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昌源仪器 | 艾睿光电 红外热像仪在安全监测领域的应用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将热信息瞬间可视化并加以验证,具有独特的测温能力。艾睿光电红外热像仪可在事故发生前精确探测电池及整个储能站的温度变化,在温度异常时就发出警报,做到提前预警,并联动制冷、消防系统,预防火灾发生。
艾睿光电红外热像仪监测应用
场站温度可视化
非接触式精准测温,24小时对储能站内电池及整个场站进行可视化温度监测,场站温度场分布一目了然。自动捕捉高温隐患点,对电池电压升高形成内短路、电芯过充等造成的局部热失控进行及时告警,保障其安全运行。
精准全面测温
多样化在线配置监测,尤其是针对电池组、变流器、电缆、配电等设备易发热部位,可灵活绘制多个测温区域,对关键部实行多级告警监测机制,做到重点区域多级防御,以便及时发现高温热隐患,提前预警。
防范于未“燃”
相较于传统烟感,艾睿光电红外热成像应用于防火可以实现提前预警,在起火前的积热阶段、阴燃阶段即可发现高温点,感知电池热失控或电气设备故障所引起的温度异常变化,提前报警,真正防患于“未燃”。
艾睿光电红外热像仪监测电池发生燃烧
智能化温度调控
根据艾睿光电红外热像仪输出的储能站内温度分布数据及变化趋势,联动储能站内制冷系统,实时自动调节制冷量,当站内温度超过设置的目标温度值会自动启动制冷,使站内温度稳定在安全区间,实现自动温度调控,及时遏制电池热失控隐患。
艾睿光电IRT-VMS工业测温监控系统
周界安全防范
大多数储能站建设在无人值守的空旷地带,红外热像仪具备不受光照、大雾等外界条件影响的优势,真正实现24小不间断监测;同时结合AI智能分析算法,实现越界检测、区域入侵、人体行为分析(徘徊、滞留)等多种智能事件预警,真正实现周界主动防护预警。
艾睿光电红外热成像
监测方案优势
高性能在线监测:采用InfiRay® Z新一代非制冷红外探测器,集成领先的红外图像算法,带来了高分辨率红外热图与高灵敏度,轻松捕捉细小热点隐患。
双光融合监测:集视频监控+红外测温于一体,有效融合红外精准测温能力及可见光的高清成像能力,既有利于及时发现储能站热隐患,也用于发生火灾预警后,及时了解站内状况。
可视化精准测温:实现储能站场景全覆盖,温度分布一目了然,直观呈现高温/火灾隐患点,及时高效,不存在热传导问题,摆脱温度传感器等其他方式监测的局限性。
早期隐患预测:监测温度定时采集,绘制站内温度变化趋势图,分析电池及场站运行状态,全面安全检测,挖掘潜在安全隐患、提前预警,避免火灾事故。
艾睿光电红外热成像产品推荐
AT20在线型双光红外热像仪
高性价比温度视频感知终端
结构小巧紧凑,“烟盒”大小, 适用于狭小密闭空间
空间分辨率低至3.16mrad(AT30),观测更多温度细节
支持WiFi无线连接,简化布线
支持Modbus-TCP、MQTT、ONVIF、GB28181多种协议
双光融合,方便查看现场实际情况
POE供电,减少故障点及用电安全
FD2双光谱半球型网络摄像机
双光谱成像,满足24小时安防监控需求
结构轻巧,可广泛应用于安全防范、测温等场景
覆盖场景大,安装部署灵活
支持多种事件联动报警,智能火点检测
提供SDK,支持用户二次开发
FB系列双光谱筒型摄像机
双重防爆认证,防爆标志:Ex d IIC T6 Gb/Ex tD A21 IP68 T80℃
支持双光融合,双光取证
智能检测 ,支持火点检测和入侵越界智能分析功能
兼容性强,支持ONVIF、GB28181协议
室内外通用,IP67防护等级
“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大规模电化学电池储能电站建设和运行迎来新高潮。艾睿光电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愿与行业合作伙伴携手,共同推动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能源转型安全发展。
关于同昌源电子-艾睿光电代理商
厦门同昌源电子有限公司是立足于高校、工厂以及各大科研机构的仪器代理公司。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以“诚信、效率、双赢”为原则,给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包括技术咨询、售前支持、售后服务及针对行业应用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经过十余年的积累取得了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的省级代理。电子测试类代理品牌有:美国是德科技、美国福禄克、台湾固纬、北京大恒光电等。电子测试类经营产品包含:通用电子测试仪器、环境试验设备、安规试验设备、光电测试设备以及系统解决方案等。公司本着 “用优化的方案搭建合理的实验室”原则为客户实验室提供建设方案。您的满意是我们质量的尺标,欢迎广大客户来电。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http://www.xmjns.com/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CA75N红外热像仪可以用于哪些领域和应用?
- CA75N红外热像仪是一种能够检测并显示物体热辐射分布的设备,利用红外线技术来获取图像。它可以在黑暗或有障碍物的环境下工作,并广泛应用于建筑、医学、军事和安防等领域。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