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01-10 10:50:46直接对比法测比表面
- 直接对比法测比表面是一种测量材料比表面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待测样品与已知比表面的标准样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气体吸附,通过比较两者的吸附量来计算待测样品的比表面。该方法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化工等领域,特别适用于需要快速、准确测量材料比表面的场合。直接对比法测比表面具有操作简便、测量速度快、结果准确等特点。
资源:19389个 浏览:16次展开
直接对比法测比表面相关内容
直接对比法测比表面产品
产品名称
所在地
价格
供应商
咨询
- 直接对比法比表面积仪
- 国内 北京
- ¥38000
-
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售全国
-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 荧光测厚光谱仪
- 国内 江苏
- 面议
-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售全国
-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 便携式颗粒度分析仪(显微镜对比法)
- 国内 上海
- 面议
-
上海颀高仪器有限公司
售全国
-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 全自动直接测汞仪
- 国内 山东
- 面议
-
山东霍尔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售全国
-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 BET法比表面测试仪
- 国内 北京
- ¥5800
-
北京冠测精电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售全国
-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直接对比法测比表面问答
- 2022-01-13 17:04:22核磁法测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及与DSC测Tg对比
- 核磁法测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及与DSC测Tg对比玻璃态与玻璃化转变无定形聚合物在较低的温度下,分子热运动能量很低,只有较小的运动单元如侧基、支链和链节能够运动,而分子链和链段均处于被冻结状态,这时的聚合物所表现出来的力学性质和玻璃相似,故称这种状态为玻璃态(glassy-state)。玻璃化转变是无定型聚合物在经受热过程或加入增塑剂(比如水)后产生的一种物理变化,随着温度的降低,聚合物从橡胶态向玻璃态转变,转变点对应的温度即玻璃化转变温度,用Tg表示。Tg是十分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它能决定食品体系的质量、安全性和稳定性。在玻璃态转变温度之下,聚合物处于一种刚性的状态,内部具有很高的黏度,分子迁移和扩散实际上可视为不存在,此时一切造成食品品质变化的反应的反应速率都大大降低,甚至不发生反应。当温度升高到玻璃态转变温度以上时,聚合物软化或转变为橡胶态,体系黏度降低而分子迁移增加,这种情况下食品体系容易发生腐败变质。所以,测得食品体系的Tg值,将其在低于Tg的条件下保藏,可以zui大限度地保存其原有的色、香、味、形等食用品质以及营养成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测定Tg的方法有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动力机械分析法(DMA)、热机械法(TMA)、动态热机械法(DMTA),与核磁共振法(NMR)等。采用NMR技术来测定玻璃态转变温度是一项新技术,它能够进行快速、准确、实时、全方位的定量测量,而且对样品不具有破坏性,在测量食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其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低场核磁共振法测试Tg原理与优势:NMR是一种通过测定活性原子核的弛豫特性来描述分子运动特性的技术。用NMR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是基于弛豫时间(T1、T2)可以衡量玻璃化转变时分子链段运动的急剧变化。与上述方法相比,NMR对所测食品样品没有限制,对样品亦不具破坏性,灵敏度高,能够快速、实时、全方位、定量的研究样品。玻璃化转变是指非晶态的高聚物(包括晶态高聚物中的非晶体部分)从玻璃态到高弹态的转变或者从高弹态到玻璃态的转变。许多研究人员已经接受食品也是聚合物这一观点并将其作为聚合物体系进行分析,聚合物玻璃化转变的基础是分子运动,聚合物由玻璃态转变为橡胶态时,含有质子的基团运动频率增加,这些变化可由弛豫时间T1和T2来衡量。