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04-29 15:28:21细菌浊度仪
- 细菌浊度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细菌悬液浊度的仪器,通过检测细菌悬液的散射光或透射光强度来评估细菌浓度。该仪器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食品安全、水质监测等领域,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细菌数量的估算值。其操作简便,结果直观,有助于实验人员及时了解样品中的细菌污染情况,是质量控制和科研实验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细菌浊度仪具有高精度、重复性好的特点,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资源:15313个 浏览:8次展开
细菌浊度仪相关内容
细菌浊度仪文章
-
- 麦氏细菌浊度仪说明书
- 麦氏细菌浊度仪主要用于测定待鉴菌株悬液中细菌浓度,采用(BaSO4)麦氏浊度标准溶液进行标定,使用MCF(Mc
细菌浊度仪产品
产品名称
所在地
价格
供应商
咨询
- LB-XZ-0101A便携式细菌浊度仪
- 国内 山东
- ¥7000
-
青岛路博建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售全国
-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 细菌浊度仪
- 国内 山东
- 面议
-
山东霍尔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售全国
-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 细菌浊度仪WZT-1c
- 国内 上海
- ¥4680
-
上海平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售全国
-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 WGZ-2XJ细菌浊度仪 细菌菌液浓度测定仪
- 国内 上海
- 面议
-
广州沪瑞明仪器有限公司
售全国
-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 细菌浊度仪
- 国内 重庆
- ¥19900
-
重庆江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售全国
- 我要询价 联系方式
细菌浊度仪问答
- 2022-08-26 08:55:43工业在线浊度仪的使用原理介绍
- 浊度是指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一束平行光在透明液体中传播,如果液体中无任何悬浮颗粒存在,那么光束在直线传播时不会改变方向;若有悬浮颗粒、光束在遇到颗粒时就会改变方向,光的散射就愈严重。水中的悬浮物一般是泥土、砂粒、微细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浮游生物、微生物和胶体物质等。水的浊度不仅与水中悬浮物质的含量有关,而且与它们的大小、形状及折射系数等有关。浊度是用一种称作工业在线浊度仪的仪器来测定的。仪器传感器发出光线,使之穿过一段样品,并从与入射光呈90°的方向上检测有多少光被水中的颗粒物所散射。这种散射光测量方法称作散射法。任何真正的浊度都必须按这种方式测量。仪器既适用于野外和实验室内的测量,也适用于全天候的连续监测。可以设置浊度仪,使之在所测浊度值超出安全标准时发出警报。
178人看过
- 2022-08-11 15:35:57便携式水中浊度仪是如何测定水体的?
- 水的浊度不仅与水中悬浮物的含量有关,也与它们的大小、形状和折射率有关。如果浊度超标,则表示水中的悬浮物超标。如果颗粒物含有更多重金属,则对人体的危害取决于悬浮物,长期饮用这种水会导致慢性重金属中毒,如果水中有更多有毒的有机悬浮颗粒物,则可能导致慢性或急性中毒。至于毒性,还取决于具体物质,如果有更多沉积物,则会影响消化系统。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用便携式水中浊度仪来检测水质浊度。便携式水中浊度仪采用光电比色方法进行测定水体,用于测量悬浮于水或透明液体中不溶性颗粒物质所产生的光的散射程度,并能定量表征这些悬浮颗粒物质的含量。悬浮物质对入射光线的散射与吸收导致光线的衰减。浊度的变化通常以测量散射光的强度、透射光的强度等参数。它是一种光学效应,表现为光线透过水层时受到阻碍的程度。
190人看过
- 2023-10-13 15:12:01探究水质中悬浮物与浊度的关系
- 探究水质中悬浮物与浊度的关系吕炎 刘翔 张艳艳 唐世旭 朱湘鸿
139人看过
- 2022-08-11 15:03:33便携式浊度分析仪的使用说明书
- 水中含有泥土、粉砂、微细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等悬浮物和胶体物都可以使水质变的浑浊而呈现一定浊度,水质分析中规定:1L水中含有1mgSiO2所构成的浊度为一个标准浊度单位,简称1度。通常浊度越高,溶液越浑浊。浊度是由于不溶性物质的存在而引起液体的透明度降低的一种量度。浊度是用一种称作便携式浊度分析仪的仪器来测定的。便携式浊度分析仪用于测量悬浮于水或透明液体中不溶性颗粒物质所产生的光的散射程度,并能定量表征这些悬浮颗粒物质的含量,可以广泛应用于发电厂、纯净水厂、自来水厂、生活污水处理厂、饮料厂、环保部门、工业用水、制酒行业及制药行业、防疫部门、医院、化工产品等部门的浊度测量。
136人看过
- 2025-02-01 15:10:16生物显微镜能不能看到细菌
- 生物显微镜能不能看到细菌? 生物显微镜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广泛应用于医学、科研及教育领域。它的作用不仅限于观察细胞和组织结构,也能够用于细菌、病毒等微小生物体的观察。许多人可能会产生疑问:生物显微镜到底能否看到细菌呢?本文将深入探讨生物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其对细菌的观察能力以及限制因素,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这一问题。 生物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与观察能力 生物显微镜(又称光学显微镜)通过利用光的折射和透射原理,将样品放大至肉眼无法看到的程度。生物显微镜的核心组件是镜头、物镜和目镜,其中物镜具有不同的放大倍数,一般从4倍到100倍不等。通过这些高倍物镜,能够放大生物样本中的细胞结构、微生物以及细菌等。 细菌通常是单细胞微生物,其大小大约在0.2微米到10微米之间,部分细菌甚至更小。生物显微镜的放大倍率一般能提供足够的放大效果来观察大部分细菌,尤其是常见的如大肠杆菌、链球菌等。细菌的观察不仅仅依赖于显微镜的放大倍率,还需要合适的染色技术和样本处理。 细菌的观察与染色技术 尽管生物显微镜能够放大细菌,但细菌通常没有颜色,肉眼难以分辨。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时,通常需要进行染色处理。常见的染色方法包括革兰氏染色法,这种方法可以根据细菌细胞壁的特性,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从而便于在显微镜下进行识别。 荧光染色和活细胞染色也被广泛应用于细菌的研究。通过这些染色技术,细菌的形态、分布以及活动状态可以被更加清晰地显示出来。对于观察细菌的详细结构,如鞭毛、菌毛等细微部分,还可以使用电子显微镜。 生物显微镜的局限性 尽管生物显微镜能够观察到大部分细菌,但其放大倍数和分辨率有限。生物显微镜的大分辨率大约为0.2微米,而细菌的大小往往接近或小于这个范围,因此,对于一些尺寸极小的细菌或更精细的微观结构,生物显微镜的观察能力会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等更为精密的工具。 结论 生物显微镜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菌,特别是较大或形态明显的细菌。但对于一些极小的、形态不太明显的细菌,可能需要借助更高级的显微镜技术。细菌的染色和处理方法对于观察其形态和结构至关重要,而显微镜本身的性能限制了其观察范围。对于细菌学和微生物学的研究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显微镜类型和技术手段是关键。
29人看过