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725-1979涂料固体含量检测、测定法
GB1725-1979涂料固体含量检测、测定法本标准适用于涂料固体含量的测定,GB1725-1979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提到涂料在一定温度下加热焙烘后剩余物重量与试样重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深圳市芬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研发高精度涂料固含量测定仪快速测定涂料中固含量,简单快速整体操作3-5分钟。
一、一般规定
1.仪器设备
玻璃培养皿:直径75~80毫米,边高聚物8~10毫米;
玻璃表面皿:直径80~100毫米;
磨口滴瓶:50毫升;
玻璃干燥器:内放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
坩埚钳;
温度计:0~200℃,0~300℃;
天平:感量为0.01克;
鼓风恒温烘箱。
二、测定方法
2.甲法:培养皿法。
先将干燥洁净的培养皿在105±2℃烘箱内焙烘30分钟。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用磨口滴瓶取样,以减量法称取1.5~2克试样(过氯乙烯漆取样2~2.5克,丙烯酸漆及固体含量低于15%的漆类取样4~5克),置于已称重的培养皿中,使试样均匀地流布于容器的底部,然后放于已调节到按下表所规定温度的鼓风恒温烘箱内焙烘一定时间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然后再放入烘箱内焙烘30分钟,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至前后两次称重的重量差不大于0.01克为止(全部称量极ng确至0.01克)。试验平行测定两个试样。
3.乙法:表面皿法。
本方法适用于不能用甲法测定的高粘度涂料如腻子、乳液和硝基电缆漆等。
先将二块干燥洁净可以互相吻合的表面皿在105±2℃烘箱内焙烘30分钟。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将试样放在一块表面皿上,另一块盖在上面(凸面向上)在天平上准确称取1.5~2克,然后将盖的表面皿反过来,使二块皿互相吻合,轻轻压下,再将皿分开,使试样在朝上,放入已调节到按下表所规定温度的恒温鼓风烘箱内焙烘一定时间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然后再放入烘箱内焙烘30分钟,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至前后两次称量的重量差不大于0.01克为上(全部称量极ng确至0.01克),试验平行测定两个试样。
各种漆类焙烘温度规定表
涂料名称焙烘温度,℃
硝基漆类、过氯乙烯漆类、丙烯酸漆类、虫胶漆80±2
缩醛胶100±2
油基漆类、酯胶漆、沥青漆类、酚醛漆类、
氨基漆类、醇酸漆类、环氧漆类、乳胶漆类
(乳液)、聚氨酯漆类120±2
聚酯漆类、大漆150±2
水性漆160±2
聚酰亚胺漆180±2
有机硅漆类在1~2小时内,由120升温到180,再于180±2保温
聚酯漆包线漆200±2
注:如产品标准另有规定。则按产品标准的规定。
三、计算方法
固体含量%(X)按下式计算(ZG涂料在线):
X=W1-W/G×100
式中:W容器重量,克;
W1焙烘后试样和容器重量,克;
G试样重量,克。
试验结果取两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两次平行试验的相对误差不大于3%.
注: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部标准HG2-502-77作废。
GB1725-1979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1来源于网络,如果该程序涉及或侵害到您的版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本站(http://www.csy17.com)提供GB1725-1979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标准资料阅读,如果您想下载GB1725-1979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请点击机GB1725-1979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此标准仅供学习研究之用,如GB1725-1979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用于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涂料配方分析及成分检测
- 一、涂料基础组成 涂料通常由以下4类成分构成: 成膜物质(30-60%) 树脂:丙烯酸、环氧、聚氨酯、醇酸树脂(决定附着力、耐候性) 乳液:水性涂料中的苯丙乳液、纯丙乳液 溶
-
- 四川涂料配方化验及成分检测
- 涂料分析有助于了解涂料的组成和性能,从而更好地选择和使用涂料,提高涂料的保护效果和装饰效果。同时,涂料分析也有助于解决涂料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涂层开裂、起泡、脱落等。此外,涂料分析还有助于研究和开
-
- 四川水基涂料成分分析及配方检测
- 水基涂料成分鉴定,水基涂料配方化验,水基涂料组成成分名称及配比分析
-
- 添加剂成分化验含量检测
- 进行添加剂成分分析,可以得到添加剂的具体名称叫什么,成分的大概含量是多少,需遵循系统化的步骤以确保全面性和准确性。
-
- 花椒水分含量检测 水分活度检测 快速水分活度仪
- 在花椒水分检测领域,测量准确性和测量速度之间的矛盾一直没有解决;针对这一现状,美国METER集团公司推出了适用于任何样品的水分含量检测方法
-
- 火腿肠中蛋白质含量的检测
- 本方案给出了利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鸡肉火腿肠中的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此方法同样适用于检测其他肉类火腿肠制品。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