当聚合物处于玻璃态时,T2不随温度而变,表现出刚性晶格的性质,玻璃化转变后,突破刚性晶格的限制,T2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绘制T2-温度曲线,T2转折点所对应的温度即玻璃化转变温度Tg。T2-温度曲线和T1-温度曲线都是由两条近似直线的不同斜率的直线部分组成,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就看作为相转变点,所对应的温度就是相转变温度,即我们所要测定的Tg。对于“U”曲线,其zui低点,即为相转变点,所对应温度为Tg。DSC与核磁法测Tg对比当物质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例如结晶、熔融或晶型转变等),或者起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着热力学性质如热焓、比热、导热系数的变化。DSC就是通过测定其热力学性质的变化来表征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的。它是在程序控制温度条件下,测量输入给样品与参比物的功率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热分析方法。实验过程中记录的信息是保持样品和参比样的温度相同时,两者的热量之差,因此DSC得到的曲线横轴为温度(时间),纵轴为热量差。由于DSC测试时样品用量很少,一般以mg为单位,对于非均相体系,不具有代表性;由于样品量少,升温速度快,很容易冲过Tg点,而带来误差。核磁法测试时样品用量一般是以克为单位,可精确控制样品的升温速度,测试结果更精确,也更能代表非均相体系的Tg值。变温核磁共振分析仪
255人看过
- 2023-06-21 15:57:06特氟龙的三种材料对比
- PFA (全氟烷氧基共聚物)半透明,弹性的热塑性塑料,具有高分子,半结晶结构热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宽,从-200℃到+ 260 ℃(常温常压材料耐受温度)针对化学品都具有化学情性和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吸水率极低(
125人看过
- 2020-09-15 17:20:42核磁法与其他测比表面积方法对比
- 比表面积分为体积比表面积和质量比表面积,分别为m2/V和m2/M,我们通常把后者直接称为固体的比表面积,国际单位是:m2/g。比表面积是衡量物质特性的重要参量,其大小与颗粒的粒径、形状、表面缺陷及孔结构密切相关。当比表面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它对物质的许多物理及化学性能会产生很大影响,特别是随着颗粒粒径的变小,比表面积成为了衡量物质性能的一项非常重要参量,如目前广泛应用的纳米材料、电池材料、催化剂、橡胶中碳黑补强剂等。比表面积分析测试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气体吸附法、粒度推算法、透气法、消光法等,其中,由于气体吸附法测试原理可靠,重复性好,在国内外各行业中被广泛使用,并逐渐取代了其它比表面积测试方法,成为*的*权威测试方法。低场核磁共振法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的测试悬浮液颗粒比表面积的方法,相比气体吸附法,低场核磁共振法测试时间短,不需要繁琐的样品处理过程,无需引入外部试剂。在监测悬浮液状态下颗粒与溶剂之间的表面化学、亲和性、润湿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测试方法分类:测比表面积各方法:核磁共振法测比表面积原理:低场核磁共振方法可以对悬浮液状态下的颗粒进行比表面测量和分析。其工作原理是当样品颗粒在悬浮液状态下时,吸附了一层厚度为L的水分子层,此即为吸附水,则水分子层外为自由水,吸附水与自由水中的H质子活性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得吸附水的弛豫时间远小于自由水的弛豫时间,这个差别可以反映与颗粒表面吸附溶液的量,进而推导出颗粒的湿式比表面积。核磁共振法具有多项独特的优势:测试简单、快速,整个测试过程在3min内;样品无需预处理,无需引入外部试剂;测试结果可靠且稳定性高、重复性好;适用性广,可测量任何大小、形状的颗粒,精度高。核磁共振法适用材料范围:1、颗粒:SiO2、SiC、ZnO、Al2O3、BaCO3、石墨烯、活性炭、炭黑等一百多种材料;2、悬浮体系溶剂类型:水、乙醇、丁酮、甲苯等各类含H质子溶剂。应用领域:1)*制陶术:湿式制程、加工工艺改善,分散性的质控和研发;2)纳米科技:纳米粒子表面的化学状态,如: 吸附和脱附作用,比表面积的变化等;3)电子材料:浓稠状浆料和研磨液 (CMP) 的开发及品管;4)墨水:碳黑、颜料分散,*适研磨条件,表面亲和性及化学和物理状态;5)能源:电池,太阳能板等的碳黑,纳米碳管和浆料的分散,粒子表面的化学和物理状态;6)制药:API湿润性、亲和性及吸水性的差异;7)其他: 全部的浓稠分散悬浊液体,纳米纤维,纳米碳等。案例1 药物活性成分粒径控制药物活性成分:制药过程中,通过湿法研磨控制药物活性成分的粒径大小;提高药物活性成分用以研究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分解性能。结论:随着研磨时间的增长,溶液的T2变小,比表面积变大,粒径变小。研磨1h之后,粒径基本稳定。案例2 添加分散剂颗粒比表面积的影响加入分散剂后,比表面积显著增加,有利地证明了此分散剂的性能。
