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布《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为继续支持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发展,贯彻落实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根据《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管理办法》(财关税〔2020〕2号)制定《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见附件1)。
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填写《征求意见反馈信息表》(见附件2)并反馈至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财经政策处,电子邮件发送至liuxili@miit.gov.cn(邮件主题注明:《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征求意见反馈)。
征求意见时间:2020年6月4日-2020年7月4日
联系电话:010-68205141
电子邮件:liuxili@miit.gov.cn
地 址:北京市西长安街13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财经政策处
邮 编:100804
更多详情,请登录工信部官方网站查询
节选该实施细则部分内容:
为落实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根据《重 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管理办法》(财关税〔2020〕2 号) 制定本细则。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 总局、能源局制定和修改实施细则,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 部门(含计划单列市,下同)会同同级财政厅(局)、各直 属海关、省级税务机关按照本细则做好相关工作。
申请享受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的企业一 般应为生产国家支持发展重大技术装备或产品的制造企业, 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独立法人资格;
(二)不存在违法和严重失信行为;
(三)具有较强的设计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
(四)具有专业比较齐全的技术人员队伍;
(五)具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
(六)申请享受政策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应符合《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中有关要求。 申请享受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的核电项目业主
应为核电领域承担重大技术装备依托项目的业主。
企业和核电项目业主应于其免税资格复核当 年的 8 月 1 日至 8 月 31 日提交《享受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 收政策复核报告》(见附 3)。其中,地方企业通过企业所 在地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报送复 核报告;中央企业集团下属企业、核电项目业主通过中央企 业集团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报送复核报告。
已享受政策的企业和核电项目业主发生名 称、公司类型、经营范围等信息变更,应在完成变更登记之 日起一个月内,将有关变更情况说明分别通过省级工业和信 息化部门、中央企业集团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应会同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 能源局确定变更后的企业和核电项目业主是否继续享受政 策;不符合条件的,自变更登记之日起不再享受政策。工业 和信息化部将确认结果(对停止享受政策的,应注明停止享 受政策时间)函告海关总署,并抄送税务总局。
《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 目录》、《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进口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商品 目录》和《进口不予免税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应适 时调整。调整内容包括:增加或删除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 术装备和产品,增加或删除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进口关键零 部件、原材料,增加或调整进口不予免税的重大技术装备和 产品,调整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的技术规 格、销售业绩、执行年限等,调整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进口关键零部件、原材料的单机用量、执行年限等。
《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增加及保留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应符合产业发展方 向和目录规定的领域。《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进口关键零部 件、原材料商品目录》增加及保留的关键零部件、原材料, 应为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而确有必要 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原材料。《进口不予免税的重大技术装 备和产品目录》增加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应为国内已能 生产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能源局组织相关行业专家,对相关目录修订建议 进行评审,确定目录修订意见,一般于当年 7 月 31 日 前发布修订后的相关目录,自下年度 1 月 1 日起生效。
2020 年已享受政策的企业和核电项目业主 (不含 2020 年新享受政策企业和核电项目业主)应于 2020 年 8 月 31 日前按规定提交免税资格复核报告。以后的免税 资格复核工作每隔 3 年开展一次,即 2022 年对 2020 年至 2022 年享受政策企业和核电项目业主的免税资格进行复核, 2025年对2023年至2025年享受政策企业和项目核电业主的 免税资格进行复核,以此类推。
征求意见反馈信息表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工信部发布《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 为落实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根据《重 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管理办法》(财关税〔2020〕2 号) 制定本细则。
-
- 财政部等五部门印发《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能源局制定了《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现予印发,自2020年8月1日起实施。
-
- 工信部印发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2021年修订)公示
- 公示时间为2021年5月14日至2021年5月27日。
-
- 国家工信部发布《铁路无线电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 无线电设备由发信机、收信机、天线、馈线和相应的终端设备构成。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铁路局起草了《铁路无线电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
- 工信化部发布《民用无人机生产制造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 本办法所指民用无人机,是指动力驱动,具备位置保持飞行功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第民用无人机分为微型、轻型、小型、中型、大型五种类型。
-
- 工信部发布《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 本规定所称无线电发射设备是指为开展各类无线电业务而发射无线电波的设备。
-
- 中央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 半导体设备受影响颇深
- 随着国产半导体设备技术的提升,部分成熟装备可能被移出免税目录,政策支持将向更尖端领域倾斜。同时,政策强调对关键零部件的“用途审核”,要求免税进口的零部件必须用于指定装备的生产,防止技术外流。
-
- 工信部发布《智能船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
-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高度关注虚拟仿真、智能化、自动化、物联网、系统集成等技术标准的发展;国际电信联盟(ITU)正积极开展物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网关、智慧可持续发展城市等国际标准化工作。
-
- 工信部发布《地面无线电台(站)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 为了进一步规范地面无线电台(站)管理,根据修订后《无线电管理条例》,工业和信息化部起草了《地面无线电台(站)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
- 工信部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
- 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起草了《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见附件),拟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印发,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 海关总署等五部门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
- 自2022年1月1日起,《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能源局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的通知》(财关税〔2019〕38号)予以废止。
-
- 工信部发布《智能船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二次征求意见稿)》
- 研究提交国际标准立项草 案 5 项,基础共性标准形成支撑,关键技术应用标准取得突 破,智能船舶设计、智能船载系统及设备、智能船舶测试与 验证标准初步满足智能船舶辅助决策
-
- 工信部发布《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0年版)》
-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制定了《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0年版)》。现予公告。
-
- 工信部发布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实施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工业机器人为仪器行业突破哪些困局?
- 仪器行业作为科学研究、生产制造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基础,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各类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然而,仪器行业本身也面临一些发展上的挑战。
-
- 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0年本)》(征求意见稿)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组织修订完成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0年本》(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
-
- 工信部发布《机动车辆 间接视野装置 性能和安装要求》征求意见稿
- 本标准规定M和N类以及至少驾驶室被部分封闭的L类机动车辆的间接视野装置的性能和安装要求。本标准适用于M和N类及至少驾驶室被部分封闭的L类机动车辆的间接视野装置。
-
- 工信部发布《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参考国际电信联 盟《无线电规则》及相关建议书,结合我国无线电频率规划 和使用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
- 工信部发布《短期任务非静止轨道卫星无线电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为促进和规范短期任务非静止轨道卫星(以下简称短 期任务卫星)无线电频率和轨道资源的国际申报、协调和投入使用
-
- 工信部发布《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0年版)》推荐工作的通知
- 现组织开展《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0年版)》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 工信部征求对《“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 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有意见或建议,请以书面或电子邮件形式反馈。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1年5月13日。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