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资讯中心>红外热像仪在电机检测中的应用

红外热像仪在电机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西安安泰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分类:商机 2020-02-17 17:47:48 831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为什么要进行电机检测,电机是工业的骨架。据美国能源部估计,仅仅在美国,工业设备中就运转着4000万台电机,这些电机耗用了整个工业所消耗电力的70%,这就足以说明电机的重要性。若电机超过额定温度,那么电机的温度每升高10℃,则电机的寿命将缩短一半。 电机的检测是保证正常生产及系统运行的一个重要措施。因为在关键的传送系统出现故障时,不可避免地会增加成本,需要重新分配人工和材料,从而使生产效率降低,造成巨大损失,并可能影响到人员的安全。

  红外热像仪在电机检测中的应用电机的部件较多,发生故障的部位及原因也较多,通过红外热像仪可发现如下一些问题。

  1、电气接线(电气接线盒外壳)

  问题点①:接线端子过热,可能原因:连接松脱、接线端子氧化腐蚀、连接过紧。建议措施:重新连接或更换接线端子。

  问题点②:电缆过热,可能原因:不平衡电压或过载。建议措施:使用万用表、钳表或电能质量分析仪予以确认具体原因。

  2、电机外壳温度分布

  问题点①:外壳部分区域温度过高,可能原因:内部铁芯、绕组因绝缘层老化或损坏导致短路。建议措施:拆卸外壳进行检修。

  问题点②:外壳整体温度过高,可能原因:空气流动不充分导致散热故障。建议措施:如果停机时间短,则只对电机空气进口格栅进行清洗,并在下一次有计划的停机检修中,安排一次彻底的电机清洗。

  3、与电机连接的轴承、连轴器

  问题点:轴承、连轴器温度过高,可能原因:润滑不良或轴未对正。建议措施:检查润滑情况或对轴进行调整。

  如何用红外热像仪测量内部温度

  每台电机都在一个特定的内部温度下运转。其他部件的温度不应与电机外壳的温度一样高。所有电机的铭牌上都应列出标准运转温度。虽然红外热像仪无法看到电机内部,但外部表面温度足以指示出内部温度高低。随着电机内部温度的升高,其外表面的温度也升高。下面通过一个检测实例,看看如何得到电机内部温度。

  我们要检测一个F级电机的温度,其Z高温度限制为135℃(外壳上的铭牌中有标示),我们可用一个接触式温度探头(如K型热电偶、Pt100铂电阻等)安装在电机内部(注意绝缘),同时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对应外壳的温度,热电偶得到的温度与热像仪得到的温度差即为修正值,通过实验我们得知F级电机内部与外壳的温差一般在30~40℃(内部温度高),故只要该级电机外壳温度控制在90℃以下即可保证正常运行。

  注意:不同级别的电机内部空间和温度传递均不一样,若检测电机的级别改变,必须按上述测试方式得到新的修正值。

  对于没有明确温度限定的电机部件来说,NETA(国际电气测试协会)提供的指南规定,当相似负载下相似部件的温度差超过15℃时,应该立即进行维修。该组织还建议,当部件与环境温度的温度差超过40℃时,也要立即进行维修。

一般来说,设计一条将所有关键电机/驱动器组合包括在内的定期检查路径是一个非常好的做法。检查之后,将每个设备的热图像保存到计算机上,并随时间跟踪测量结果。这样,用户就会获得可用于比较的基础图像,有助于确定一个热点是否正常,并帮助用户确认维修之后是否有效。

    以上信息由西安安泰测试设备有限公司整理,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西安安泰测试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电子测试及工业测试领域仪器销售与仪器维修的专业公司。为客户提供“丰富的测试产品选择、完整的系统测试解决方案、专业的测试软件开发、全面的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目前公司主要进行电子测试仪器的销售及维修,自研产品的开发,已经成为西北地区规模Zda的仪器综合服务商之一。

 

    测试仪器维修事业部拥有多名丰富维修经验的高级工程师,能够完成各种测试仪器与测试系统的芯片级维修。我们提供免费样机SY,免费专业工程师培训,免费测试技术交流。
我们秉承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原则,以合理的价格,让用户获得满意,
公司优势
• 西北**能够进行测试仪器芯片件及维修的专业公司帮助客户降低维修成本。
• 西北地区专业维修测试仪器,修复的仪器全部经过校准,为您提供Z高质量的仪器维修服务。  
• 西北地区SJ具备出具中华人民共和国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的仪器维修公司。
• 专业的检测维修手段,打破国外厂家对高端仪器维修垄断,终结国外厂家维修的暴利时代。

 

咨询电话:029-88353093

网站:www.agitek.com.cn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4-09-05 09:08:16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