439人看过
- 2022-09-19 10:38:28全自动直接测汞仪的应用范围及参数指标
- 随着国家对微量汞的分析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全自动测汞仪厂家,客户对测汞仪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现在设计生产的全自动直接测汞仪实用性更强。全自动直接测汞仪的工作原理是采用冷原子吸收法,基于元素汞在室温下,不加热的条件下,就可挥发成汞蒸气,并对波长253.7nm的紫外线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在一定的范围内,汞的浓度和吸收值成正比,符合比尔定律。直接测量出汞的含量、直接读取测量浓度。适用范围全自动直接测汞仪适用于环境监测,卫生防疫,自来水,化工等行业用于测量水,空气,土壤,食品,化妆品,化工原料中的汞的含量。技术指标:1.测量原理:冷原子吸收法。2.自动计算直接读取汞的浓度、不需要用户换算。3.测量范围:0-10ng/ml(高于10ng/ml时要稀释即可测量)。4.检出下限:0.2ng/ml;5.线性相关系数:R≥0.995;6.同时显示:汞浓度ng/ml,温度、湿度*。
181人看过
- 2024-01-17 16:05:50免疫层析法和胶体金法的区别
- 免疫层析法和胶体金法是两种常用的生物检测技术,它们在原理、应用和优缺点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①原理区别:免疫层析法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生物检测技术,利用标记有荧光物质、酶、胶体金等物质的抗体或抗原,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相应的抗原或抗体。当样品中的抗原与标记的抗体结合后,可以通过层析作用将结合物分离并检测。而胶体金法则是利用胶体金作为标记物,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样品中的生物分子。胶体金是一种由氯金酸水溶液在还原剂作用下形成的金颗粒,这些金颗粒分散在溶液中形成胶体溶液。当生物分子与胶体金结合后,可以通过显色反应判断是否存在该生物分子。 ②应用区别:免疫层析法主要应用于医学诊断、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例如,用于检测尿液、血液、组织液等生物样品中的病毒、细菌、蛋白质等物质。胶体金法则主要应用于免疫分析、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由于胶体金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生物制品质量控制等方面。 ③优缺点区别:免疫层析法和胶体金法在优缺点方面也存在差异。免疫层析法的优点在于其高特异性、高灵敏度、高重复性等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样品中的目标物质。但是免疫层析法的操作较为繁琐,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完成检测,而且成本较高。胶体金法的优点在于其操作简便、快速、无需特殊设备等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样品的检测。但是胶体金法的缺点在于其灵敏度相对较低,对于低浓度目标物质的检测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 总的来说,免疫层析法和胶体金法各有其优缺点,具体应用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以获得更好的检测效果。例如,在检测病毒抗原时,可以先使用免疫层析法进行初筛,然后再用胶体金法进行确认,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总之,免疫层析法和胶体金法是两种常用的生物检测技术,它们在原理、应用和优缺点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检测效果。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这两种方法将会在未来的生物检测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蛋白层析纯化详情: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chromatography-purification义翘神州:蛋白与抗体的专业引领者,欢迎通过百度搜索“义翘神州”与我们取得联系。
481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