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应用方案

仪器网/ 应用方案/ 活体生物荧光成像

立即扫码咨询

联系方式:400-822-6768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在仪器网(www.yiqi.com)上看到的!

扫    码    分   享
本文地址:http://tucsen.net/Html/NewsView.asp?ID=44 一 技术简介 活体生物荧光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分子基因表达的分析检测系统它由敏感的CCD及其分析软件和作为报告子的荧光素酶以及荧光素组成利用灵敏的检测方法,让研究人员能够直接监控活体生物体内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感染性疾病发展过程特定基因的表达等生物学过程传统的动物实验方法需要在不同的时间点宰杀实验动物以获得数据,得到多个时间点的实验结果相比之下,可见光体内成像通过对同一组实验对象在不同时间点进行记录,跟踪同一观察目标(标记细胞及基因)的移动及变化,所得的数据更加真实可信因其操作极其简单所得结果直观灵敏度高等特点,在刚刚发展起来的几年时间内,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医学研究及药物开发等方面 二原理 活体生物荧光成像技术是指在小的哺乳动物体内利用报告基因-荧光素酶基因表达所产生的荧光素酶蛋白与其小分子底物荧光素在氧Mg2+离子存在的条件下消耗ATP发生氧化反应,将部分化学能转变为可见光能释放然后在体外利用敏感的CCD设备形成图像荧光素酶基因可以被插入多种基因的启动子(promoter),成为某种基因的报告基因,通过监测报告基因从而实现对目标基因的监测 生物荧光实质是一种化学荧光,萤火虫荧光素酶在氧化其特有底物荧光素的过程中可以释放波长广泛的可见光光子,其平均波长为560nm(460~630nm),这其中包括重要的波长超过600nm的红光成分在哺乳动物体内血红蛋白是吸收可见光的主要成分,能吸收中蓝绿光波段的大部分可见光;水和脂质主要吸收红外线,但其均对波长为590~800nm的红光至近红外线吸收能力较差,因此波长超过600nm的红光虽然有部分散射消耗但大部分可以穿透哺乳动物组织被敏感的CCD camera检测到 荧光成像冷CCD相机 500万彩色CCD制冷显微相机 冷CCD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方案

在线留言

换一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