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资讯中心>“限塑令”法规再升级 微塑料方案我先行

“限塑令”法规再升级 微塑料方案我先行

来源:赛默飞色谱与质谱中国      分类:商机 2023-11-21 17:47:12 126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关注我们,更多干货惊喜好礼

余玮

热点解读:

塑料污染是全球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微塑料可以通过空气、水或土壤广泛传播,而一旦进入自然环境,它们就将无法清除。由于无法自然降解,它们对动植物可以造成数百年的威胁,并进入食物链。越来越多国家不断升级“限塑”措施,进入2023年,国内、国外关于微塑料污染防治的政策愈加严格,一起来了解一下Z新限塑措施!


欧盟管控微塑料使用


目前,欧盟境内每年进入自然界的微塑料估计多达42000 吨,而这些物质是有意添加进相关产品的。欧盟委员会现已根据管控有害化学品的 REACH 法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今后将禁止在欧盟销售微塑料以及有意添加微塑料的产品。

2023年9月27日,欧盟委员会批准并发布了法规(EU) 2023/2055,在欧盟REACH法规(EC) No 1907/2006附录XVII中增加一个新的限制项,第78项,以限制各种用途的合成聚合物微颗粒(SPM, synthetic polymer microparticles)(“微塑料”),除豁免外。此次欧盟微塑料限制要求的出台,预计可为欧盟减少70%的微塑料污染,并在未来20年内累计减少约50万吨微塑料垃圾,将有力推动欧盟乃至全球微塑料治理的进程。

欧盟微塑料禁令已从2023年10月17日执行。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2023/2055 法规微塑料相关内容解读


适用范围:

合成的聚合物微粒(Synthetic polymer microparticles)

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固体聚合物:

(a)含于颗粒中,并按重量计至少占该颗粒的1%,或在颗粒上形成连续的表面涂层;

(b) (a)点所提述的颗粒,按重量计至少有1%符合下列任何一项条件:

  (i) 颗粒的所有尺寸均等于或小于5毫米;

  (ii) 颗粒的长度等于或少于15毫米,且其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3

以下聚合物不属于聚合物微粒:

(a)自然界中发生的聚合过程的产物,与提取过程无关,非化学改性的物质;

(b)根据附录15证明可降解的聚合物;

(c)根据附录16证明溶解度大于2g /L的聚合物;

(d)化学结构中不含碳原子的聚合物。


限值:

规定合成聚合物微颗粒不得单独作为物质投放市场,或者,如果合成聚合物微颗粒具有赋予混合物广受欢迎的特性,则其浓度等于或大于0.01%(100mg/kg)(按重量计)的混合物不得投放市场


时效:

(a)2023年10月17日前已投放市场的产品不受影响,可继续销售;

(b)2023年10月17日起受管控的产品包括:

唇部产品、指甲产品以及化妆品含有微珠

洗涤剂、蜡、抛光剂以及空气护理产品含有微珠

医疗器械含有微珠

手工艺品,玩具,圣诞节装饰品等使用中会脱落微塑料的产品


赛默飞基于对微塑料的广泛研究,为客户提供从样品采集制备至测试分析的完整解决方案。


赛默飞色谱质谱联用针对微塑料解决方案


 样品的预处理


A

可见的微塑料样品(医疗器械、手工艺品、儿童玩具等)

1. 各MP颗粒用刀削切后进行测定

2. 用冷冻研磨机(IQ MILL-2070)对全部的MP颗粒进行均匀粉碎和混合,粉碎后进行测定

B

含微珠类样品(与微塑料以外的物质混合,含有的微塑料不可见时)


经典四极杆质谱联用方案


1

热裂解PY-GCMS法测试微塑料

将经过分离富集的微塑料样品使用PY-GCMS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塑料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在高温裂解条件下会产生相应的特征热裂解产物。利用高温裂解产生的特征碎片信息经色谱分离和质谱鉴定,能够有效鉴别塑料成分同时进行定量测定。

2

热脱附TD-GCMS法测试微塑料

热脱附气质联用法的原理是将提取后的微塑料转移至热脱附管中,然后进行300-350℃左右的热解吸,并把热解吸出来的化合物转移至GCMS进行分析。TD-GCMS法能够鉴定富集在微塑料内部或其表面上的极低含量的聚合物添加剂或污染物。

点击以下文章查看详细介绍:

关注环境微塑料监测,聚焦新污染物治理

? 点击阅读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详细]
最近更新:2025-04-24 18:16:19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