通DLS、SEC、ELISA、LAL和SPR进行全面验证
-
高抗原丰度:VLP蛋白纯度高,保证高纯度。
验证数据
(1)ELISA验证Human Claudin18.2生物活性
Figure 2. Immobilized Human CLDN18.2 VLP at 5 ug/mL (30 uL/well) can bind IMAB362. The EC50 was approximately 0.008401 μg/ml.
(2)ELISA验证Human GPRC5D生物活性
Figure 3. Immobilized Human GPRC5D VLP at 5 ug/mL (30 uL/well) can bind Monoclonal Anti-Human GPRC5D antibody, The EC50 was approximately 0.006247 ug/ml.
(3)DLS验证Human A2AR纯度
Figure 4. The mean peak Radius of VLP is 117.7 nm with more than 95% intensity as determined by DLS(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4)ELISA 验证Human CD20 生物活性
Figure 5. Immobilized Human CD20 VLP at 5 ug/mL (30 ul/well) can bind obinutuzumab(P214063), The EC50 was approximately 0.006752 μg/ml.
Figure 6. Immobilized Human CD20 VLP at 5 ug/mL (30 ul/well) can bind Anti-CD20 / MS4A1 Reference Antibody (divozilimab), The EC50 was approximately 0.01698 μg/ml.
相关产品
货号 |
Product name |
Specifications |
Recombinant Human CLDN18.1 Protein-VLP |
20μg/100μg/1mg |
|
Recombinant Human CLDN18.2 Protein-VLP |
20μg/100μg/1mg |
|
Recombinant Human CXCR1 Protein-VLP |
20μg/100μg/1mg |
|
Recombinant Human CXCR4 Protein-VLP |
20μg/100μg/1mg |
|
Recombinant Human FZD10/Frizzled-10 Protein-VLP |
20μg/100μg/1mg |
|
Recombinant Human FZD7/Frizzled-7 Protein-VLP |
20μg/100μg/1mg |
|
Recombinant Human GCGR/Glucagon receptor Protein-VLP |
20μg/100μg/1mg |
|
Recombinant Human GHSR Protein-VLP |
20μg/100μg/1mg |
|
Recombinant Human GIPR Protein-VLP |
20μg/100μg/1mg |
|
Recombinant Human GLP1R Protein-VLP |
20μg/100μg/1mg |
|
Recombinant Human GPR75 Protein-VLP |
20μg/100μg/1mg |
|
Recombinant Human GPRC5D Protein-VLP |
20μg/100μg/1mg |
|
Recombinant Human LGR6 Protein-VLP |
20μg/100μg/1mg |
|
Recombinant Human SLC7A11 Protein-VLP |
20μg/100μg/1mg |
|
Recombinant Human SSR1 Protein-VLP |
20μg/100μg/1mg |
|
Recombinant Human TSHR Protein-VLP |
20μg/100μg/1mg |
|
Recombinant Human XCR1 Protein-VLP |
20μg/100μg/1mg |
|
Recombinant Human LSHR Protein-VLP |
20μg/100μg/1mg |
|
Recombinant Human A2AR Protein-VLP |
20μg/100μg/1mg |
|
Recombinant Human C5AR Protein-VLP |
20μg/100μg/1mg |
|
Recombinant Human CB1 Protein-VLP |
20μg/100μg/1mg |
|
Recombinant Human CB2 Protein-VLP |
20μg/100μg/1mg |
|
Recombinant Human CCR8 Protein-VLP |
20μg/100μg/1mg |
|
Recombinant Human CD20 Protein-VLP |
20μg/100μg/1mg |
|
Recombinant Human CLDN1/Claudin-1 Protein-VLP |
20μg/100μg/1mg |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上新 | 突破跨膜蛋白制备技术难题,Claudin18.2-VLP全长跨膜蛋白隆重亮相!
- YEASEN已成功开发出一系列VLP全长多次跨膜蛋白产品,包括Claudin 18.2、GPRC5D、CCR8、CD20及CLDN18.1等多个热门靶点。
-
- 全长七次跨膜蛋白新星CCR8(VLP)登场,引领肿瘤免疫疗法革命!
- YEASEN基于HEK293表达系统的包膜VLP技术平台,已成功开发出七次全长跨膜蛋白CCR8,为靶向CCR8药物研发提供支持。
-
- 跨次元突破 | 实时活细胞分析的创新发展
- xCELLigence RTCA eSight 首次将实时活细胞成像与基于生物传感器的阻抗测量相结合,可以提供多参数、信息丰富的细胞分析数据。
-
- 【邀】膜蛋白靶点筛查与药物发现技术主题沙龙
- 膜蛋白稳定技术对于建立高专属性、高灵敏度和高通量的膜蛋白配体药物筛选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
- 新岁启封 同跨新年
- 新岁启封 同跨新年
-
- 中国科学院实现水-汽跨介质声波通信 通信设备迎跨时代变革
- 在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我国科研团队再次取得突破性成果。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成功实现水蒸气跨介质声波通信,为跨介质通信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
-
- ShanghaiTex 2019上海纺机展圆满落幕 突破纺织科技新界限 引领业界跨出新未來
- 2019上海纺机展于2019年11月2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浦东)圆满落下帷幕。
-
- 元旦-新岁启封 同跨新年
- 新岁启封 同跨新年
-
- 【大咖讲堂+上机操作】膜蛋白纯化主题日亮点抢先看!
- 8月28日(周三),我们直播间不见不散!
-
- 重磅!油气勘探核心技术跨阶突破-中国石油勘探院发布移动式测量成像系统CoreLog1.0
- 重磅!油气勘探核心技术跨阶突破-中国石油勘探院发布移动式测量成像系统CoreLog1.0
-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