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器官与器官芯片研究有新突破?专家在线分享!
类器官与器官芯片的研究应用
11月15日19:00
#张秀莉(博士)#
苏州大学药学院特聘教授
-
用于药理毒理的器官芯片研究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器官芯片、类器官、3D生物打印等仿生技术,解决天然产物在药效和毒效评价中面临的问题。总计发表 SCI 文章103 篇,H-index 为27,参与撰写英文专著的一章,中文专著的二章。作为发明人已授权24项中国专利和1项美国专利。曾承担和参加了科技部国际合作、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基金、973项目等十余个国家、省级项目。
#李春启(博士)#
环特生物创始人、首席科学家
世界卫生组织(WHO)前专家
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员
-
双剑合璧:斑马鱼PDX+类器官技术助力肿瘤精准医疗
李春启博士,有着超过30年国际国内临床消化病、癌症炎性疾病诊疗与实验室研究、工业界生物技术与新药研发经验,以及20多年斑马鱼生物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经历。由他主导研发的消化道癌靶向创新药,目前已进入临床二期。1995年李博士出版了《胃癌的化学治疗》专著。他也是2012年Willey出版社《Zebrafish Methods for Assessing Drug Safety and Toxicity》专著的主要作者之一。至今发表的国际论文100余篇,已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30多项。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类器官与器官芯片研究有新突破?专家在线分享!
- 11月15日晚上19:00,与您相约,不见不散!
-
- 火热报名 | 类器官与器官芯片高级训练营
- 火热报名 | 类器官与器官芯片高级训练营
-
- 火热报名 | 类器官与器官芯片高级训练营
- 疾病模型构建、替身试药、精准治疗
-
- 类器官研究细胞因子
- 类器官是人体器官的体外微型版本,在结构和生理上都与器官有相似之处。人类类器官已经成功地为广泛的器官生成,包括肠道,肺,甲状腺,胃,心脏,肾脏,肝脏,大脑,视网膜。
-
- 类器官新用途
- 类器官是干细胞衍生的自组装3D结构,可以复制器官的某些特征。类器官由成体干细胞或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产生,诱导分化依赖于细胞粘附分子的不同表达谱和空间限制的谱系承诺。
-
- 会议预告 | 类器官研究与应用转化
- 10 月 19 日(周三)14:00,安捷伦细胞分析学者论坛将关注类器官培养与应用主题,邀请了两位青年学者与我们分享他们在类器官研究与应用转化当中的发现。期待各位同道拨冗出席会议参与交流!
-
- 类器官技术:赋能新冠病毒研究
- 类器官技术:赋能新冠病毒研究
-
- 【新品发布】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赋能类器官研究和应用
- 【新品发布】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赋能类器官研究和应用
-
- 【新品发布】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赋能类器官研究和应用
- 【新品发布】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赋能类器官研究和应用
-
- 【Webinar 预告】类器官、器官芯片、3D 细胞球与 2D 细胞的区别以及优势分析
- 【Webinar 预告】类器官、器官芯片、3D 细胞球与 2D 细胞的区别以及优势分析
-
- 【Webinar 预告】类器官、器官芯片、3D 细胞球与 2D 细胞的区别以及优势分析
- 【Webinar 预告】类器官、器官芯片、3D 细胞球与 2D 细胞的区别以及优势分析
-
- 【多能干细胞与类器官专题】从多能干细胞(PSC)培养类器官
- 让3D培养出来的细胞团可以表现出和体内组织和器官更类似的生理学结构和功能,故称为类器官技术。
-
- 【学者论坛精彩回放】两位专家带您回顾类器官研究与应用转化
- 0月19日,安捷伦细胞分析学者论坛者第二期:类器官研究与应用转化在转化医学网进行了直播,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两位青年科学家,与我们分享两种不同的类器官培养与应用模式
-
- 直播预告 | 体外肝胆类器官建模有何新突破?大咖带你解锁前沿进展!
- 与您相约,不见不散!
-
- 突破创新 化繁为简 新一代3D类器官智能培养与检测系统
- 突破创新 化繁为简 新一代3D类器官智能培养与检测系统
-
- 研究进展:心脏类器官芯片-微流控 | Nature Protocols
- 心脏类器官芯片Cardiac organs-on-a-chip (OoCs) 或微生理系统,可用于预测新候选
-
- 研究大脑健康的成像类器官模型
- 研究大脑健康的成像类器官模型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