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PET复合膜在不同温度下的氧气透过量
-
随着运输能力不断提升及食品、药品、保持健康品等产品生产技术的日益成熟,各类产品在时间及空间范围内的流通越来越广。在流通的时间及空间跨度内,所使用的包材应与产品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以防止流通环境变化引起包材性质劣变,对产品的保护作用减弱,进而导致产品质量劣化。对于同种包装材料来说,其阻氧性能的高低与所处的环境条件息息相关,通过验证包材在不同条件下的氧气透过量,确认在各种环境下包材的阻氧性能均能满足产品的保质要求,是保证产品可放心流通的重要前提之一。
检测方法
塑料复合膜材料的氧气透过量测试方法主要分为压差法、等压法(库仑法)两种,其中压差法可参考的标准为GB/T 1038-2000《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等压法可参考的标准为GB/T 19789-2005《包装材料塑料薄膜和薄片氧气透过性试验库仑计检测法》。本文采用压差法、依据GB/T 1038检测样品的阻氧性能。
试验样品
本文以PET/PE复合膜为例,检测其在10℃、0%RH及30℃、0%RH两种条件下的氧气透过量。
试验过程
裁样从待测的PET/PE复合膜样品表面裁取直径为97 mm的试样3片。在23±2℃的环境条件下,将裁好的试样放置在干燥器中进行状态调节48 h。
测厚利用测厚仪测试试样厚度,至少测试5点,并取平均值。
装样沿试验腔的周围涂抹一层真空油脂,然后在试验腔中间测试区域内放置一片直径为65 mm的滤纸,可以支撑试样,并能防止低压腔被污染。后将试样平整的粘贴在试验腔上,合上上腔,并拧紧。
设置参数设置试样厚度、试验温度(10℃)、试验湿度(0%RH)等参数信息。
开始试验打开真空泵、水浴控温装置,点击开始试验选项,试验开始。
读取数据试验结束后读取试验结果。
按照5.1 ~ 5.6的步骤,测试试样在30℃、0%RH条件下的氧气透过量。
试验结果
10℃、0%RH条件下PET/PE复合膜试样的氧气透过量为43.3721 cm3/(m2∙24h∙0.1MPa),30℃、0%RH条件下该试样的氧气透过量为167.0100 cm3/(m2∙24h∙0.1MPa),说明所检测试样在两种试验条件下的氧气透过量相差较大。
检测设备
本验证试验所用检测设备为济南赛成电子科技有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GPT-203 压差法气体渗透仪适用于塑料薄膜、复合膜、高阻隔材料、片材、金属箔片在各种温度下的气体透过量和气体透过系数的测定。
测试原理
仪器采用压差法测试原理,将预先处理好的试样放置在上下测试腔之间,夹紧。首先对低压腔(下腔)进行真空处理,然后对整个系统抽真空;当达到规定的真空度后,关闭测试下腔,向高压腔(上腔)充入一定压力的试验气体,并保证在试样两侧形成一个恒定的压差(可调);这样气体会在压差梯度的作用下,由高压侧向低压侧渗透,通过对低压侧内压强的监测处理,从而得出所测试样的各项阻隔性参数。
产品特征
可同时测定试样的气体透过量和气体透过系数
可满足三个测试腔完全单独测试
宽范围、高精度温湿度控制,满足各种试验条件下的测试
提供比例、模糊模式和时间模式三种试验过程判断模式
测试量程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展,满足大透过率测试的要求
支带有毒气体及易燃易爆气体的测试(需定制)
采用气动夹持试样,方便快捷
系统采用电子智能控制,整个试验过程自动完成
提供标准膜进行快速校准,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产品符合GMP多级权限
微型打印机,便条随时打印试验统计结果
专门的计算机通信软件,可进行试验的实时显示及数据的分析处理 、数据保存
配备USB通用数据接口,方便数据传递
济南赛成仪器一直致力于为大部分国家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的核心宗旨就是持续创新,打造高精尖检测仪器,满足行业内不同客户的品控需求,期待与行业内的企事业单位增进交流和合作。
赛成仪器,赛出品质,成就未来!
全部评论(0条)
热门问答
- 同种PET复合膜在不同温度下的氧气透过量
随着运输能力不断提升及食品、药品、保持健康品等产品生产技术的日益成熟,各类产品在时间及空间范围内的流通越来越广。在流通的时间及空间跨度内,所使用的包材应与产品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以防止流通环境变化引起包材性质劣变,对产品的保护作用减弱,进而导致产品质量劣化。对于同种包装材料来说,其阻氧性能的高低与所处的环境条件息息相关,通过验证包材在不同条件下的氧气透过量,确认在各种环境下包材的阻氧性能均能满足产品的保质要求,是保证产品可放心流通的重要前提之一。
检测方法
塑料复合膜材料的氧气透过量测试方法主要分为压差法、等压法(库仑法)两种,其中压差法可参考的标准为GB/T 1038-2000《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等压法可参考的标准为GB/T 19789-2005《包装材料塑料薄膜和薄片氧气透过性试验库仑计检测法》。本文采用压差法、依据GB/T 1038检测样品的阻氧性能。
试验样品
本文以PET/PE复合膜为例,检测其在10℃、0%RH及30℃、0%RH两种条件下的氧气透过量。
试验过程
裁样从待测的PET/PE复合膜样品表面裁取直径为97 mm的试样3片。在23±2℃的环境条件下,将裁好的试样放置在干燥器中进行状态调节48 h。
测厚利用测厚仪测试试样厚度,至少测试5点,并取平均值。
装样沿试验腔的周围涂抹一层真空油脂,然后在试验腔中间测试区域内放置一片直径为65 mm的滤纸,可以支撑试样,并能防止低压腔被污染。后将试样平整的粘贴在试验腔上,合上上腔,并拧紧。
设置参数设置试样厚度、试验温度(10℃)、试验湿度(0%RH)等参数信息。
开始试验打开真空泵、水浴控温装置,点击开始试验选项,试验开始。
读取数据试验结束后读取试验结果。
按照5.1 ~ 5.6的步骤,测试试样在30℃、0%RH条件下的氧气透过量。
试验结果
10℃、0%RH条件下PET/PE复合膜试样的氧气透过量为43.3721 cm3/(m2∙24h∙0.1MPa),30℃、0%RH条件下该试样的氧气透过量为167.0100 cm3/(m2∙24h∙0.1MPa),说明所检测试样在两种试验条件下的氧气透过量相差较大。
检测设备
本验证试验所用检测设备为济南赛成电子科技有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GPT-203 压差法气体渗透仪适用于塑料薄膜、复合膜、高阻隔材料、片材、金属箔片在各种温度下的气体透过量和气体透过系数的测定。
测试原理
仪器采用压差法测试原理,将预先处理好的试样放置在上下测试腔之间,夹紧。首先对低压腔(下腔)进行真空处理,然后对整个系统抽真空;当达到规定的真空度后,关闭测试下腔,向高压腔(上腔)充入一定压力的试验气体,并保证在试样两侧形成一个恒定的压差(可调);这样气体会在压差梯度的作用下,由高压侧向低压侧渗透,通过对低压侧内压强的监测处理,从而得出所测试样的各项阻隔性参数。
产品特征
可同时测定试样的气体透过量和气体透过系数
可满足三个测试腔完全单独测试
宽范围、高精度温湿度控制,满足各种试验条件下的测试
提供比例、模糊模式和时间模式三种试验过程判断模式
测试量程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展,满足大透过率测试的要求
支带有毒气体及易燃易爆气体的测试(需定制)
采用气动夹持试样,方便快捷
系统采用电子智能控制,整个试验过程自动完成
提供标准膜进行快速校准,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产品符合GMP多级权限
微型打印机,便条随时打印试验统计结果
专门的计算机通信软件,可进行试验的实时显示及数据的分析处理 、数据保存
配备USB通用数据接口,方便数据传递
济南赛成仪器一直致力于为大部分国家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的核心宗旨就是持续创新,打造高精尖检测仪器,满足行业内不同客户的品控需求,期待与行业内的企事业单位增进交流和合作。
赛成仪器,赛出品质,成就未来!
- 薄膜厚度对氧气透过量的影响研究
对于材质结构相同的包装材料而言,材料的厚度是影响其阻隔性能的重要因素。材料的厚度增加,延长了气体在包装材料中的渗透路径,使得气体从试样的一侧渗透到另一侧的时间增加,从而降低了渗透过材料的气体量,提高了材料对气体的阻隔性能。然而,材料厚度增加势必会提高包装成本,且环保性降低,因此,在选用包装时如何协调控制包装成本、保证包装环保性及阻隔性三者的关系,则需要研究材料厚度与其阻隔性能的关系。本文针对性测试了相同材质材料、不同厚度薄膜对应的氧气透过量,并绘制厚度与氧气透过量关系趋势图,以评价厚度对材料阻氧性的影响。
1、试验样品
本次试验以某种单层膜材料为试验样品,分别测试厚度为10μm、12μm、15μm、25μm样品的氧气透过量。
2、试验依据
目前,软塑包装材料氧气透过量的测试方法包括压差法、等压法(库仑计法),本次试验采用压差法对样品进行测试,试验过程依据方法标准GB/T 1038-2000《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 压差法》进行。
3、试验设备
本文采用GPT-203 压差法气体渗透仪测试样品的氧气透过量,该设备由济南赛成仪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
3.1 试验原理
压差法原理即根据压力传感器所测得气体压力的变化情况得到材料的气体渗透性能相关参数,也是通过压力差使气体在试样两侧发生渗透。将试样装夹在设备的测试腔中,使设备的上、下腔分开,上腔中充填测试气体,下腔通过抽真空形成低压环境,上腔的气体通过试样渗透到下腔中,下腔中的气体压力因此而发生变化。通过下腔中的压力传感器对下腔气体压力随渗透时间的增加情况的实时监测,即可计算得到试样的气体透过量、气体渗透系数、扩散系数及溶解度系数等气体渗透参数。
3.2设备参数
测试范围 0.1 ~ 10,000 cm3/m2·24h·0.1MPa(常规)
试样件数 1件
真空分辨率 0.05 Pa
测试腔真空度 <10 Pa
控温范围 室温 ~ 50°C
控温精度 ±0.5°C
试样尺寸 Φ95 mm
透过面积 33.18 cm2
试验气体 O2、N2、CO2等气体 (气源用户自备)
试验压力 0.4 MPa ~ 0.6 MPa
接口尺寸 Ф6 mm聚氨酯管
外形尺寸 400 mm (L) × 475 mm (W) × 450 mm (H)
电源 AC 220V 50Hz
净重 75 kg
4、试验过程
(1) 从厚度为10 μm的样品表面裁取3片直径为97 mm的试样,在设备的三个测试腔周边均匀涂抹真空油脂,并各放置一片支撑用滤纸,然后将3片试样分别装夹在3个测试腔中,拧紧测试腔盖。
(2) 设备连接氧气气源。在控制软件中设置试样名称、试样厚度、试验温度、湿度及试验模式等参数信息,点击试验选项,打开真空泵,启动试验。设备按照设定的参数对试样的氧气渗透性能进行测试,并在试验结束后显示试验结果。
(3) 按照(1)、(2)中的步骤依次测试厚度为12 μm、15 μm、25 μm样品的氧气透过量。
5、试验结果
取每种样品3片试样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该样品的氧气透过量。本次所测得厚度为10 μm、12 μm、15 μm、25 μm样品的氧气透过量分别为84.608 cm3/(m2·24h·0.1MPa)、67.069 cm3/(m2·24h·0.1MPa)、56.483 cm3/(m2·24h·0.1MPa)、29.164 cm3/(m2·24h·0.1MPa)。
6、结论
本次试验利用压差法设备GPT-203 压差法气体渗透仪对4种厚度不同的相同材质薄膜样品的氧气透过量进行了测试,设备易于操作,试验效率高,试验结果的精度高,重复性好,可以真实的反映出样品对氧气的阻隔性能。随着厚度的增加,样品的氧气透过量降低,说明样品对氧气的阻隔性能随样品厚度的增加而提高;另外,随着厚度的增加,样品氧气透过量的变化趋势变缓,即在样品厚度较薄时,厚度增加,样品的阻氧性能提高明显,但随着厚度的继续增加,厚度的变化对提高样品阻氧性能的影响变小。
济南赛成仪器一直致力于为大部分国家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的核心宗旨就是持续创新,打造高精尖检测仪器,满足行业内不同客户的品控需求,期待与行业内的企事业单位增进交流和合作。
赛成仪器,赛出品质,成就未来!
- 在不同温度下电阻测试仪应如何调节
- 美国标准中测量氧气透过量的方法有压差法吗
- 在不同温度下合成的粉体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 正庚烷和正辛烷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 碳钢在不同温度下的热膨胀量怎么算呀
- 旋光性不同的同种物质为什么具有不同生物活性
- 急谢谢... 急 谢谢 展开
- 不同发射光谱的同种量子点有什么区别
- 如何计算一般气压表在不同温度下的气压示数?
- 氢氧化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什么固体在水里溶解度Z大
- 求不同温度压力下气体摩尔体积
- Z好能提供一张完整表 或者查-137℃,8.8Kg/cm2 和-185℃,0.6Kg/cm2 的 气体摩尔体积
- 相同温度下不同固体材料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原因
- 不同温度下空气的运动粘度和导热系数计算公式
- 我已经上网搜了相关知识,还是没有找到,这两个数据是可以直接查到的,只是我更需要它的计算公式,有人提议查《科技人员常用公式与数表手册》,可是根本搜不到电子版... 我已经上网搜了相关知识,还是没有找到,这两个数据是可以直接查到的,只是我更需要它的计算公式,有人提议查《科技人员常用公式与数表手册》,可是根本搜不到电子版 展开
- 毫米厚铝箔还有水蒸气透过量透过吗
- 热解吸原理是根据各组分在不同温度下的什么不同
- 水的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在不同温度下的数值是多少?求各位大神解答
- 同种药胶囊和片剂有什么不同
- 好多种药品都分胶囊和片剂两种 成份又一样 哪种好 有什么不同
5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
-
- #DeepSeek如何看待仪器#
- 干体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
- 从-70℃到150℃:一台试验箱如何终结智能...从-70℃到150℃:一台试验箱如何终结智能调光膜失效风险?解决方案:SMC-210PF-FPC温湿度折弯试验箱的五大核心价值1. 多维度环境模拟,覆盖全生命周期测试需求超宽温域:支持-70℃至+150℃的极限温度模拟(可选配),复现材料在极寒、高温、冷热冲击下的性能表现;控湿:湿度范围20%~98%RH(精度±3%RH),模拟热带雨林、沙漠干燥等复杂工况,暴露材料吸湿膨胀、分层缺陷;动态折弯:0°~180°连续可调折弯角度,支持R1~R20弯曲半径设定,模拟实际装配中的微小应力,提前预警裂纹、断裂风险。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